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成為了許多人熱愛的運動方式,跑步能變美變帥變好看,還沒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然而,前不久看到一則網絡新聞,卻給廣大跑者敲響了一記警鐘。
江蘇的50歲跑友劉先生,自 42 歲與跑步結緣后,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幾乎每天都要跑上 10 公里,8 年下來,跑量達到了驚人的 25000 多公里,平均每年 3000 公里左右。
這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每年要繞著標準操場跑 7500 圈!
他在各大馬拉松賽場頻繁亮相,堪稱嚴肅吃苦型跑者。
可就在某場馬拉松賽中,劉先生在 38 公里處遭遇了意外。
他的心率異常升高,心臟極其不舒服,只能無奈放棄比賽。
賽后,在恢復訓練中,心率升高的異常跡象也頻繁出現。
劉先生這才警覺起來,去醫院一檢查,被診斷為房顫,這可是心臟病的一種,醫生指出這與他跑步過度以及長期的高心率有很大關系。
他的跑量實在是太多了。
每天 10 公里,8 年如一日,身體怎么吃得消?
長期的高心率對心臟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老是高速運轉,能不壞嗎?
大家都想著要突破自己,追求更好的成績,卻忽略了身體的承受能力。
咱們普通跑者,可一定要量力而行。
有人可能會說,那我不跑馬拉松,不高強度訓練,是不是就沒法鍛煉了?
當然不是!
適當有規律的運動,比如每周跑個三到五次,每次 5-10 公里左右,配合力量訓練,就能對身體產生多方面的益處,這個也不是絕對的,要因人而異。
既能增強心肺功能,又能提高免疫力,還能讓心情愉悅。
隨著年齡的增長,咱們更得把健康放在首位。
別為了一時的成就感,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
要知道,心臟一旦受到傷害,那可都是不可逆的!
可能有跑友說了,我每周10公里也沒事呀,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堅持一個原則:跑步雖好,可千萬別貪“量”!
所以,親愛的跑友們,讓我們記住劉先生的教訓,合理安排跑步計劃,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和健康,而不是讓它成為身體的負擔。
畢竟,能一直健康地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快來評論區分享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