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年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第5次戰(zhàn)役,相信有些朋友是有些了解的。前4次戰(zhàn)役打得還好,一路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打到了三八線以南。
美國方面也不得不把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換掉,換上了老謀深算的李奇微。然而接下來的第5次戰(zhàn)役中,卻有很多的瑕疵。
通過雙方的傷亡情況就能了解一二,第5次戰(zhàn)役歷時50天,聯合國軍傷亡8.2萬人,其中志愿軍殲敵6.7萬人,但是志愿軍自身傷亡7.5萬人。
▲抗美援朝戰(zhàn)場
除此之外,在第5次戰(zhàn)役中更是出現了無比危急的一刻,若不是三位將領的英勇表現,整個戰(zhàn)爭將會更加艱難。而今天要聊的便是,關乎志愿軍三大兵團“生死存亡”的鐵原狙擊戰(zhàn)。
彭老總戎馬一生,用兵如神,在第5次戰(zhàn)役開始之前,他給毛主席發(fā)了一封密電,電文的大意是這樣的:此次戰(zhàn)役極為重要,是一場大惡戰(zhàn),即便付出五六萬人的代價也要消滅敵人幾個師。
由此來看的話,第5次戰(zhàn)役中志愿軍出現重大損傷,也是在彭老總預料之內的。但是有些仗卻不得不打,于是乎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第5次戰(zhàn)役正式爆發(fā)。第三兵團,第九兵團以及第十九兵團開始向南推進。
▲聯軍炮兵
此時坐在對面的李奇微,對志愿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早已經非常了解。他甚至有些輕蔑地說:志愿軍的進攻,那都是禮拜攻勢。
什么意思呢?志愿軍每次進攻只會攜帶一個禮拜的物資補給,只要一個禮拜過后,志愿軍的補給就會出現問題,此時就是聯合國軍反攻的機會。
正是因此,李奇微一步步的引誘志愿軍向南推進,讓志愿軍的補給線越拉越長。等到志愿軍的糧食和彈藥全部短缺時,李奇微迅速下達了反擊命令。
彭老總早已經看穿了李奇微的計謀,緊急命令三大兵團后撤。但是我們志愿軍往回撤退靠的是雙腳,美軍追擊憑借的卻是機械化部隊,想輕易地擺脫美軍,非常難。
▲朝鮮戰(zhàn)爭中的美軍
而且李奇微也稱得上是軍事大家,通過地圖,他敏銳地發(fā)現了鐵原這一地區(qū)的軍事價值。只要美軍搶在志愿軍之前,控制住鐵原地區(qū)就能斬斷志愿軍的退路。
而且鐵原向南地區(qū)都是平原地帶,非常適合美軍的大規(guī)模機械化部隊作戰(zhàn)。如果李奇微的計謀得逞,那么給志愿軍帶來的災難絕對是毀滅性的。
李奇微能夠看到鐵原的軍事價值,彭老總自然也能,于是他給19兵團的63軍下達了一道死命令:63軍需要在鐵原一帶25公里寬的戰(zhàn)線上阻擊美國追兵,就算63軍全部打光了,也要為志愿軍主力后撤爭取最少15天時間。
▲彭老總
因此說鐵原阻擊戰(zhàn),事關三大兵團的生死存亡(尤其是西路軍),那么此時的63軍是什么情況呢?
接到彭老總命令時,63軍正從漢城前線向后撤退。經過之前一個月的戰(zhàn)斗后,63軍下轄的187師,188師,189師,都只有7000人左右的兵力了。
火炮240余枚,彈藥非常有限,沒有任何的坦克飛機。而他身后的追兵便是美軍王牌美騎一師,兵力4.7萬人,火炮1327門,坦克187輛,還掌控著絕對的制空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沒有糧食沒有彈藥的63軍,需要在25公里寬的戰(zhàn)線上阻擊美國王牌,海陸空全不占優(yōu)勢,鎮(zhèn)守的范圍又非常大,這仗該怎么打?
