最近演員王一博參加了一檔戶外綜藝,并在節目里嘗試了野外攀巖。王一博的影響力,讓攀巖運動在播出期間極為難得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不過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短暫追光并不足以支撐小眾運動長期發展。飛盤等新興運動,在短短幾年時間從極度繁榮回歸沉寂,證明一項運動要可持續地發展,還需要深層次的支撐。
回過頭看這檔節目,帶領王一博野攀的教練周鵬和阿邦,他們都共同參與的一個項目——始祖鳥國際山地課堂,正是為了給中國攀巖更多這樣的支撐。今年10月24-27日,這一課程再次落地陽朔。在開幕儀式上,許巍的表演把人們瞬間帶入高山和曠野,讓現場的戶外人回溯初心,也給活動奠定了基調——這是戶外人的精神家園。同時始祖鳥還邀請了切合品牌氣質的韓寒,分享了自己對攀巖的理解,他的講述在戶外的熱血與激情中注入靈魂的探索,將攀巖精神破圈傳遞至更廣泛的人群。可以看出,對比現在流量的做法,始祖鳥更用心在戶外深耕和破圈推動攀巖運動上。
作為親歷者懶熊體育也見證了這次山地課堂對中國攀巖的獨特價值。
讓中國攀巖者站上高處
人的成長始終是中國攀巖的根本問題。過去幾年,中國參與攀巖的人口數量有了不錯的增長,但入門之后,中國巖友也開始追求發展的深度。
早期中國巖友學習攀巖的主要渠道是小圈子內部的互相傳授。但到現在,只有這種方式是不夠的。中國野攀起步已經超過三十年,新一代攀巖者需要一塊更高的墊腳石。要達到這個要求,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國際打通,用何川的話說就是“睜眼看到更遠的地方”。
中國攀巖的先驅們大多受益于此。1990年,美國人Todd Skinner在陽朔月亮山開出了中國野攀的第一條線路后,國外的攀巖者就開始陸續來到陽朔。
2001年,英國頂尖攀巖運動員Steve McClure和John Dunne來到中國,二人剛到陽朔就去月亮山攀巖,吸引了眾多圍觀者,當時已經入門的邱江也在人群中,那是邱江第一次接觸國外職業攀登者,這次短暫接觸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此行中兩人展示了開線技能,邱江第一次親眼見識了自下而上的開線方式,從此對開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說是這次交流成就了后來的中國開線第一人邱江。
但直到今天,也只有少數精英運動員,才能得到這樣的交流機會,普通中國巖者只能在門外觀望。顯然,中國攀巖需要一個制度化、有足夠高度的國際交流機制。
始祖鳥國際山地課堂恰好符合這些要求。
2012年,專業戶外運動品牌始祖鳥創立山地課堂,面向全球戶外發燒友,每年在世界多地舉辦大型戶外培訓課程,分享高山戶外知識和實際戶外技能。
靳毅至今仍然記得山地課堂給他的震撼。2017年,靳毅獲得了赴法國霞慕尼參加當年始祖鳥山地課堂的機會(在霞慕尼舉辦山地課堂更偏向阿式登山)。在大批跟隨商業隊的中國登山者還把高海拔登山等同于推上升器徒步的時候,山地課堂讓靳毅大開眼界。在這里,他接觸了阿式攀登,發現“原來登山還能這么玩”。更讓他震撼的是這里的大師濃度,在課程合影的時候一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外國“老頭”提醒靳毅的折疊頭盔戴反了,朋友告訴靳毅這個普通的“老頭”就是英國登山協會主席。那一期的導師還有世界級登山家Yannick Graziani,后來靳毅和他成為了一起登山的朋友。如果不是因為山地課堂,很難想象靳毅這樣的業余愛好者和Yannick會產生交集。
鑒于過去數年,靳毅這樣的中國巖友越來越多。2023年,一直致力于幫助中國攀巖系統成長的始祖鳥,把國際山地課堂引入中國。陽朔成為繼法國霞慕尼與加拿大斯闊米什之后,始祖鳥國際山地課堂的重要一站。
幾乎每個巖友在進步的道路上都遭遇過難點,突破它們需要痛苦的摸索,這種痛苦連中國攀巖的領軍人物何川也領教過。2002年前后何川剛開始攀冰時,會用腕帶把冰鎬掛在手腕上,但何川發現一直戴著腕帶讓他的動作“很別扭”。這個問題困擾了何川很長時間,直到他通過書籍和互聯網,看到了攀冰權威Will Gadd的觀點:攀冰不需要腕帶。嘗試之后,何川描述自己攀冰的時候“徹底解放了”。
他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多年后,因為山地課堂,中國巖友在攀巖生涯早期就能面對面地和Will Gadd學習。“他們比我們那時候幸運多了。”何川說。
如今,國際山地課堂把國際化的導師陣容邀請至中國。不管是Will Gadd這樣的國際導師還是周鵬、何川這樣的西行者,都把全球經驗帶給了中國巖友。
和大師面對面讓中國學員的技術提高立竿見影。去年山地課堂靳毅選擇了大巖壁課程,也因此破解了一個難題:如何把多日攀登上百公斤的裝備,吊上大巖壁。在此之前,靳毅的解法是用動滑輪組,搭建一個1/3系統或者1/5系統,用距離來換力,但導師Quentin Roberts提供了一個讓人意外、但效率極高的方法——用滑輪改變力的方向,從拉變向下踩,把裝備踩上來。
“這個原理很簡單,但如果沒有山地課堂,這層窗戶紙還真捅不破。”靳毅說。
山地課堂就是由一次又一次這樣的頓悟時刻組成的。
