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樂中尋美,以美育人,這位教師給大學生帶來了新的美育體驗......

0
分享至



彭青 | Peng Qing

樂中尋美,以美育人,這位教師給大學生帶來了新的美育體驗......

彭青,男,中共黨員,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聲樂)碩士,獲文學碩士學位,無錫太湖學院藝術學院講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會員。研究領域:藝術美育、民間音樂、音樂美學、民族聲樂、戲劇評論等。承擔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項目10余項,發表北大核心等期刊學術論文40余篇。榮獲第四屆全國高校聲樂學術論文評選一等獎、江蘇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二等獎。《中國夢歌曲的審美賞析》榮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榮獲“光榮綻放”——中國聲樂大獎賽青年聲樂比賽民族組銀獎、全國民間文藝展演“優秀演唱獎”、“優秀節目獎”等多個獎項。


彭青獲第四屆全國高校聲樂學術論文評選一等獎


彭青獲江蘇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

★主持《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江蘇高校中的傳承與創新研究》【項目編號:T-c/2020/05】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20

★主持《基于黨的思想道德建設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藝創作的發展與推廣研究——以“中國夢”系列歌曲為例》【項目編號:2019JSJYDJ02103】江蘇省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研究會課題.2019

★主持《江南音樂風格創作歌曲演唱藝術探究》【項目編號:2017SJB1974】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2017

★主持《無錫民間音樂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WXSK19-C-15】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招標精品課題.2019

★主持《文旅融合視野下江蘇大運河無錫段非遺類民間音樂演藝產品的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KX-20-A09 】無錫市科協軟科學研究重點課題.2020

★主持《無錫市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應用研究——以“王莘”紅色音樂文化品牌為例》【項目編號:WXSK21-C-86 】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招標精品課題.2021

★主持《基于全民終身學習視域下無錫市社區音樂文化建設與教育課程一體化發展研究》【項目編號:WXSK21-JY-C04 】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招標課題.2021


彭青參加首屆新時代學校美育高峰論壇暨長三角高校美育一體化發展研討會留影

主要發表論文

★論文《論音樂劇 <國之當歌> 藝術特色與時代價值 》 (獨立) (《中國戲劇》北大核心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 2023年第5期 第 51頁- 53頁)

★論文《 論城市社區音樂文化教育的創新實踐發展 》(獨立)(《音樂天地》陜西音樂家協會主辦 2023年第3期 第 13頁- 19頁)

★論文《中國夢主題歌曲的審美特征與時代內涵 》(獨立)(《音樂天地》陜西音樂家協會主辦 2023年第8期 第4頁- 8頁)

★論文《美育視域下民族歌劇在高校的審美價值闡發與推廣研究》(獨立)(《歌唱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主辦 2023年第1期 第37頁-41頁 )

★論文《地域音樂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實踐探究》(獨立)(《音樂天地》陜西音樂家協會主辦 2022年第11期 第 4 頁- 8頁)

★論文《王莘紅色音樂文化品牌的開發應用研究》(獨立)(《歌海》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2年第2期 第132頁-137頁)

★論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美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獨立)(《劇影月報》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2年第1期 第96頁-98頁 )

★論文《試論民族歌劇 <劉三姐> 的創作特色》(獨立)(《中國戲劇》北大核心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 2021年第10期 第85頁-87頁 )


★論文《課程思政視野下中國夢歌曲進入高校推廣的實踐構想》 (獨立)(《歌唱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主辦 2021年第9期 第43頁-49頁 )

★論文《全球首演新類型視覺音樂大秀歌舞劇 <太湖秀> 演藝產品建設探究——無錫市軟科學重點課題個案研究 》(獨立)(《歌海》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1年第2期 第71頁-81頁)

★論文《 新時代文藝思想視野下中國夢主題歌曲創作實踐回眸》(獨立)(《歌海》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1年第4期 第51頁-54頁)

★論文《文旅融合視野下演藝產品的創新發展——以江蘇無錫為例》(獨立)(《劇影月報》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1年第1期 第78頁-80頁 )

★論文《歌劇 <二泉> “阿炳”角色表演塑造的美學思考》(第一作者)(《劇影月報》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1年第4期 第31頁-33頁)

★論文《 文化自信 傳承創作——央視欄目 <經典詠流傳> “古詩詞歌曲”的審美 》(第一作者)(《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報 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 2020年12月第6期 第66頁-68頁)

