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去了趟富春方外。
中午12點,進入大堂,標志性的富春青山綠水作陪,公區一角陳設著各類音缽,空靈的敲擊聲代替了傳統大堂的輕音樂BGM。
將「療愈」作為旅宿產品的內容,并不是新鮮事——用它來裝點大堂這樣開闊公區,建立第一印象,卻不多見。
好處是,在公區等候辦理入住或正要退房,面色或多或少都沾染上幾分被治愈的松弛感。
工作人員介紹:只要是住店客人,都可以參與這樣的「在堂體驗」,一天里有好幾輪場次可約。「若要深度體驗,還可以在酒店預約專門的心流所課程。」
壞處呢?用「療愈」立民宿/酒店的人設,會翻車嗎?能賺錢嗎?能更賺錢嗎?
這是方外和療愈品牌flow心流所在多次磨合后開始的正式合作,方外酒店提供了獨立的空間,作為flow心流所的獨立場地。客人可以預約諸如正念冥想、七脈輪唱誦冥想等課程。
課時1小時,今年夏季的優惠價是 168/位。酒店總經理江斌復盤后覺得效果不錯,「住店的女性客人都會體驗至少一次,很多也會帶上同行的男伴。」
「泛舟抵達的秘境酒店」這一定位,使得方位自 2020 年開業,就帶著點「在秘境中療愈」的基因。酒店在設計規劃之初就有了 4 間自帶露臺可以釣魚的房間——釣魚和打坐類似,本身就是靜思和找尋自我的過程。
「釣魚房」一直賣得不錯,酒店并未大力宣傳。
進入酒店,不難發現,只要在江邊,總有幾位垂釣者。青山蕩漾間的蓑衣、斗笠,正是古代隱者的畫像,是獨釣寒江雪的自我對話。酒店也為沒有帶釣魚器具的客人提供租售服務,放開公區湖面和江面野釣。
但江斌一直有個心愿,希望多些療愈內容,讓療愈度假酒店更聚象化。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上海的療愈品牌flow心流所。
「心流」是由積極心理學家米哈里上世紀70年代描述的心理狀態,指的是人在進行某項活動時完全投入,感到興奮和快樂,從而忘記時間和疲勞,甚至自我。
雙方合作初期正遇疫情,因此推出了「冥想入房」(不聚集),客房內配備瑜伽墊等常規道具,入住客人只要在小程序上預約,就能根據指令自主開展冥想等。
這種實驗性的體驗并不如預期,有用戶反映:沒有氛圍感,沒有約束性。于是才了如今專門的 flow心流所,在專業冥想師的引導下,體驗感和互動性更強。
有著「寧波第一長壽村」美譽的河洪古村,陳凱弘帶著他早年的民宿品牌「拾貳憶」,正在進行整村開發。
因為「長壽」這個標簽和美譽,「療愈」就成了順勢而為的事。療愈是一條路徑,通往幸福長壽,寓意美好,誰不喜歡呢。
拾貳憶長壽村的「療愈」走的很「實」,包括茶療、食療、音療等。一個月前去拾貳憶,陳凱弘他特地帶我去拜訪了茶人謝曉紅,這位把寧波十里紅妝和點茶結合的茶人將會是他在長壽村的合作伙伴。
在茶人謝曉紅看來,點茶雖是一種儀式,也是一次修心。
點茶中重要的步驟「擊拂」就是一個專注和靜心的過程,只有這般,打出來的沫餑才能厚且密。同時,下午 3-5 點的點茶也符合「申時茶」的養生之道——膀胱經當值,是人體需要補水的重要時間。此時如能補充足夠量的茶水,會很好的改善體液循環。
食療講究原生態,高湯熬素面,米飯用的是自己種的大米。陳凱弘的要求是,不做大菜,以小食為主。
「民宿和村落是療愈的載體,提供各種手段,讓人自我療愈,達到內心平靜。」陳凱弘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是整村開發,陳凱弘理想中的療愈不是蜻蜓點水的引流活動,而是以人人長壽為目標的常態化的生活。
療愈即生活,似乎是市場教育后的一種演變。
