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內有200+數據庫品牌
乍一看,數量真多真繁榮呀
但你知道本土數據庫公司的「存活率」嗎?
或者,換句話問
根據各方資料不完全統計
得到一個大致答案
平均存活周期約為3-4年
有的關門大吉、有的艱難轉型、有的銷聲匿跡
活不下來的原因,五花八門
?缺核心技術、高端人才,搞不出啥名堂
?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狹縫求生太難
?研發周期長、投入大,資金鏈斷了
?信任難以建立,客戶不愿冒風險吃螃蟹
這些“死因”,歸根結底
概括出了搞數據庫的兩大本質
1、技術壁壘極高
數據庫是極為復雜的基礎軟件系統
涉及到數據存儲、查詢、優化、事務處理、
并發控制、容錯性等多項核心技術
2、需要長期投入
數據庫技術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
持續研發和優化
才能形成穩定、成熟的產品體系
費人、費錢、費時間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
數據庫雖然看著熱鬧、百家爭鳴
實則卷出天際,個個絕境求生
那么
什么樣的公司能在這種絕境中堅持下來
而且越活越精神?
今天,我們就深度八卦一家
這家公司,1999年成立,至今已25年
在黨政信創、石油石化等
國產數據庫關鍵應用領域
市場占有率高居第一
在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里
這家公司披荊斬棘
趟出了一條不平凡的打怪升級路
從「人大金倉」到「電科金倉」,25年來,這家數據庫公司憑借超凡的耐力、毅力、洞察力、創新力,以及科技報國的擔當力,跑翻了攔路虎,跑贏了同行,跑出了未來…
電科金倉,央企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