★論文《關于中國歌劇當代性的幾點闡釋》(獨立)(《歌海》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 2020年第1期 第54頁-57頁 )

★論文《 談流行歌曲的審美認識 》(第一作者)(《當代音樂》吉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 2019年第4期 第150頁-152頁)

★論文《感其心、動其情、演其活、唱其韻——談歌劇 <二泉> 中阿炳的形象塑造》(獨立)(《歌唱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主辦 2019年12期 第30頁-33頁)

主要獲獎榮譽

★2023年11月,作品《中國夢歌曲的審美賞析》榮獲2023江蘇省高等學校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 江蘇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組委會、江蘇省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研究會主辦 )

★2023年12月,作品《設計創作與音樂詮釋的交融美——美育課程 <音樂與中國文化> 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探究》榮獲江蘇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主辦)

★2023年6月,論文《當代錫劇傳承與發展的思考》榮獲“戲劇中國”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選活動“文論類入圍作品”獎。(中國戲劇文學學會 “戲劇中國”作品推選活動組委會主辦 )

★2023年8月,論文《談專業聲樂課中傳統民歌的教學——以高郵民歌為例》榮獲2023國民音樂教育大會“萬葉杯”論文(教案)征集評選活動聲樂組二等獎。(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組委會、《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主辦)

★2021年7月,論文《感其心、動其情、演其活、唱其韻——談歌劇 <二泉> 中阿炳的形象塑造》榮獲第四屆高校聲樂學術論文評選教師組一等獎。(中國聲樂家協會主辦)


★2021年12月,榮獲西班牙瓦倫西亞“金之星”國際音樂比賽總決賽榮譽獎。(西班牙瓦倫西亞“金之星”國際音樂比賽組委會、西班牙瓦倫西亞旅游局等主辦)

★2019年9月,作品《后山的妹子》榮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民間文藝展演“優秀演唱”、“優秀節目”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戲曲藝術委員會主辦)

★2018年11月,論文《 從“茉莉花”主題音樂中探析歌唱藝術美學——以 <難忘茉莉花> 為例 》榮獲2018江蘇省音樂與舞蹈學(聲樂)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優秀論文獎。(江蘇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揚州大學主辦)

★2018年2月,榮獲“光榮綻放”—中國聲樂大獎賽青年聲樂比賽民族組銀獎。(中國聲樂家協會、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主辦)

樂中尋美,以美育人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二十大報告為高校傳統文化的創新教育教學發展指明了方向。無錫太湖學院藝術學院教師彭青立足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應用研究,在音樂中尋美,以美育人,在高校美育教育教學及科研領域做出了辛勤的探索,迎來了教學科研的“金秋”,收獲了自己的成果。


彭青參加中國文聯全國新文藝群體拔尖人才培訓留影

為了美育精神的傳播

美育是人的一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對中華音樂文化的審美力,以此激發藝術審美想象力和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彭青老師主講的《音樂與中國文化》,是以面向藝術學院設計學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開設的一門融通識性、文化性、音樂性于一體的具有學科交叉性的藝術美育課程,該課程于2021年評為無錫太湖學院課程思政一般立項示范課程。


彭青參加第四屆北京大學歌劇論壇

《音樂與中國文化》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積極挖掘傳統音樂文化的美學藝術特點和人文精神,將傳統經典音樂作品結合實例進行審美教育教學。為了上好這門美育課程,彭青老師做了大量案頭工作。考慮到藝術學院大學生有不同的專業方向,為了全面拓展同學們的藝術視野和音樂素養,彭青老師首先從課程框架入手,構建了八大知識板塊,分別為傳統器樂、傳統民歌、傳統戲曲、革命紅色音樂、傳統詩詞歌曲、少數民族歌舞、愛國主義音樂、中國夢音樂文化。為了展現中華傳統音樂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特點,彭青老師以“經典性”音樂文化作品作為核心教學素材,深入挖掘《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作品中器樂之美蘊含的“天人合一”審美意境;《茉莉花》《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為代表的中華民歌之美中所體現“民俗風情”的氣韻;《不忘初心》《燈火里的中國》等為代表的新時代中國夢歌曲中所展現的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文化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通過不同音樂人文知識的審美體驗、審美情感的啟發,讓大學生在全面、系統的傳統音樂文化審美教學中,感受到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所具有的獨特藝術之美,通過教學提煉、闡發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美學精神,讓大學生在“潤物無聲”的審美體驗中感知到中華傳統音樂美學精神講究“形神兼備”、“氣韻通達”等傳統美學思想,有效提升美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新時代大學生的審美人文素養水平。