然而接下來的戰(zhàn)役,志愿軍卻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叫做人類輕步兵之王,什么叫做戰(zhàn)術之王。
▲志愿軍戰(zhàn)士
整個鐵原狙擊戰(zhàn)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一個師長率領著部隊唱主角,我們一個一個地來介紹。
鐵原狙擊戰(zhàn)的第一階段,戰(zhàn)斗主角是63軍189師,師長蔡長元。和美軍交手之后,蔡長元迅速發(fā)現了問題,美騎一師的范弗利特,在進攻189師陣地時一個小時便打完了4000噸炮彈。進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名詞——范弗里特彈藥量,是美軍標準彈藥量的5倍。
189師的陣地被炸了一個外焦里嫩,如果再在陣地上堅守下去,189師恐怕就要全員犧牲了。于是蔡長元一反常規(guī)地采取了釘子戰(zhàn)術,他將一個師的部隊化整為零,如同撒釘子一樣,零零散散地撒在了整個陣地上。
▲朝鮮戰(zhàn)場
美軍頓時沒有了攻擊重點,漫天火炮的攻擊效果大打折扣。于是美國只好苦戰(zhàn)三天三夜,一點一點地去“拔釘子”。
鐵原狙擊戰(zhàn)的第二階段,主角是63軍188師,師長張英輝。張英輝來到前線后,發(fā)現鐵原地區(qū)有之前韓軍留下的許多戰(zhàn)壕和防炮洞。
于是張英輝計上心來,他曾經參加過華北地區(qū)的地道戰(zhàn),于是他將當年的地道戰(zhàn)經驗搬到了朝鮮戰(zhàn)場,把之前韓軍留下的戰(zhàn)壕和防炮洞,改造成了縱橫交錯的戰(zhàn)壕防御網。
這些防御網迅速成為美軍裝甲部隊的噩夢,有的時候,美軍坦克正耀武揚威地開著,一個不小心便栽進了溝壕之中,炮筒子插在地里,屁股朝天動彈不得。志愿軍立刻現身,使用簡易反坦克武器,對著坦克就是一頓胖揍。根據統(tǒng)計,188師前后擊毀了100多輛坦克裝甲車。
▲美軍坦克
除了塹壕防御網之外,張英輝還組織了大量神槍手,把他們劃分成了一個個的阻擊小隊。還別說,這些阻擊小隊真起到了大作用,就好比說著名的神槍手連長郭恩志,曾帶領40余人打退了美騎一師一個加強團的13次沖鋒,他們以16人犧牲的代價擊斃了美軍800多人。
鐵原狙擊戰(zhàn)的第三階段,主角是187師師長徐信。當徐信率領部隊進入戰(zhàn)場時,此時的鐵原陣地已經守無可守,美軍攻陷了絕大多數的陣地。或許美軍已經覺得勝券在握,可惜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戰(zhàn)局會在一夜之間發(fā)生逆轉。
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63軍的200多門火炮一直沒有使用。因為彈藥不多,很難對美軍進行有效殺傷,而且一旦開炮,還容易招致美軍飛機的空襲。
▲志愿軍炮兵陣地
正是因此,美軍誤以為63軍是沒有火炮了的,到了夜晚時,美軍通常會擺一個“鐵烏龜陣”,將坦克裝甲車放在最外面,讓士兵縮在里面,只要志愿軍的步兵過不來,一切就是安全的。
然而徐信卻將63軍的所有火炮集合在一起,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炮彈,傾瀉到了美軍陣地上。
那些圍在外圍的裝甲車和坦克成為了活靶子,而且在這次炮擊中,志愿軍還成功擊中了美軍營地里的儲備彈藥,一時之間美軍陣地人仰馬翻。這個時候,志愿軍的沖鋒號也響起了。一番激戰(zhàn)之后,死傷慘重的美軍不得不選擇了撤退。
▲朝鮮戰(zhàn)爭美軍陣地
到了6月11號這一天,志愿軍主力已經完成撤退任務,并且在后方布置好了防御戰(zhàn)線,美軍的追擊已經失去了任何的意義,于是李奇微只好命令美軍停止戰(zhàn)斗。
本來是一場“必敗無疑”的鐵原狙擊戰(zhàn),但是在志愿軍將領們的指揮之下,卻給美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步兵之王戰(zhàn)術課,三位師長的用兵如神,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