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樓市和股市這幾天有了一些熱度,讓一些人誤以為形勢一片大好。這種樂觀精神值得贊揚,但盲目樂觀,容易被幻覺迷失雙眼,從而做出非理性的錯誤選擇。
最近被公布的兩個數據表明,宏觀狀況依然嚴峻。
9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降幅較8月擴大9.3個百分點。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
這個數據統計的行業范圍包括有色金屬冶煉、電力、熱力生產、計算機、通信、石油天然氣開采、汽車制造業、煤炭開采等等,涵蓋了所有的工業門類。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的是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基本都是大企業了。
也就是說,全國工業中所有的大企業利潤近兩個月是在持續下降的。
工業是宏觀經濟的“壓艙石”,前三個月,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1.8%,接近三分之一。
工業如果增長乏力,必然會拖累經濟,增速也會放緩。
這個數據傳遞出的是不好的信號,表明整體增長放緩,企業掙錢越來越難。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官方的解釋是三點: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8月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等多重因素影響。
ChatGPT的回答是這樣的:
核心原因還是需求不足。
需求不足的另一面就是供給太多了,產能過剩,國內消化不了,同時因為貿易摩擦,出口的需求也不高。
這種需求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就不斷內卷,壓低價格,最后利潤越來越少。
汽車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今年以來,明顯發布的新車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層出不窮,基本上隔幾天就有一款,比如問界M9、理想L6、比亞迪秦L、小米SU7、樂道L60、極越07、小鵬MONA等等。
但是汽車的需求沒啥大的變化,因此車企內卷廝殺特別激烈,當然利潤也很少。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制造業規上企業利潤率下跌至不足5%。能盈利的車企只有比亞迪、長城、吉利、上汽、長安、理想等少數幾家,大部分都在虧損。
甚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都站出來了,就“價格戰”引發的經銷商資金斷裂問題,向政府部門部門呼吁并遞交了緊急報告。
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問題,需求不足的背后是收入、就業以及預期,普通人沒錢,且工作收入不穩定,背著房貸,沒啥保障,自然不敢消費。
提升國民收入才是解決消費不足的根本之道,并非動動嘴皮子呼吁不用內卷就能管用的。
我國經濟過去幾十年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消費很少,占GDP比重只有30%多,嚴重偏低,世界平均水平是50%多,發達國家是60%多70%。
第二個,是關于財政收入的。
10月25日,財政部公布了前三季度的財政收支情況。
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059億元,同比下降2.2%。
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31715億元,同比下降5.3%;非稅收入31344億元,同比增長13.5%。
前9個月大部份的稅收收入都在下降:
國內增值稅50473億元,同比下降5.6%。 企業所得稅32263億元,同比下降4.3%。 個人所得稅10758億元,同比下降4.9%。 關稅1835億元,同比下降3.5%。 城市維護建設稅3745億元,同比下降6%。 車輛購置稅1811億元,同比下降10.6%。 印花稅2336億元,同比下降22.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712億元,同比下降54.2%。 資源稅2215億元,同比下降4.7%。 契稅3951億元,同比下降12%;土地增值稅4000億元,同比下降7.8%。
只有國內消費稅、出口退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少數在增長。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下降說明企業盈利、居民收入都在下降,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
交稅的人或企業少了,或者收入降了所得稅才會下降,這背后是更多企業走向破產,很多人被裁員降薪。
契稅和土增稅下降則表明樓市仍在低谷。
最近北上廣深放松了限購,交易量確實增長了很多,比如北京最近一周成交套數達到了近3000套,上海單月成交量已破2萬套。
但這僅僅是交易量,房價沒有漲。在目前基本面未改善的情況下,這種火熱大概率只會持續一段時間。
同時,賣地的收入還在持續下降:前9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32674億元,同比下降7.9%。
如果和3年前同期5.14萬億高點對比的話,下跌幅度是36.44%。
前9個月的財政收入雖然是下降的,但是9月份單月數據卻由負轉正了,而且是在連續9個月負增長后轉正。
但是,9月份轉正主要是依靠非稅收收入,而非稅收收入。
什么是非稅收收入呢?
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利用國家權力、政府信譽、國有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等取得的各項收入。
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收益、彩票公益金、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中央銀行收入、特許經營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非稅收入等十二大類。
財政部解釋,今年前三季非稅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地方通過處置閑置資產等方式,帶動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長,拉動一般公共預算非稅收入增長10.8個百分點。
官方還說了一句:嚴禁征收過頭稅費,堅決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你品,你細品。
看了上述內容,你就能理解為什么最近國家要出臺一系列大規模刺激政策了。
因為市場已經進了ICU,不上猛藥猛烈刺激,情況會進一步惡化且很難回頭。
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因此我們馬上就要起飛,就要贏了,首付15%沖進樓市,梭哈殺入A股來賭國運。
眾所周知,普通人、不排隊、有好處這三件事不會同時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