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以色列應該把打擊的重點放在伊朗的軍事和安全目標上,而不是石油基礎設施上
盡管設施存在重大脆弱性,但伊朗能源生產的冗余將限制任何打擊的影響,同時對以色列、海灣地區和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可能是重大的。
綜合國際智庫和媒體,9月 29 日,當以色列空軍自 7 月以來第二次轟炸也門的胡塞石油基礎設施時,國際觀察家就斷言,打擊距離目標超過 1000 英里的距離是對伊朗的警告,伊朗的主要油田甚至更近。有更多跡象表明,以色列在承諾對伊朗 10 月 1 日的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做出重大回應后,可能正在考慮打擊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但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的打擊沒有瞄準伊朗的石油設施和核設施,這引發觀察家對這次以色列實施的打擊存在著的顧慮。
但伊朗的石油工業有多脆弱呢?伊朗可以借鑒 20 世紀 80 年代兩伊戰爭期間維持生產和出口能力的豐富經驗。對以色列來說,這一領域顯然是一個要害的目標,但考慮到這種打擊可能對其自身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更不用說區域和全球能源市場了。以色列最終還是考慮到了其他目標可能更加穩妥。
石油/天然氣生產和出口
伊朗的主要薄弱環節是其泵站、管道樞紐和終端設施。例如,哈格島以北的一個特殊樞紐是伊朗西南部所有輸油管道的沿海匯集點,而伊朗的主要油田就位于該地區。
伊朗的原油產量目前每天約為 395 萬桶 ,比前幾年因制裁而減少的產量有所恢復。其中,約 200 萬至 240 萬桶/天用作國內煉油廠原料,其余用于出口。伊朗 3 月份的原油出口量達到 182 萬桶/天,大部分出口到了中國。
伊朗也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產量每天約為6.84億立方米,但也是天然氣凈進口國,因為其大部分產量用于國內發電和供暖。在寒冷季節,伊朗家庭天然氣消耗量可能高達7億立方米/天,導致嚴重短缺。10月1日,伊朗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戰略協議”,根據該協議,伊朗將通過莫斯科計劃在里海下建造的一條管道獲得3億立方米/天的天然氣。
精煉工廠
伊朗在全國各地經營著不少于28家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煉油廠。最大的是阿巴斯港以西靠近霍爾木茲海峽的波斯灣之星凝析油煉油廠,該煉油廠由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建造并部分運營。該設施的凝析油吞吐量為48萬桶/天,約占該國每日煉油廠原料總量的19%。
伊朗還經營著大約 60 家石化廠,其中一些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重新配置以生產汽油。低油價意味著伊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油消費國之一,伊朗的汽車是任何地方燃油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伊朗并不是精煉油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但也有一些例外,伊朗確實向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等盟國出口。此外,向海灣地區的鄰國走私精煉石油產品,尤其是廉價汽油和柴油的現象普遍存在。據估計,每天汽油1000萬升,柴油每天15萬升/天,分別占伊朗汽油和柴油總產量的8.7%和13.6%左右。
全國的出口碼頭和倉儲能力
位于波斯灣北部的哈爾格島(Kharg )是伊朗主要的原油出口碼頭,目前的裝載能力約為500萬桶/天(伊朗的總裝載能力為700萬桶/天)。它通過五條海底管道從陸地獲取原油供應,儲存能力為2800萬桶(約占伊朗全部原油儲存能力的26%)。哈爾格島最多可以同時裝載11艘油輪和超級油輪。
