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糾結,投美股指數ETF,是用港股賬戶投海外的,還是用內地賬戶投QDII類的。
不過我思來想去,還是打算以內地賬戶為核心。
說說邏輯,
首先還是業績,既然兩岸賬戶都可以投美股和A股,
跟蹤同一個指數,無非是關心誰業績做的更好?
我通過一系列測算,先是初步得出了結論,
老中發行的A股基金業績好,
老美發行的美股基金業績好...
我們來一個個看:
1、納斯達克100
首先來看納斯達克100(后文均已折算為美元業績):
如果看過去五年的話,美股上市的納斯達克100ETF(QQQ),
和美股納斯達克100全收益指數(帶分紅),差距只有5.3%,跟蹤度相當之高了。
再看內地的國泰納斯達克100ETF(513100),近五年比QQQ少了13%,
按照年化來算,513100每年平均比QQQ少了1.6%,
由于兩者本身費率就差了0.6%,
所以基金刨去費率影響,在其他方面每年跑輸的比率是1%左右,
這個跟蹤誤差,其實也是不難理解的,
主要有兩部分的原因,
首先513100和159941這種內地的美股QDII-ETF,倉位會比QQQ略低一些
因為513100美股部分接受現金的申贖,所以會備留一些現金倉位。
我們直接看圖,513100最新一季度的倉位大概是在92.39%左右,而QQQ是接近于滿倉的。
但注意了,光靠92.4%倉位,不可能做到和納斯達克QQQ接近的效果。
于是我又看了下,發現513100和159941會用一些美元配置納指看漲期權,以達到倉位接近的效果,
所以據我估算下來,加上期權后,513100的多頭倉位大致在97%左右,雖然不如QQQ,但也能非常接近了。
2、標普500
接著來看標普500,
美股上市的標普500(SPY),和標普500總回報指數(帶分紅)近五年差距竟然只有2.7%。
說明美股大盤的ETF跟蹤效果確實牛。
但國內的標普500(513500)也同樣不賴,和SPY五年竟然只差7%,
也就是513500每年平均比SPY少0.86%的收益,
考慮到這倆光費率差就達到0.76%,可以說A股的標普ETF,跟蹤度也很不錯了。
……
3、法國CAC40
繼續看海外的法國CAC40(CACX.L),和本土的法國CAC40ETF(513080),
近五年513080反而比海外CACX.L的業績,每年高出了0.26%,這還是在本土基金費率比海外每年高0.4%的情況。
……
4、滬深300和科創板50
滬深300也是,滬深300(ASHR)和滬深300(510300),
近五年ASHR總收益為0.3%,而510300為11.2%,
內地的300ETF完爆海外。。
最后科創板50(KSTR)就更別說了,海外版簡直是辣眼睛。
KSTR比588000竟然三年差了20個點,你敢信
我還看了一些其他標的,無一例外都是如此,跑輸內地居多。
…….
說明買中國資產,通過海外賬戶遠不如國內投資,
我思考了一下,為什么業績會相差那么多。
估計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倉位的問題,
國內的滬深300ETF才有股票實物申贖的方式,完美復制指數,
但海外ETF卻需要保留一部分現金倉位,很難和內地一樣直接完美申贖,
再加上老美發行的跟蹤A股市場的基金,可能涉及到一些更高昂的交易、合規等成本,
導致基金的費用較高,故業績表現略差一籌。
最后得就是開頭這個結論,
老中發行的A股基金業績好,
老美發行的美股基金業績好...
理解倒也不難,畢竟都是各自的主戰場嘛,當然是選適合自己的最好。
其實我也發現QDII基金確實有不少的問題,
比如并不是都那么優秀,坑的坑死人
尤其是當我看到大成納斯達克100ETF,跑輸別家ETF十個點以上時,曾一度讓我懷疑人生,
而之所以大成納斯達克跑輸那么多,核心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倉位不夠,我們拿全市場倉位最高的華夏納斯達克舉例,
倉位高達98%,幾乎是完全拉滿,所以上漲行情里收益自然會更高,
而大成的倉位竟然只有不到80%,對于納指,少兩成倉,長期看就是在自殺...
雖然“其他”部分有6.6%,說明做了一些股指期貨的多頭,但是你竟然有13.5%的存款,是有點說不去了。
其次就是大成的QDII計價問題,大成采取虛高的rmb外匯中間價計價,而華夏采取rmb市場公允價,
在規模激增的過程中,無形的就少了大量的收益。
具體見這篇:我的QDII基金收益,被偷走一大半!
……….
說到這,你估計會問我,
為什么還是打算以國內賬戶為主呢?
一方面是國內的美股QDII-ETF,有更多的換車套利交易機會,
我有時候交易一次換車,可能把幾年的跟蹤誤差、管理費都給賺回來了。
其次是國內的賬戶,有很低利率的融資融券,給我的成本甚至只有4%左右,我可以充分調用資金的使用率。
我也反復和大家說過,我自己是有杠桿的,所以會額外看重低利率,而老美那邊加息后,融資的利息高的不能看。
因此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在國內做海外基金的配置。
...........
最后做個總結,國內的QDII-ETF其實很多追蹤的并不差,甚至是超出我預期。
比老美王牌軍可能比不了,但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水,甚至有時還能反超,
而且只要選的不糟(比如規模太小、匯率計價有問題、倉位太低、長期跑輸基準等),
和美股市場基本就是一個費率出頭的差距,
但還是強調句,不能瞎選,否則ETF能落后的你想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