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作大家韓愈一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將唐長安城初春小雨的優美景色濃縮在短短數字之間,令人充滿幻想。
而其中的“天街”,即是唐長安城的中軸線——朱雀大街。
如今看來,這條見證過歷史繁華與滄桑的大道,文旅地標、街道風貌、商貿氛圍、城市定位等等各方面,已然被現在西安的城市中軸長安路掩蓋了光芒,大眾呼吁并期待著“天街”朱雀大街能夠被重新認識,挖掘更加精彩的歷史故事,碰撞出新的文旅可能性。
但作為開發較早的城區,朱雀大街北段部分聚集的家屬院、辦公樓宇等均以傳統老式建筑為主,并存在著自建樓房等老舊甚至高危的建筑物,已然定型的街巷要想改造難度可想而知。
而提出改造想法已有十余年的朱雀大街北段,在征遷方案曝光、拆遷招標計劃發布之后,終于迎來拆遷改造的希望。
XI'AN
歷經千年的唐長安城中軸“天街”
唐朝時,朱雀大街有著頗高的地位,僅從隋唐長安城復原圖里便可見一般。
俯瞰長安城,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以及外郭城的明德門之間的連線為南北軸線,稱為“朱雀街”“天街”,是當時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長的中軸線。
隋唐長安城示意圖
圖片來源: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圍繞這條中軸線,長安城的道路、坊里、市肆和城門對稱分布,如白居易詩中所記載,“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而朱雀大街亦與大唐和長安城的興衰息息相關,它歷盛唐而興、隨唐亡而衰。
作為唐朝對外的重要門戶,朱雀大街曾是進入盛唐長安內城的唯一大道,肩負溝通內外、鏈接繁華的重要使命。
結合近年來考古發掘成果,考古專家推算唐朱雀大街的實際寬度約為127米(不含路溝),相當于現在一般城市道路的雙向36個車道。
威嚴壯闊的街道上,留下了無數各國友人的足跡,來自世界各國的使臣自朱雀大街進入長安內城朝拜覲見,異域商人由絲綢之路一路東來,盛唐時代萬國來朝的恢弘景象由此盡顯無虞。
風風雨雨歷經千年,如今走在朱雀大街上,茂密的國槐綠樹成蔭,兩側老舊的建筑物又容易勾起對過去的回憶,常常能讓人感受到慢節奏舒適的西安。
在西安城市建設的早期,特別是二環內朱雀大街北段,也是城市開發的主要板塊,省體舉辦了第四屆全國運動會,精彩的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等在這里上演,總建筑高度228米的陜西信息大廈一度是西北地區第一高樓,這條街上又聚集著西安體育學院、西安政治學院、西安市國稅局、陜西畫報社等一眾重要的企事業單位。
如今,坐落著薦福寺、小雁塔、安仁坊、西安博物院、省體“圣朱雀”等具有的豐富歷史文化底蘊和城市地標的路段(朱雀大街二環路-友誼西路段),在經歷部分拆遷,并引入西安太古里這一項目后,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板塊再開發方向。
而繼續向北,友誼西路到朱雀門段的朱雀大街,又將如何改造呢?