為了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與溝通氛圍,彭青老師以“賞、聽、說”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互動關系,在審美聆聽之后,讓學生主動發言談論自己對音樂文化的審美體驗,加深對音樂作品人文思想的審美理解,這種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為美育課堂教學增添了良好氣氛,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之美的興趣和熱情。比如樂曲《二泉映月》教學中,學生通過意境深遠的旋律感受到主人公“阿炳”一生命運的跌宕起伏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歌曲《十送紅軍》音樂文化教學中,通過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歷史背景的闡發,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和老百姓的魚水深情,由此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春曉》古詩詞歌曲教學中,通過對傳統詩詞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創作理解,來感受“春曉”詩詞音樂的審美意境等等。


彭青參加中國民歌表演藝術中青年人才高級研修班文藝采風實踐活動

彭青老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創新高校美育藝術教育的課堂新體驗,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023年,彭青老師積極參與江蘇省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賽前準備過程中,他認真思考,選取“中國夢歌曲音樂文化”為教學目標,以作品《中國夢歌曲的審美賞析》為教學板塊內容。彭青老師認為,以中國夢音樂文化為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新時代更加“接地氣”的音樂主旋律,通過不同唱法風格的歌曲賞析,可以與學生在審美情感上形成共鳴體驗。于是,彭青老師先后以歌曲《共筑中國夢》《看山看水看中國》《燈火里的中國》三首歌曲為教學素材,以新時代的新發展為背景,挖掘提煉中國夢主題歌曲的思想主題、藝術特色、表演風格等,以新時代的音樂主旋律唱響愛國主義情感之歌,讓學生體驗到中國夢主題歌曲的豪邁、大氣、雋永之美。

在藝術學院領導、同事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充分的課堂備課和教學磨課的多次修改定稿,2023年6月,彭青教師以作品《中國夢歌曲的審美賞析》在校級微課選拔中獲獎,之后課程經過再次修改與打磨,8月推薦報送省級比賽,榮獲江蘇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


彭青參加中國文聯全國新文藝群體拔尖人才高級研修班

美育教研與科研的融通

美育教學與科研,在彭青老師看來是互為融通的,美育是情感審美教育,其內涵是以激發美、闡發美來提升大學生對音樂文化之美的情感體驗,由此提升大學生的人文審美意識、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質,通過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文化觀、價值觀來達到“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2020年教育部出臺關于《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鼓勵學校因地因校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學生特點、教育特質的藝術實踐活動形式。2023年以來,彭青老師負責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江蘇大運河無錫段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序開展,該項目通過對大運河無錫段傳統非遺音樂文化的提煉與實踐闡發,引導大學生對傳統非遺音樂文化進行藝術創作,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情感理解中,升華大學生設計創作的美學表達。該項目團隊成員以內心豐富的藝術審美體驗對非遺音樂文化進行二度設計創作,推出了一批具有無錫特色的美育創作文化成果,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對非遺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表達。


《中國夢歌曲的審美賞析》智慧課堂教學錄制現場

中國夢歌曲優美動聽,傳唱度高,作為新時代主旋律文化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彭青老師主持了江蘇省黨建課題《基于黨的思想道德建設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藝創作的發展與推廣研究——以“中國夢”系列歌曲為例》,在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夢主題”影響力上做出積極的學術探索。為了做好這個課題研究,彭青老師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從藝術學、傳播學、表演學等角度針對中國夢主題歌曲的發展現狀、創作特點、藝術表演、傳播應用等多方面進行研究,積極歸納整理一批作品資源進入高校美育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之中,讓學術研究和美育教學實現有機的內在統一。課題研究歷時2年,彭青教師先后發表《課程思政視野下中國夢歌曲進入高校推廣的實踐構想》《 中國夢主題系列歌曲的創作、傳播與推廣研究 》《文化自信 傳承創作——央視欄目 <經典詠流傳> “古詩詞歌曲”的審美 》等數篇研究成果,并于2021年榮獲江蘇省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研究會課題成果二等獎。


