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村、跳火光、逛市集……
來南海“趣”研學又有新玩法!
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南海里水赤山村正在打造一條
“火”文化親子研學路線
帶你近距離體驗古村非遺魅力
研學路線
荷塘小廣場——林蔭路(綠美打卡點)——跳火光廣場——人民會場——“四小園”和崇禮芳草園——赤山村史館——天復李公祠(家風家訓館)
“里水”一名的來源,與羅濛峽有關。里水有兩座水峽,一個叫石門峽,一個叫水口峽(亦叫作羅濛峽),里水河朝東南流至水口村,穿過羅濛峽與峽外的水匯合流入珠江,因此羅濛峽以北的水,叫“外水”,以南的水,叫“里水”。南小游整理了里水鎮赤山村的親子研學路線,一起來探索家門口風景吧。
里水鎮赤山村,一個以300多年“跳火光”歷史聞名于外的歷史古村,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赤山村擁有特色古建筑群,古村文化和非遺豐富,是佛山市內古村風貌保留得比較好的古村落。
赤山村的“美麗庭院”建設與古村建筑、古村文化相結合,打造出人文氣息濃厚的“田園公園家園”三園合一景觀。在庭院中引入赤山村小火苗讀書會、兒童研學、赤山小小導賞員培訓等課程,將赤山“火”文化繼續傳承,從而帶動更多力量加入庭院建設中。市民游客在游覽百年古村的同時,近距離感受赤山古村非遺魅力,點亮古村之美。
荷塘小廣場
荷塘小廣場位于赤山公園里,2017年通過“美麗文明村居”的打造,全方位進行升級,成為村民休閑好去處。游客可在小廣場內觀賞荷塘,荷花盛開,閑坐賞荷,心曠神怡,不由聯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詩。
林蔭路(綠美打卡點)
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有棵百年仙榕位于林蔭大道上,赤山村依托林蔭大道綠化空間,打造火光市集和巾幗創業活動,吸引游客觀光體驗,赤山村將美麗庭院轉化為美麗經濟,打造赤山“跳火光”文旅品牌活動。
跳火光廣場
赤山元宵“跳火光”的習俗已有三百多年。2018 年,赤山村“跳火光”入選了市非遺項目以及“廣府優秀民俗活動”。赤山依托該廣場開展跳火光民俗體驗研學活動,建設古村非遺民俗研學基地。2024年5月,赤山古村非遺民俗研學基地入選南海區第五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依托優美的自然人文風光,赤山村釋放出美麗經濟活力。
赤山人民會場
赤山人民會場占地 439.2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蘇聯風格的會堂建筑。近年,赤山人民會場進行了內部和外部的全面修復。2024年7月開始,赤山村持續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活動,通過線上征集、青少年線下走訪、巾幗發動等形式,發動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陽臺、庭院等打造美麗庭院共28戶。
“四小園”和崇禮芳草園
赤山古巷小巷縱橫,鋪墊的是古舊麻石,2019年赤山推進“花化赤山”項目,赤山村通過婦聯執委動員組建了巾幗志愿隊伍,通過打造最美庭院和崇禮芳草園推進全民種花,鼓勵村民一起美化和愛護古村環境。同時,赤山村動員村民、新市民、婦女、青年、志愿者等各類群體,建設“美麗庭院”和“四小園”。
赤山村史館
主要展示赤山的開村歷史以及“跳火光”民俗活動。赤山村動員黨員、婦女、青少年等群體組建赤山村導賞隊,充分發揮導賞員作用。同時,利用暑期開展“小小導賞員”培訓,培養古村導賞接班人,傳承古村“火文化”。
天復李公祠(家風家訓館)
在家風家訓館正中,大家可以看到“繩其祖武 光耀赤山”8個大字。“繩其祖武”四字出自詩經,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希望村民可以繼承《李氏族譜》中記載的良好家風和家訓,繼續建設和振興赤山村。赤山村重視社區文化的發展,現在這個館既是游客服務中心,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趁秋風不燥,秋色正好
不妨到南海來一場研學之旅
親身感受古村文化
更多南海趣研學攻略
敬請關注“南海文旅”
又綠又美!藏在南海鄉村里的研學基地,解鎖新玩法→
國家級濕地公園、千畝漁場……這些研學基地你去過幾個?
氫能、中藥、昆蟲......帶娃來南海學點不一樣
水陸尋寶、昆蟲奇遇......遛娃新思路,還得是南海!
南海文旅微信編輯部
來源:南海區婦聯
編輯:賈露琦、李穎薇
審校:溫愛霞、姚易、賴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