當然,山地課堂本身也在進化中。2024年的國際山地課堂進行了多個方面的升級。
首先是導師陣容的進一步國際化。今年的山地課堂基本保留了去年的國際導師陣容,其中啟發了何川的Will Gadd,開線專家Paul McSorley,還有教授大巖壁課程的Quentin Roberts,去年他剛剛獲得了登山界“奧斯卡”金冰鎬獎。今年課程還加入了新的導師,這些新導師也是國際級的,比如加拿大國家高級獎項獲獎者Alannah Yip,就是峽谷Pulse(5.14a級)路線的第一位女性首攀者,還曾獲得七個國家高級獎項。
在課程方面,已有課程得到升級,以開線課為例,今年的課程時間從去年的兩天擴充成三天,內容涉及開線的意義、理論、工具和理念,內容扎實。另外今年的山地課堂課程門類增加到19門,有相對初級的野外抱石、深水抱石,有大巖壁攀登這樣的中級課程,有紅點課等僅限高手的課程,還有“干攀”和“女子攀巖心理”等新課程。可以說,在山地課堂不同水平的學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課程。
“對于把攀巖當成長期事業的人,山地課堂可以讓你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今年報了開線課的靳毅表示。
作為公共空間的山地課堂
交流共創,也是山地課堂的傳統,當下它對中國攀巖尤其重要。
以前中國攀巖是“熟人社會”,各地小圈子成員彼此都認識,但由于參與人數增長,中國攀巖越來越接近“陌生人社會”。“在北京白河,現在去巖場已經不認識很多人了。”何川就曾表示。
當攀巖圈層越來越大,社群需要形成更廣泛的共識。這一背景下,山地課堂作為中國攀巖公共空間的價值正在凸顯。
去年,山地課堂組織了全國攀巖社群峰會,始祖鳥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首份《中國野外攀巖發展觀察報告》就是那次峰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那次峰會,代表們還提到缺少線路尤其是難線限制了中國攀巖的上限。為此幾個月后始祖鳥發起了世界級巖場計劃。
在何川等國際級開線專家的努力下,鳳山縣社更穿洞正在向成為“世界級”的目標邁進,何川認為社更穿洞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完全有成為世界級巖場的潛力。“在社更穿洞底下看上面的人,就是這樣一個小點。”在今年山地課堂的分享環節,何川指著天上的螢火蟲說。
不管在教學意義上還是社群意義上,國際山地課堂對中國攀巖的意義都是巨大的。國際專業媒體Climbing的一篇報道稱:“始祖鳥國際山地課堂把中國野攀帶上了新高度。”
國際上的肯定證明,來到中國,山地課堂并沒有橘生淮南,而是完整保留了它的品格和高度。這也是為什么在中國舉辦的山地課堂能吸引一批遠道而來的國際學員,“攀巖犯錯的風險很高。山地課堂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教會了我新的領攀技能。能向最好的攀巖者和教練學習,讓我對攀巖充滿信心。”加拿大學員Guy Fattal評價。
這證明了中國的土壤,完全能承接一個世界級攀巖盛會。從這個角度看,山地課堂的成功落地,何嘗不是一個關于中國攀巖前景的預言?
品牌要追求情感距離最短
始祖鳥引入國際山地課堂,也是一堂對行業有所啟發的品牌課。
當下電商和移動社交媒體等營銷基礎設施極度發達,這帶來了品牌建設思路的普遍轉向。現在的營銷環境不鼓勵長期的品牌建設,相反做品牌常常被簡化成做流量,操控線上營銷工具的后臺參數。而引流量是為了迅速轉化,所以品牌在行為上追求數字上極致的投入產出比和即時轉化,不帶來即時轉化的動作一律被視為浪費。在這種“白牌化”品牌經營思路下,消費者被簡化為一個個營銷“質點”,傳播則成為了行為主義式的刺激-反饋鏈條。雖然這種營銷思路確實幫助一些品牌實現了增長,但顯然消費者無法對這樣的品牌產生情感。在品牌建設上,濫用工具理性,長期看對品牌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在傳播渠道分散的當下,頭部品牌過度追求即時的“效”,并不明智。品牌不應該只追求轉化距離最短,而是更應該追求情感距離最短。
消費者的情感才是品牌最重要的資產。
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書中所說:偉大的公司,應該有超越利潤的追求。因此當一個品牌顯示出利潤之上的追求時,更容易贏得人心。
這也是始祖鳥作為專業戶外品牌如今深知并正踐行的準則,一方面不斷迭代,用產品性能說話,另一方面不斷從行業的高度定義自己。在中國,這樣的行業高度指向的正是本土攀巖運動的進步,這些年始祖鳥一直圍繞“人、場地和系統”三個維度幫助中國攀巖系統成長,包括引入國際山地課堂,也只是始祖鳥巨大投入的冰山一角。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些年始祖鳥做了很多短期ROI極低的事情,但營收仍然漂亮。而這種更高的維度上的品效合一,就是對始祖鳥價值觀定力的最好獎賞。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