常態化療愈的還有今年新開業的原舍·濮院。上午瑜伽,下午固頌缽,接近晚飯前的申時茶療,對于住店客人來說,隨時去都有免費的療愈體驗。主理人劉興升看來,這才勉強能叫療愈酒店。
通過豐富的課程,讓客人能夠體驗到療愈的不同內容,但這種療愈常態化也讓劉興升面臨極大挑戰:專業老師的配備和成本,課程的安排,更新的頻率等。
「2024年開始,因為九紫離火運,大家都說療愈這塊很好做,酒店為了突破自己的營業界限,想多引進一些相關內容。療愈跟住宿業態很搭,因為客人來酒店也是圖個清靜、放松。」劉興升拋出一個玄學概念。
查了一下,大概講的是,離為心,人們會更重視心靈,九紫離火帶來物質時代的結束和精神時代的來臨。
從事多年酒店,也運營過民宿,劉興升不否認療愈是噱頭:大部分酒店民宿只是偶爾或定期做一些引流類的活動,美美的照片有助于線上曝光,從而帶動酒店整體預訂,增加營收。
「畢竟,專業療愈酒店為了保證整個療愈課程的充分性,會產生較高的成本。」
然而他此刻,偏偏在做一件成本很高的事。
腳下還是一片農田的時候,原舍·濮院就定下了「療愈」這個產品方向。
一來是看好旅宿行業里這塊小蛋糕;二來,和一般的瑜伽館、冥想室不同,劉興升認為,住店客人本身就自帶較長的停留時長,酒店有條件也應該提供更全面的配套功能。所以,從設計階段,原舍·濮院就開始為「療愈」這個定位做規劃。
除了固定課程,每月有一次不同主題的雅集:插花、茶道、焚香、行禪等,以此充盈產品內核。劉興升看來,通過雅集,客人能綜合性體驗到不同的療愈內容,這些都將成為未來的收費服務,這也是療愈系住宿產品的營收之道。
「個案目前比例不高,比如說有100人參加的話,大概個案的比例在20%左右。」劉興升依然懷抱期待。
江斌認為,酒店的專長是運營,而不是做療愈,他信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我的要求是,哪怕是蜻蜓點水,也要點到位。」江斌和 flow 的合作已經過了磨合期。雖然「異業合作,收益分成」給到酒店的比例并不算太高,但對江斌來說,已經是一塊成熟的酒店內容,而不只是「拿來主義」。
對第三方團隊來說,與酒店合作跟自己開門店又不太一樣。
flow和方外的合作會特別關注酒店的運營流程,比如中午是入住和退房的高峰期,因此安排了大堂頌缽;了解到暑假過后,客源年齡層偏大,秋季養生課程速度安排上。
flow 的經驗是,既然是酒店產品,就要把自己當作一份子。除了在固定空間開展日常體驗外,第三方還要結合酒店自身具備的內容,設計療愈課程,比如草坪、泳池等,讓客人獲得獨特的體驗。
深入合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位于陽澄湖邊的音昱水中天是康養療愈繞不開的地標,它們反復強調自己不是酒店,而是一個生命和生活方式學習的地方。也可以理解,水中天雖然也提供人舒適的下榻和就餐環境,但它完全不是酒店,至少客人沒法只是購買一個間夜的住宿。
發稿前問了下,最基礎的2天1晚身心復元療愈之旅目前的定價是6980/單人,8480/雙人。
這個價格不算低。
還有一套8 天7晚的正念生活之旅,售價 48000,由音昱水中天創始人曹慰德親自帶班,一年只開兩期。曹慰德是療愈的靈魂,本身就背負著很大的責任,探索和修行,因此每期 40 人也有特定的客群。
在水中天市場團隊看來,對于生命成長的需求和感悟,需要時間。
這幾年運營下來,因為價格和整體定位比較高端,所以To C客群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從需求和接受度方面,市場認知明顯發生了變化,To B市場就能體現出來,團建與健康、正念結合的業務增加了許多。
