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各地結合實際適當提高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專業技術高、中級崗位比例,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條件的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在崗位晉升時優先考慮。
為全面提升我省公立醫院薄弱專科人才的數量、素質和能力,補齊醫療資源短板,10月21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湖北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醫療保障局聯合印發《加強公立醫院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圖源:湖北省衛健委
《意見》明確聚焦病理、護理、兒科、麻醉、精神衛生、感染等6類薄弱專科,不斷深化醫教協同、人事編制、職稱晉升、薪酬待遇等改革,加快建立完善薄弱專科育才、留才、聚才、用才機制。
《意見》提出,到2027年底,全省病理科醫師總數達到2100人左右;護士總數力爭達到30萬人左右,每千人口護士數力爭達到5人左右;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87人;麻醉醫師總數達到4800人左右;精神科醫師達到5.48名/10萬人;感染性疾病科醫師總數達到1300人左右。
一、醫教協同加強薄弱專科人才培養
(一)加強醫學院校學科建設
建立健全醫學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統籌全省醫療機構薄弱專科需求,支持在鄂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合理制定招生計劃,落實以需定招。擴大省屬院校薄弱專科專業本科、專業研究生(碩士、博士)招生規模。支持各類高校創建國家重點學科、省重點學科、一流建設學科,增加薄弱專科高水平人才供給。
(二)拓寬薄弱專科人才培養路徑
將薄弱專科人才培養納入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規劃。遴選確定一批“湖北省急需緊缺和薄弱專科人才融合培養基地”重點院校,建設認證一批“湖北省薄弱專科人才實踐教學基地”。實施基層訂單定向免費薄弱專科人才培養項目,增強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薄弱專科人才隊伍。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制定薄弱專科繼續醫學教育指南,大力發展遠程繼續教育,提升薄弱專科繼續醫學教育針對性、有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在職在崗薄弱專科醫務人員能力水平。
(三)加強薄弱專科人才培訓
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向薄弱專科傾斜,逐步擴大招收規模。實施薄弱專科在崗技術人員專項培訓計劃,依托省醫學會各分會和省級質控中心,每三年對全省所有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專業醫師和技師開展全覆蓋培訓。鼓勵符合條件的專科醫師參加有關薄弱專科特別是兒科、精神、麻醉等醫師轉崗培訓。
(四)加大薄弱專科領軍人才培養力度
省“楚天英才計劃”醫療衛生人才、省醫學青年拔尖人才等重大人才工程向薄弱專科傾斜,加大遴選培養力度。支持更多薄弱專科高層次人才申報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和高層次專家評選。支持高水平公立醫院、醫學院校、科研院所、高等級實驗室引進一批病理學、兒科學等薄弱專科領域高層次和高水平團隊。支持薄弱專科領軍人才申報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鼓勵支持薄弱專科人才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二、完善薄弱專科人才激勵政策
(五)用足用活編制資源
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動態增加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數量。各地要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的原則,摸清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編制特別是空編情況,用好空余編制,重點向薄弱專科和優秀技術人才傾斜。參照《湖北省省直高層次人才專項事業編制管理細則》(鄂編辦發〔2022〕15號)精神,建立各地高層次人才專項事業編制周轉池,對急需引進的緊缺和薄弱專科高水平人才給予傾斜支持,穩定和吸引高水平醫學人才。
(六)提高薄弱專科醫務人員薪酬待遇
落實“兩個允許”,堅持“醫療、醫保、醫藥”協同改革,加大藥品耗材集采工作力度,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騰出的空間,在讓利群眾的同時,及時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并向薄弱專科傾斜,每年可選取10項左右涉薄弱專科的項目進行專項調整,拓寬薪酬來源渠道。完善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辦法,結合實際向人民群眾急需且專業人才短缺的薄弱專業傾斜,符合條件的可參考人才市場價格合理確定薄弱專科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所需總量在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或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不計入總量核定基數。落實醫保基金結余留用政策,醫保結余留用資金重點向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傾斜。努力使綜合性醫院薄弱專科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不低于醫院醫師薪酬平均水平。
(七)增強薄弱專科職業吸引力
各地結合實際適當提高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專業技術高、中級崗位比例,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條件的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在崗位晉升時優先考慮。優化薄弱專科醫務人員職稱評審標準,突出工作實績評價,分層級對論文、科研提出相應要求,其中縣級及以下不作硬性規定;鼓勵醫務人員積極參與薄弱專科的遠程醫療活動,視同下基層幫扶,與職稱晉升掛鉤;對長期在臨床一線和艱苦崗位工作的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在職稱評審中優先推薦。
鼓勵薄弱專科醫務人員開展科研活動,優化薄弱專科領域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機制,對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可按轉化收益70%以上給予獎勵。深入挖掘、宣傳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先進典型事跡,積極推薦優秀薄弱專科醫務人員參加各級各類先進表彰并落實獎勵政策。
三、強化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保障措施
(八)完善城鄉對口幫扶機制
建立健全城市三級公立醫院分片包縣、二級公立醫院包鄉(鎮)的工作機制,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為載體,以薄弱專科建設為重點,通過專家派駐、專科共建、臨床帶教、遠程醫療、科研和項目協作等方式,帶動區域內醫療機構整體提升薄弱專科服務能力和水平。城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每年至少派出3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到對口幫扶的縣、鄉公立醫療機構常駐開展幫扶工作。縣及縣以下公立醫療機構要有計劃安排薄弱專科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科研院所進修學習,提升業務能力。
(九)優化多渠道投入保障機制
落實政府投入主體責任,各級政府按規定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重點學科特別是薄弱專科發展的投入傾斜力度。發揮醫保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深化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耗材使用監管等改革,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支持薄弱專科建設和薄弱專科人才培養。鼓勵社會資本以獎學金、基金等形式支持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
(十)建立考核評價機制
省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考核評價方案,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每年對全省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在分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時予以應用。對推進有力、成效明顯的地方通報表揚,對措施不實、組織不力的地方通報批評。各地要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確保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公立醫院薄弱專科人才隊伍建設,將其納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同機制,細化任務分工、完善配套措施,落實投入保障、強化日常調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來 源 / 湖北省衛健委
現在報名《中醫預防保健調理技術》課程,系統學習艾灸、刮痧拔罐、食療養生、穴位貼敷等傳統中醫技術!培訓證書“雙章認證”,認可度高!
*此處為課程推廣廣告
點擊上方卡片了解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