第12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專題發言線上專家學者合影

彭青老師非常關注傳統文化的應用研究問題。無錫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中心城市,自然資源、人文底蘊賦予了這座美麗城市更多的發展空間,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如何能夠在享譽“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的無錫煥發新的光彩,成為彭青積極思考和探究的課題。近年來,他以無錫傳統音樂文化資源為研究對象,挖掘、提煉無錫“吳歌”、“錫劇”、“二胡”等代表性的文化資源進行研究,將無錫地域音樂資源融入到城市文旅發展中,推動文旅演藝產品成為城市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彭青老師主持的無錫市課題《無錫民間音樂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的路徑研究》《文旅融合視野下江蘇大運河無錫段非遺類民間音樂演藝產品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等成果,為傳統文化資源賦能城市文化創新發展,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建議和路徑。

傳統音樂文化的美育踐行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藝術素養和拓展視野,彭青老師積極參與美育學術、研修等社會實踐活動。2020年10月,彭青入選中國民歌表演藝術中青年人才高級研修班,本次研修活動在重慶進行一個星期的學術培訓和調研考察,研修活動授課師資均為國內民歌及傳統音樂文化理論的專家,通過培訓學習,大大地提升了他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思考和理解,也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積極幫助。經過幾年的學術研究和思考,彭青老師在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上具備了一定的學術見解。2022年11月,彭青老師受邀參加南京藝術學院主辦的第12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并作“音樂美育”專題發言;2023年3月,彭青老師受邀參加蘇州大學主辦的首屆新時代學校美育高峰論壇暨長三角高校美育一體化發展研討會,他做了“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的發言,會議論壇中,彭青結合自己在江蘇大運河傳統非遺音樂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應用研究成果,與來自國內高校的公共藝術美育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思想的碰撞、不同觀點的交流,帶來了新的美育思考和體驗。


彭青受邀參加無錫市“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惠民文藝演出活動

近年來,彭青老師先后受邀參與無錫市社會文化惠民項目“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等演出活動,通過社會美育活動的參與,弘揚傳統音樂文化,以自己的藝術實踐來感受新時代城市文化創新發展的新動態。

彭青老師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而積極發揮藝術美育的傳播力,在大學校園講好中國故事、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文化,是一個教師的責任。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立德樹人,彭青老師的追求一直在路上!

劉承華(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彭青具有較強的學術研究觀念,在全國音樂美學學術會議上我注意到他在傳統民歌文化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經驗,尤其是結合藝術學、傳播學等多學科交叉來對江蘇非遺民歌進行傳承應用研究,可以看出彭青在傳統音樂文化領域中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這來源于他在藝術實踐和藝術理論中找到了研究的平衡點,在豐富的實踐、調研基礎上能夠不斷深入進行學術理論的探究,希望他在今后的學術研究道路上有更多的收獲!

萬可(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021級學生)

彭青老師在指導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過程中,工作認真、嚴謹、負責,在團隊合作中很善于和學生進行溝通,能夠針對項目選題內容進行多角度的指導,比如彭老師能夠立足地方音樂文化的鮮明特色進行美學提煉和藝術指導,讓我們在設計理念中融入更多的音樂美學特點,體現了音樂性和文化性 。在項目研究中,彭老師給予團隊大學生成員們以專業性的幫助,并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激勵著項目成員完成創新創業訓練的課題研究。

吳定晗(藝術學院產品設計專業2022級學生)

彭老師的教學課程豐富多彩,深入淺出,選取不同音樂類型的代表作品來解讀音樂內涵,以此提升我們的音樂審美力,也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在彭老師的課堂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探討流行音樂作品中的中國文化元素,比如周杰倫《青花瓷》歌詞中的意境淡雅美妙,勾勒出一幅婉轉清麗的江南美景,在歌曲審美體驗中感受到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蘊表達。

邵玉婷(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2022級學生)

彭老師善于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節奏緊湊、控場能力好,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注意到班級同學的整體情況,課堂氛圍略有些緊張卻提高了教學效率。彭老師教學認真,課堂上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效應”,讓大學生在音樂理論和作品聆聽中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增長了我們的藝術見識,豐富了我們的藝術素養!

