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便利的乘坐工具,每天穿梭在鋼鐵中,承載著如潮的人流,它的安全性關乎每一條生命,每一顆心。
繁忙的地下世界,因人潮洶涌、空間封閉,不幸成為了某些惡意者的目標,世界各地的地鐵襲擊事件,對我們都是一個個沉重的警示。
01
地鐵安檢的必要性。
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我國相關部門在公共安全領域,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其中就包括在地鐵系統中,實施嚴格的安檢措施。
從2007年北京地鐵首次實行安檢以來,鐵系統內發生的惡性安全事件,數量大幅下降,有社會治安環境整體向好的因素,但地鐵安檢所起到的“過濾”作用,也不可忽視。
它的存在,就像是一道無形的防線,將危險拒之門外,它能有效防止爆炸物、化學物品等危險物品,進入到密集的地方,更能對潛在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作案的可能性。
所以安全從來都不是免費的,為了維持這道“安全線”,我國每年都要投入巨額的資金,用于安檢設備的購置、維護以及安檢人員的培訓等等。
部分成本也會通過票價等形式,轉嫁到乘客身上,對大多數國人來說,安全是無價的,他們愿意為了安全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安全才是最大的幸福。
更何況與歐美國家高昂的醫療費用,和社會治安成本相比,我國安檢的成本,其實并不算高。
02
地鐵安檢的爭議點。
在擁擠的地鐵安檢口,警報聲偶爾發出警告,人群也如長龍般緩緩前行,有的焦慮時間,擔心耽誤工作,有的抱怨程序繁瑣,效率低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有時安檢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特別是在早晚高峰期,安檢口的長隊,成了城市中的“獨特風景”,網絡上也時有質疑的聲。
的確地鐵安檢的效率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反對者認為,中國地鐵安檢的效率與高昂的成本不匹配,在一些人流量較小的車站,安檢設備和人員的配置有些“大材小用”。
而在一些人流量巨大的車站,就算增加安檢設備和人員,也難以完全滿足乘客的需求,一些安檢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態度也飽受詬病。
他們機械地重復著“打開包,拿出水”,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和服務意識,不應該成為一種形式主義,他們認為在地鐵站設置一道道關卡,不如加強對地鐵線路、車輛的維護保養,提高地鐵運營的安全性。
我們也需要依賴科技手段,提高安檢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地鐵站設立不同級別的檢查通道。
可運用人臉識別、智能識別等技術,來縮短乘客候車時長,提升安檢精準度,同時加強巡邏,排查可疑者,從根本上防范犯罪。
03
多元化的地鐵安全模式。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世界,會發現地鐵安檢并不是全球通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地鐵安檢并不常見。
他們沒有嚴肅的安檢員,乘客自由進出,享受便捷的出行,那這些國家是難道就不擔心恐怖襲擊、暴力犯罪等安全事件,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和安全形勢,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保障體系。
日本經歷過“沙林毒氣事件”,但他們地鐵還沒有全面實施安檢,是因為他們社會普遍認為國民素質較高,能夠自覺遵守安全規定,不需要像中國一樣進行強制性的安檢。
也是因為他們的地鐵多為私營,負擔不起安檢成本,所以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增派警力,安裝監控攝像頭,以及強化乘客的安全教育。
歐美的地鐵安全模式與日本類似,也更加注重“軟實力”的建設,加強情報收集和分析,提前預防恐怖襲擊,加強對地鐵員工的安全培訓,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在地鐵站內設置緊急求助裝置,方便乘客在遇到危險時及時報警等,這些“軟實力”的建設需要長期積累,短期內難以見效。
安檢除了現實的安保功能外,還承擔著一種微妙的心理作用,它為乘客提供了一種安全感,“一切盡在掌握”的錯覺。
當你拖著沉重的行李箱,步履匆匆地走進地鐵站,對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發出的“嘀”的一聲,工作人員檢查你的背包,反而會讓你感到安心。
這種安全感,源于一種心理暗示,有人在保護我,我可以放心乘坐地鐵,就算我們都知道,并不能完全杜絕安全隱患,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慰藉,讓我們在面對未知的風險時,能夠更加從容淡定。
發生地鐵安全事件,總會有網友感嘆,還好我們有安檢,安檢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能夠抵擋一切危險,也可能成為一種“依賴”。
人們已經習慣了地鐵安檢的存在,視為安全乘坐體驗的一部分,一旦安檢消失,人們可能會感到不安,擔心地鐵的安全保障降低。
從而選擇其他交通工具,可導致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作案,所以地鐵安檢的去留,是一個安全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心理問題。
保障安全的同時,消除人們的焦慮,讓他們在沒有安檢的情況下,還能夠安心乘坐,這需要政府、地鐵運營部門、媒體以及每一位乘客的共同努力。
地鐵是一個交通工具,更是一個城市的窗口,一個社會的縮影,安檢是一道安全防線,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一種文明的象征。
信源:央廣網2023年11月29日,關于倫敦地鐵發生爆炸至少29人受傷,已被定性為恐怖襲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