大型地上儲罐儲存了伊朗50%至60%的石油和產品,極易受到導彈、無人機和空襲的攻擊。據估計,根據需求,該國儲存的原油中有5%至10%在任何給定的時間也可能處于浮動儲存狀態(8月份約為2900萬桶)。伊朗在Marun和Goreh的地下儲存設施數量有限,這些設施通常更安全,不會受到敵對行動的影響。伊朗的長期計劃要求將石油產品的儲存能力增加到150億升和1億桶原油,其中包括1000萬桶戰略儲備。此外,它在庫姆附近的薩拉杰(Sarajeh)和設拉子附近的舒里杰(Shourijeh )的兩個戒備森嚴的地下儲存點擁有1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以確保寒冷季節的供應。
受到攻擊的漏洞和薄弱環節
在多年的制裁和缺乏外國投資的情況下,伊朗的石油部門在獲得關鍵備件和現代技術以支持其基礎設施并使其現代化方面面臨困難。更容易受到攻擊的是胡齊斯坦省、哈爾格島和波斯灣的主要石油設施集中在該地區,包括阿巴斯港和阿薩盧耶的煉油廠,
然而,例如,如果成功襲擊戈雷泵站或吉納維(Genaveh )管道樞紐,就會嚴重破壞伊朗向哈格島和霍爾木茲海峽外新建的每天100 萬桶石油的賈斯克(Jask )碼頭的石油運輸,因為該設施將從伊朗西南部油田收集的石油輸送到這兩個出口碼頭。由于缺乏受損戈雷( Goreh )泵站的替代品,將迫使伊朗在維修期間僅依賴海上生產(約 60萬 桶/天)以及現有庫存。
對關鍵管道、陸上和海上生產裝置、裝載碼頭、泵站和管道連接點的重大破壞可能會使伊朗的石油流動中斷數周甚至數月,盡管這一結果需要使用強大的高精度對峙武器、游蕩無人機或破壞活動進行大量的軍事努力。伊朗的防空系統還是強大的,但它們更多地集中在某些高度優先級的地區,如哈爾格島、阿巴斯港和阿薩盧耶,導致其他與石油相關的設施受到較少保護或未得到保護。
網絡攻擊還可能破壞煉油廠、管道和出口碼頭的控制系統,導致關閉或損壞,需要進行大量維修。近年來,伊朗的石油基礎設施一再遭受破壞和網絡攻擊,包括今年 2 月對法爾斯省兩條天然氣管道的復雜攻擊。此外,在 2021 年和 2023 年,伊朗的燃料分銷網絡據稱成為以色列網絡攻擊的目標,導致全國汽油供應中斷數周。這些攻擊影響了數千個加油站,導致排長隊,而且系統每次都會癱瘓好幾天。
對海灣、以色列和全球市場的影響
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已經導致油價上漲,油價一直處于每桶70美元的低位,但在10月7日突破了80美元以上。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uhammad bin Salman)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Vision 2030)發展項目需要一個相對較高的油價,或許是每桶100美元。然而,這些項目也依賴于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解釋了沙特為什么不愿被拖入更廣泛的中東戰爭的原因。
從理論上講,利雅得可以彌補以色列襲擊伊朗基礎設施造成的世界石油供應缺口。但沙特的主要油田和設施位于與伊朗隔灣相望的海灣,因此很容易受到攻擊(參考 2019 年 9 月對阿布蓋格加工設施的襲擊)或破壞。
此外,以色列對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石化行業的任何打擊都可能導致伊朗和代理人企圖攻擊以色列的主要能源目標。其中包括位于海法和阿什杜德的煉油廠、最大的發電廠和海水淡化廠,以及三個海上天然氣田。
進一步升級還可能導致對海灣合作委員會石油設施的直接威脅,中斷通過該地區的商業航運,以及/或對西方海軍資產的威脅行為。伊朗此前曾威脅說,如果伊朗不能再出口石油,就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任何為報復以色列襲擊而造成的破壞幾乎肯定會刺激西方的進一步介入,這是德黑蘭可能希望避免的前景。相比之下,僅僅針對少數伊朗煉油廠或儲罐不太可能引發重大反應,除非對以色列的類似設施進行幾次導彈襲擊之外。
在其他地方,土耳其和伊拉克仍然從伊朗進口天然氣,這些進口對他們的發電和供暖至關重要。伊朗天然氣產量的任何中斷都會影響到兩國。
最后得出結論
拜登總統在10月4日的講話中勸阻以色列對伊朗石油設施的襲擊,在此基礎上,美國政府應該繼續勸阻以色列不要打擊此類目標。以色列將任何攻擊集中在一個政權的軍事、安全或情報組織,特別是伊斯蘭革命衛隊或巴斯基安全總部,或直接支持伊朗導彈計劃、地區代理人行動或壓迫本國人民的設施,都將產生更好的效果。明確一個政權目標將使升級為全面戰爭的最小風險,并且可能不會對區域和全球能源供應帶來那么多風險。
而事實上,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出動數百架戰機針對伊朗似乎就是按照“計劃”好的目標進行的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