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Counterpoint發布2024年第二季度《蜂窩物聯網模組在全球范圍內的出貨量份額(按供應商劃分)報告》,4G Cat.1 bis技術在其中賺足了排面:
01得益于中國和印度的需求,4G Cat.1 bis是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在第二季度占據了市場42%的份額。
02憑借低成本的Cat.1 bis芯片組的強勁表現,翱捷科技市場份額翻了一番。
03憑借在Cat.1 bis應用(如POS、智能電表和安全攝像頭)中的強勁表現,利爾達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名。
04Cat.1 bis模組的平均銷售價格(ASP)在過去一年中幾乎減半。
在更早的季度報告中,Counterpoint幾次提及由于價格差異縮小,市場正緩慢地從4G Cat.1和NB-IoT過渡到4G Cat.1 bis。
但筆者認為,目前這樣的代際替換并不是100% 建立在應用范圍擴大、應用功能與價值提升基礎上的。
換句話說,蜂窩物聯網芯片企業們總是要持續開發新興技術,不斷推出適應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的芯片產品,以更廣泛地促進萬物互聯。
為此,我們搜集了紫光展銳、翱捷科技、移芯通信等一批企業歷來的產品矩陣,試圖發現它們看好的行業技術演進方向。
紫光展銳
紫光展銳全面掌握了2G/3G/4G/5G、Wi-Fi、RedCap、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具備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基帶芯片、AI芯片、射頻前端芯片、射頻芯片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芯片。2024年,紫光展銳完成了超過40億元人民幣的股權融資和32億元人民幣的銀團授信,將積極推動5G芯片等業務,并計劃在2025年推進IPO進程。
翱捷科技
翱捷科技聚焦各類無線通信技術,完成了從2G到5G的蜂窩基帶技術積累,也掌握了Wi-Fi、藍牙、LoRa、全球導航定位等多種非蜂窩無線通信技術。在蜂窩物聯網市場,翱捷科技多款LTE Cat.1、Cat.4、Cat.6以及5G產品線全面覆蓋中低速、高速物聯網應用場景。截至2023年底,翱捷科技4G Cat.1主芯片歷年合計出貨量超過2.5億顆。
移芯通信
移芯通信成立于2017年,主營產品是NB-IoT芯片及Cat.1芯片,已量產了3款Cat.1芯片和3款NB-IoT芯片,并都實現了規模銷售。另外,移芯稱已投入5G RedCap、IoT-NTN以及NR-NTN等前沿新產品研發中,計劃滿足不同傳輸速率、不同功耗、不同延時的物聯網及消費電子領域場景需求。
芯翼信息科技
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2017年,成立之初便切入NB-IoT賽道深耕并在此后取得市場領先份額。2023年正式推出了Cat.1 bis芯片XY4100并在2024年量產,也表示在推進5G RedCap產品研發。
智聯安
智聯安成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北京,于2018年開始啟動NB-IoT項目,并持續在廣域物聯網領域深耕,已陸續推出NB-IoT、LTE Cat.1 bis、5G RedCap、5G定位芯片、衛星通信芯片等產品。
芯昇科技
芯昇科技是中國移動旗下專業芯片公司,總部位于南京,于2021年正式獨立運營,目前主要基于RISC-V布局通信芯片、安全芯片、通用MCU三大產品方向,其中通信芯片領域目前已推出NB-IoT、Cat.1 bis、RedCap芯片產品。
創芯慧聯
創芯慧聯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南京,公司產品覆蓋了5G小基站芯片和終端芯片,其中包括4G Cat.1芯片和5G RedCap移動寬帶單芯片,且兩類產品均基于RISC-V內核設計。另外,創芯慧聯在2021年12月獲得中國移動戰略投資。
歸芯科技
歸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總部位于深圳,首款基帶射頻一體化4G Cat.1bis AIoT SOC芯片產品已研發完成并實現規模商用量產,與此同時也在加速第二代5G技術平臺的研發工作,力爭在2024年完成首款基帶射頻一體化5G/4G雙模SOC芯片的規模商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