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43歲女孩沙白因紅斑狼瘡晚期選擇瑞士安樂死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有關“安樂死”的討論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似乎在很多人眼里,瑞士都是一個尋求安樂死的“天堂”,只要你有足夠多的錢,去那里都可以以一種平靜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免去很多痛苦,甚至變成了一件看似很美好的事,但事實真的如此么?
實際上,所謂的安樂死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瑞士的所謂“安樂死”是“協助致死術”。
在以人為本的瑞士社會,一個人的自由權利稱得上是整個國家的最高原則。所以,從整體上說,協助安樂死行為在瑞士得以被廣泛接受。人具有選擇死亡的權利是大多數瑞士公民的共識。不難看出,這種獨特的社會性不僅使瑞士的民間衍生出各類相應的社團,幫助人們去更好地了解和面對生死,同時,經驗的實踐與積累也使其發展出比其他國家相對成熟的死亡文化與生死經驗。
瑞士法律賦予人民這種權利,前提是,這種選擇必須是自愿行為。當患者選擇死亡是自愿且協助者對其死亡沒有既得利益時,瑞士法律允許協助自殺,強加的唯一條件是必須由本人親手執行結束生命。而協助自殺必須是決定自盡的人自己親手操作,通過胃管注射或飲用有醫生處方的一定劑量致命的巴比妥酸鹽進行。巴比妥酸鹽是一種劇毒的鎮靜劑。
此外,曾有一種“30秒無痛離世”技術在瑞士問世的說法,還有“安樂死膠囊艙”,幾年前就有媒體辟謠,安樂死膠囊艙Sarco并沒有在瑞士獲得法律批準上市,這是因為一條錯誤的報道而引發的誤傳。
因此,大家都不要再輕信所謂的“去瑞士安樂死”,本質上,它的宣傳與詐騙產業沒什么太大區別。
延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