劉興升特提到和他預期基本吻合的客群年齡:85年左右出生的這批人。
「他們對療愈是真的感興趣,而且會享受這個課程,并且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劉興升說,「最簡單的道理,要是連肚子都吃不飽,天天愁著工作,想著賺錢的話,他是不可能想著療愈的」。因此,比起旅拍等其他酒店服務,療愈既有穩定的經濟基礎的要求,還需要消費者對療愈要有一定的認知。
與之相對的,又恰恰是療愈人群的年輕化,至少是對療愈感興趣人群的年輕化。
位于徑山腳下的不是居·林剛開業時就給了創始團隊一個下馬威:來療愈的客人最小的還不到 20 歲。「原來,35-50歲的中產都去找親子酒店了。」聯合創始人陳夢燚和團隊嗅到了這股趨勢后,很快意識到了客群年輕化的好處。
青城山坐忘森林創始人杜天煜一開始就將年輕人視為主力客群。她認為,50歲以上的人只會關注身體,不舒服了找醫生,少有「療愈」的概念。
也只有大量接受社交媒體的年輕人,才會更關注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紅塵和寺廟之外的第三空間。
年輕人更在乎視覺審美。在坐忘森林,所有課程設計都對視覺有要求。香道課里一定有裊裊香煙;頌缽時的那個缽是好看的水晶,還沒開始體驗呢,先被美到了。通過年輕人仙風道骨的演繹,在社交平臺二次傳播,療愈又有了新的流量渠道。
在這些主打療愈牌的民宿里,年輕單身是很大一個群體。
從另一個層面看,有著滿滿課程安排的療愈民宿,其實很大程度上帶有社交屬性。只是和吃飯喝酒蹦迪這樣的社交不同,一起冥想、瑜伽是一種輕量化的社交——
你可以不說話,卻一直在人群中,很安全。
「45分鐘的音缽深度睡眠相當于夜間3.5小時深度睡眠」;云腳禪行、森林瑜伽、秘密森林探訪、靜心抄經、森林植物手作……
借助大自然的氛圍感,營造一系列活動達成療愈效果,取悅消費者,所有以上例舉的療愈體驗,都已不是新鮮事。
好奇之后,會有復購嗎?
隨著近些年的市場教育,大眾認知里,「療愈」這個標簽,四舍五入等于「謝絕孩童」。雖然政治不夠正確,但也給了很多想要找個安靜的用戶,一種安慰和保證。
從心懷顧慮,到坦誠相告,越來越多民宿/酒店大大方方貼上「療愈」的標簽。在他們的視角,不僅不狹隘,反而更加精準。在供大于求的旅宿市場,精細化、細分化,反而容易更有效的觸達用戶。
那就一條道走到黑,會等來期待中的「黑轉粉」嗎?
「過去是在一個固定的地點里疊加不同的內容,如今是走出去,來到中國各種文化源頭。」
陳夢燚這幾年一直和「療愈」打交道,她認為,療愈不是噱頭,大家很快會從「術」的層面回歸到「道」的層面。
從國恩寺到南華寺,從徑山寺到陽明故里,從國清寺到布達拉宮,過去半年里,陳夢燚在打造的產品,是跟隨費勇老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到一地,會和當地酒店合作:紹興璞祺藝境、新興禪泉度假酒店、天臺禾酒店等等;在講到藏傳佛教的時候,全程和松贊合作。
據說,這類融合了名人 IP+品牌住宿的旅行文化活動,是各地政府和酒店的心頭好。陳夢燚透露,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他們能把活動帶過去。
旅宿市場里的療愈,從無到有,再到到相對普及,消費者在短暫嘗鮮之后,開始思考:
到底什么東西真的能治愈自己?
市場遇冷,旅宿行業急需一個新的增長點,門檻不高的療愈,會是下一個住宿藍海嗎?
圖源:富春方外、原舍·濮院、音昱水中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