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著作。全書一共32篇,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
《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由本人所寫。其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真積力久則入。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一個人學習能持續地努力不懈,自然會深入而有所得。
感悟:學海無涯,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要堅持不懈,在學習上取得進展將是必然的。
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
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磬管。
摘自《荀子·樂論》
解釋:君子用鐘、鼓來引導人們的志向,用琴、瑟來使人們心情快樂。拿著盾牌斧頭等舞具來跳舞,用野雞毛和牦牛尾等舞具做裝飾,用石磬、簫管來伴奏。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
摘自《荀子·儒效》
解釋:習俗風尚能改變人的志向,長期安居能轉變人的氣質。
感悟:周圍的環境、習俗、風氣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氣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理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感悟: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反省自己,才能夠做到明智、聰慧,同時也避免犯錯和偏差。這是一種修養方式,君子不責于人,反求諸己。
-5-
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摘自《荀子·儒效》
解釋:聰明而又虛心請教,然后才能夠成才。
感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過于剛強,就容易折斷;過于柔弱,是自我束縛。
感悟:人過分剛硬容易受挫折,過于軟弱則沒有用,只有剛柔相濟,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7-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摘自《荀子·不茍》
解釋:君子保養身心沒有比真誠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誠,那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只需要堅守住仁德、奉行道義就行了。
感悟:真心實意,坦誠相待,真誠是一種積極的品質,體現了誠實和真實的態度。
-8-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摘自《荀子·榮辱》
解釋:快樂舒坦的人常常長壽;憂愁而有危機感的人常常夭折:這便是安危和利害的通常情形。
感悟: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消極壓抑的情緒之間的差異對人的生命長度有著深遠的影響。
-9-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
摘自《荀子·修身》
解釋:看到善良的行為,一定一絲不茍地拿它來對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為,一定心懷恐懼地拿它來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堅定不移地愛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被害似地痛恨自己。
感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
禮者,人道之極也。
摘自《荀子·禮論》
解釋:懂得禮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
感悟:不學禮,無以立。
-11-
君子之學也,
入乎耳,箸乎心。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君子作學問,是把所學的聽入耳中,記在心中。
感悟:耳聽心受。
-12-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螣蛇是一種龍,雖沒有腳,但僅憑力大無窮這一強項,就能騰云駕霧,遨游太空。鼫鼠雖有五樣技能:會飛、會跑、會打洞、會游泳、會爬樹,結果還是不好生存!
感悟:術業有專攻,有時候多藝不如無藝。
-13-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摘自《荀子·富國》
解釋:老百姓貧窮則國家貧窮,老百姓富裕了國家自然就富足。
感悟:不務先富民,而唯言益國,豈有民貧于天下,而國富于上邪?——《南齊書》
-14-
學不可以已。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求學不可以讓它停止,即學習是無止境的。
感悟: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能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
-15-
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知不幾者不可與及圣人之言。
摘自《荀子·榮辱》
解釋:短繩不可以用來汲取深井中的泉水,知識不到家的人就不能和他論及圣人的言論。
-16-
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摘自《荀子·榮辱》
解釋:武器再鋒利也比不上恭敬簡樸的良好品質對人的影響威力。
-17-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
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
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摘自《荀子·禮論》
解釋:天能產生萬物,卻不能治理它;地能養育人,卻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萬物和人類,必須依靠圣人制定禮法,然后才能各得其位。
得百姓之力者富,
得百姓之死者強,
得百姓之譽者榮。
摘自《荀子·王霸》
解釋:治理國家的君主,得到百姓出力種地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拼死作戰的就強大,得到百姓稱贊頌揚的就榮耀。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
感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么厚。高度決定了人的視野,一個人能看多遠,通常指的是思想的高度。
良農不為水旱不耕,
良賈不為折閱不市,
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摘自《荀子·修身》
解釋:優秀的農夫不因為遭到水災旱災就不耕種,優秀的商人不因為虧損而不做買賣,有志操和學問的人不因為貧窮困厄而怠慢道義。
感悟:成功需要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明的策略和方法。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因為短暫的困難、挫折放棄,而是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21-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
摘自《荀子·大略》
解釋:讀書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為官者必須堅持學習以不負平生所學。
感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2-
無稽之言,不見之行,
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摘自《荀子·正名》
解釋:沒有根據的言論,沒有見過的做法,沒有聽過的計謀,君子都應該謹慎對待。
-23-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肉腐了生蛆,魚枯死了生蟲。懈怠疏忽忘記了做人準則,就會招禍。
感悟:禍患的產生必是自身出了問題。
-24-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
摘自《荀子·大略》
解釋:國家將要興盛,一定尊敬老師并看重有技能的人;如此,規矩和制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
-25-
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
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
摘自《荀子·樂論》
解釋:人不可能沒有快樂,有快樂就不能不有所表現,有所表現而不去引導,就會流于亂。
-26-
夫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
是天數也。
摘自《荀子·王制》
解釋:兩個同樣高貴的人不能互相侍奉,兩個同樣卑賤的人不能互相役使,這是合乎自然的道理。
-27-
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摘自《荀子·致士》
解釋:教師除了有淵博學問之外還要有尊嚴的威信。
-28-
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摘自《荀子·天論》
解釋:小人丟下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情,卻指望那些取決于上天的東西。
感悟:盡人事,聽天命。
-29-
治生乎君子,亂生乎小人。
摘自《荀子·王制》
解釋:國家的安定產生于君子,國家的動亂來源于小人。
-30-
曲重其豫,猶恐及其禍,
是以百舉而不陷也。
摘自《荀子·仲尼》
解釋:多方面做好準備,仍然怕遭到禍害,這樣即使辦了很多事情也不會失誤。
-31-
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
既已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摘自《荀子·子道》
解釋:話說小人這種人呢,在還沒有得到的時候,就擔心不能得到,而等到他得到了以后呢,又擔心會失去,所以終其一生都是憂心忡忡的,沒有一天開心。
-32-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
摘自《荀子·大略》
解釋:做君主的不能不謹慎地選擇臣子,平民百姓不能不慎重地選擇朋友。
-33-
好女之色,惡者之孽也;
公正之士,眾人之痤也;
修道之人,污邪之賊也。
摘自《荀子·君道》
解釋:美女的姿色,是丑陋者的災禍。公正的賢士,是眾人的癤子。遵循道義的人,是骯臟邪惡者的禍害。
-34-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摘自《荀子·天論》
解釋:如果能夠加強農業生產,厲行節約,就算是上天也不能使人貧困。
-35-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
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摘自《荀子·天論》
解釋:天有時令變化,地有豐富資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時地利,這就叫作能與天地相配合。
-36-
不足于行者,說過;
不足于信者,誠言。
摘自《荀子·大略》
解釋: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
-37-
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
夫是之謂國蹶。
摘自《荀子·富國》
解釋:田野荒蕪而倉廩充實,百姓空虛而國庫滿盈,這就是即將滅亡了。
-38-
一物失稱,亂之端也。
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
賞不當功,罰不當罪,
不祥莫大焉。
摘自《荀子·正論》
解釋:一件事情賞罰失當,那就是禍亂的開端。德行和地位不相稱,能力和官職不相稱,獎賞和功勞不相當,刑罰和罪過不相當,不吉利的事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39-
亡國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
亡國之禍敗,不可勝悔也。
摘自《荀子·強國》
解釋:亡國的君主到了滅亡以后才知道會滅亡,臨死的時候才知道要死。亡國的君主造成的禍害和破壞,多到悔不勝悔。
-40-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摘自《荀子·非十二子》
解釋: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