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英帝國主義強行占用了香港島。
懦弱無能的清政府,在1898年6月9日,被迫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
英國占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解放戰爭發后,蔣介石兵敗如山倒。
1949年10月,解放軍解放了廣州,兵臨深圳界河邊。
可以說,在當時要解放小小的香港島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但此時,解放軍卻停止了腳步,沒有進攻。這是為什么?
難道是怕英國在港的一萬多名駐軍?
當年,毛主席曾下令在長江水域炮擊了侵略我國的英國軍艦,打得英國軍艦落荒而逃!
此時,會怕區區一萬英國駐軍?
1949年解放軍為何不收復香港?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這是一代偉人毛主席基于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做出的正確判斷。
早在1946年12月,主席就對來訪的西方記者說過,對港“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么大,許多地方都沒有管理好,先不急于要這塊小地方,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遲早是要回來的……”
1949年初,全國大局將定,毛主席與斯大林代表米高揚談話時說:“中國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復雜,需要采取另一種較靈活的方式去解決,或者采用和平過渡的方式,這就要花較多的時間了。
在這種情況下,急于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恐怕利用這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系、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總之,要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最后決定……
毛主席說:至于港,英國沒有多少軍事力量,我們要占領是可以的。
但過去有條約關系,小部分是割讓的,大部分是租借的,租期是九十九年,還有三十四年才滿期。
這是特殊情況,我們暫時不準備動它。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們現在就控制它,對世界貿易、對我們同世界的貿易關系都不利,我們暫時不準備動它……
事實證明,毛主席這一著棋極為英明。
暫不收回香港,有利于打破美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全面封鎖,爭取對外開放。
新中國成立后,美為首的西方列強對新中國采取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港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聯系的重要橋梁。
朝鮮戰爭爆發,中國進行抗美援朝。聯合國和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
港和澳門,應中國政府的要求,源源不斷地向中國供應了石油、化學品、橡膠、汽車和機械儲備等戰略物資。
在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在陸上的進出口通道完全被封閉之時,香港更是幾乎成為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
與此同時,中國極力保持港的繁榮穩定。
中央政府一直向港提供生活必需品、淡水和工業原料,價格遠遠低于國際市場。
哪怕在中國遇到前所未有的“三年困難時期”時,這種供應都未中斷。
香港也因背靠祖國而獲得快速發展,很快成長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