肖佳駒(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2021級學生)

彭老師講授的《音樂與中國文化》給予數字媒體專業的同學全新的藝術體驗。彭老師課前提前到達教室做好準備工作,有較強的時間觀念,給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課中不斷貫穿專業的音樂知識并通過精心制作的課件給同學們帶來全新的視聽盛宴;彭老師善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氣氛活躍,可以讓我們愉快地交流、思考!


彭青在錄課現場留影

Q1:彭老師,看得出您對大學的美育教育教學工作非常熱愛,而且作出了很多探索。

彭青:是的,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很想通過我的努力,為美育教育教學付出我的心血。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近年來,全國高校美育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主要路徑,審美教育對于不同學科專業的大學生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做好美育工作的基礎是課堂教學,當然也包括實踐活動,所以作為一線教師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深化高校美育教育教學改革,包括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實踐體系等等,不斷探究和創新高校美育課堂教學的新風貌、新格局。

Q2:您目前主講的課程《音樂與中國文化》很有特色,您是怎樣把握教學目標、運用教學素材的?有什么教學體會?

彭青:《音樂與中國文化》是藝術學院開設的一門專業公共基礎課程,這門課程是通識性、音樂性、文化性融合一體,具有審美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我非常感謝藝術學院領導還有同事對這門課程教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藝術學院的大學生都是設計方向專業,從一開始我便思考對于一門面向全院的公共藝術基礎課程,如何將傳統音樂文化全面、系統地對設計方向的大學生進行講授,吸引大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為此,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音樂與中國文化》最大的特色是體現在“音樂”與“文化”的關聯上,它需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同時將代表中國旋律、中國氣韻的音樂作品融入歷史、文化背景之中進行教學,形成“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的教學效果,所以撰寫課程大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素材的把握就非常重要。記得一開始我撰寫教學大綱的時候,案頭工作準備了很長的時間,最后我將課程以中國傳統音樂、革命音樂、現代音樂等基本框架進行架構,體現“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音樂文化,課程宏觀的方向明確了,微觀的教學內容可以靈活把握。正所謂“教無定法”,最后,經過幾輪教學實踐下來,《音樂與中國文化》不斷在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上改進,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學們在課堂上基本都能緊跟我的思路進行探究性、思考性的學習,當然這門課程目前仍然是需要不斷打磨、改進,希望這門課程能夠助推新時代大學生審美文化素養的提升,啟發大學生在設計創作中融入更多的音樂美學特色,彰顯中華傳統藝術的美學風范也就是這門課程教育教學的目的所在。

Q3:近年來,您在中國夢音樂文化方面做了一些課題研究,能談談您的一些科研體會嗎?

彭青:關于中國夢音樂文化的研究是我做得比較理想的課題,這是我結合自身的專業研究方向做出的一點學術探索。中國夢是新時代的主旋律,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國夢主題系列歌曲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涌現出來的優秀文化作品。中國夢歌曲是先進文藝成果,如何傳播中國夢音樂文化,應該成為美育研究的學術課題,為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對中國夢音樂文化進行提煉,探究其在高校美育課程、校園文化的融合及社區文化的推廣應用與傳播,正所謂“藝術來源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在這個探索研究的過程中,我有所收獲,也感悟良多。我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也感謝那些辛勤的創作者,因為他們的勞動,我才有了課題研究的機會。

WUXI TAIHU UNIVERSITY

專欄策劃:覃子洋

采寫:湖軒 盧玥亦 張開程

題圖設計:尹樂軒

排版:尹樂軒

校對:尹樂軒

責編: 孫安

審核:許松

666666,無錫太湖學院視頻號解鎖新成就

無錫太湖學院舉行2025屆畢業生就業校園招聘會

爸媽,我在太湖挺好的!

我校召開第二屆二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暨第五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無錫太湖學院
無錫太湖學院
太湖學院網易號
3216文章數 49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鹤峰县| 旺苍县| 西盟| 梓潼县| 内黄县| 渝北区| 留坝县| 奎屯市| 体育| 河间市| 兖州市| 天祝| 南皮县| 洛浦县| 西藏| 聂荣县| 贡觉县| 嘉禾县| 绥江县| 昌乐县| 佳木斯市| 宁乡县| 渝中区| 仁寿县| 河池市| 芦溪县| 富裕县| 彩票| 昌宁县| 淳安县| 阳城县| 沙湾县| 西林县| 蒙城县| 同江市| 邢台县| 成都市| 大田县| 塔城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