XI'AN
征遷啟動,片區改造前景逐漸明朗
不同于小雁塔板塊有著歷史遺跡支撐,在新項目引進上有著足夠的吸引力,友誼西路以北的朱雀大街上,分布著更加密集的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家屬院、社區等居民生活區。
同時,各種因素導致項目開發難度很高,越是靠近城墻內,對于項目建筑物的外觀、高度等設計要求更高,并且征遷、拿地成本頗高,一直以來西安在對于老城區的改造上態度十分審慎,這使得該片區改造戰線拉長,區域內居民生活環境改善、老舊危建筑物拆除等工作推進節奏變慢。
只是,在以10年為單位的等待中,如今區域改造更加迫切,而在時間的不斷推移中,剩余部分的改造何時推進?如何推進?西安也似乎找到了可行的方案,并開始推進相關區域的拆遷和項目設計,而主要的改造對象為朱雀大街北段東側的部分區域。
圖片來源:西安樓市情報
8月份時,網絡平臺流傳出一份《朱雀大街北段東側危舊房屋連片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 (草案)》文件,張貼在墻壁之上。文件內容顯示,征遷范圍為東起建行家屬院西圍墻,西至朱雀大街,南起西后地小區北圍墻,北至大學東路。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改造占地面積約為9717.81平方米(約為14.6畝),需征收戶數為77戶,其中私戶74戶,公戶3戶,需征收各類房屋面積約為14686.83平方米(具體范圍以公示的房屋征收范圍圖為準)。
而朱雀大街北段東側棚戶區的改造自提出早有時日。2011年碑林區就該片區部分改造進行立項,但因政策問題一度停止。
2013年時征遷再次啟動,彼時的改造范圍在朱雀東坊以南,計劃拆除11幢80年左右建設的多層樓房和兩處居民自建房屋,拆除總面積約5.4萬平方米,并在2017年時進行了回遷。
但朱雀東坊以北的棚戶區,十余年時間里一直未進行改造,也成為此次征遷改造的對象。
在看到征遷消息后,彼時西安本地自媒體便進行了實地探訪。
從探訪實拍圖我們可以看到,沿朱雀大街外側的建筑相對整潔,沿街鋪面尚且有著統一的門頭裝飾。但沿著巷道朝里走,低矮的自建房、逼仄的巷道、磚墻裸露在外的電線和管道、堆積雜物的墻角路沿,刷著白漆的磚墻已經露出磚紅……一排年份久遠的危舊樓房和建筑,往日里掩藏在高樓大廈與車水馬龍間,且又真切的顯露在眼前的種種,讓人很難將這一情境與主城核心區聯系起來。
但到處張貼著的征遷方案的文件,又提醒著我們這些樓房即將拆除,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的生活條件以及片區面貌也將隨之改善。
朱雀大街北段東側
圖片來源:西安樓市情報
而我們也看到,近日西安市碑林區長安路街道辦事處發布了《朱雀大街北段東側連片改造項目前期拆除項目招標計劃》,將在11月份啟動拆遷招標,對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和構筑物及其附屬物的拆除、垃圾清運、地下開挖、建設圍墻及大門等,擬拆除總面積約14000平方米。
只是,征遷完成后,騰挪出的可開發土地將作何規劃?
在2017年碑林區對此處的規劃中,朱雀東坊以北棚戶區改造項目除建設安置用房外,主要以真愛水療健康運動休閑中心、傳統美食文化步行街、休閑度假酒店、孩子媽媽成長康復中心、城市養生養老中心、高檔商住房、5A級寫字樓以及醫院、幼兒園、學校等配套設施建設。
顯然,碑林區對該板塊過去的定位是以商務為主,但業態設計其實并不出彩,沒有挖掘板塊自身的特殊文化價值。
而在大眾期待中,作為一條具有悠久歷史的“天街”,不少人建議在朱雀大街的項目改造中能夠規劃設計復原一段唐朱雀大街,通過廣場或街區展示歷史上朱雀大街的場景。
上版方案,隨著時間推移,市場環境等多個因素影響已然發生變化。
最新已審核通過的項目顯示,朱雀大街北段東側危舊房屋連片改造項目,擬建公寓、酒店和商業,開發方為碑林區政府全資控股的西安市碑林城市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位于朱雀大街與大學東路東南角,投資約8.7億,用地約14畝,總建筑面積約7657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5509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21480平方米(最終以實測面積為準)。
業態定位上,公寓、酒店的建設,未來可服務于主城區文旅住宿和周邊商務辦公的居住需求。商業項目是否會在設計中融入唐朱雀大街元素?是否會與周邊的王府井、中貿廣場作出差異化?仍需要后續項目更多方案的透露。
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段上,為改造片區生活環境和城市面貌加速棚戶區改造,以及加快地塊再開發為土地重新賦能,事關民生與發展兩件事同等重要,而這黃金地段又將以何種姿態登上發展的舞臺,當下顯然已蓄勢待發。
曾經的“天街”,朱雀大街又能否借著小雁塔片區改造、朱雀大街北段東側改造的契機,重塑文商旅格局,未來幾年我們將看到答案。
編輯:Lyna
審核:解革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