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朱力克
一首好歌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好故事。
“很多歌詞我都是在描繪(她),希望她知道自己有多美。在我心目中,她就是電影的女主角?!?/p>
在《有歌2024》第三期節目中,鄧見超成功得到了李宇春的助唱機會。他們選演的歌曲《老照片》,是鄧見超為他媽媽創作的。一到錄音棚,鄧見超就拿出來一本相冊,里面全是他媽媽年輕時的照片。
這是《老照片》的靈感來源,也是原創歌曲最大的魅力之一。節目中,有很多像《老照片》這樣的歌曲故事被挖掘了出來。華語樂壇里也有很多經典曲目,都是因為背后有一個好故事,才能跨越時代地反復引起大眾的共鳴。
在新歌數量暴增的情況下,相對于一眾“選人”的音綜,“選歌”的卻屈指可數。不難看出,相對于過度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競技的方式和力度上,《有歌2024》似乎正在通過深挖創作故事和優化表達形式,試圖探尋出一條讓每首好歌都更能完整呈現的路徑。
李宇春、鄧見超
深挖創作故事,助好歌立住內核
《有歌2024》是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近期聯合推出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由李宇春、蔡健雅、汪蘇瀧、張信哲擔任尋歌官。節目在第三期開啟了全新賽制——“創榜賽”,首輪有九組新聲代歌手帶著原創demo前來競選。正如《老照片》一般,節目中幾乎每首原創歌曲背后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
其中,《奔向你》是Aflou阿弗婁的原創歌曲,也是在節目中僅憑一段demo就讓蔡健雅聽哭了的作品;歌曲的靈感來源于Aflou阿弗婁一次陪護重病母親的經歷。
他媽媽重病住院那晚,他人在外地,因為無法及時趕回去,內心十分焦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意識到自己似乎除了不停地為她祈禱,什么都做不了;這也正是他那句歌詞“無能為力,是最痛的反應”描繪的心理歷程。蔡健雅表示她也有過類似經歷,歌曲中那句“我愿意拿生命換愛的延續”十分觸動她。
Aflou阿弗婁、蔡健雅
有的歌曲創作故事是基于創作者的一次個人經歷,有的則是基于音樂人自身的狀態和精神追求。在上一期節目中,王天陽就用原創歌曲《你的太陽》講述了一個名為“斜杠堅持”的故事。
在北京的追夢的日子里,王天陽一邊工作掙錢,一邊堅持做音樂。五環生活二環上班,每次單程通勤時間為一個半小時,會路過51個紅綠燈。24小時待命的工作性質,意味著在登臺演出前還接到過工作電話,音樂成了他唯一的慰藉。盡管夢想和才華如同“被土壤深埋”,他卻依然奮力向上,努力成為照亮他人的太陽。
楊坤、王天陽
華語樂壇里有很多金曲,創作靈感也都來源于一個真情實感的故事。好比《修煉愛情》的背后是是林俊杰和一位在空難中去世的女友人的故事;柳爽在聽到了獨舞老人和其在5·6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中失去愛妻的故事后,唱作了《漠河舞廳》;梁靜茹的《寧夏》則是詞曲創作人李正帆根據在寧夏西海固地區?王民中學的親身經歷,用三天時間寫下的一首華語經典曲目。
雖然不是每個故事都能被譜寫成曲,但一首好歌需要一個好的故事內核做支撐?!队懈?024》將這些歌曲故事挖掘出來,說到底,實現的正是創作本身的目的:創作者通過歌曲創作,將本人的情感、所看到的世界和想法分享給聽眾,從而引發聽眾的思考與共鳴。因為只有達到了這一目的的創作者和音樂作品,才更有可能被人聽見和記住。
尊重為首要前提,將好歌打磨成金曲
“我不想破壞歌曲本身有的質樸和溫暖,我想找出一個樂器來做增色?!崩钣畲涸诤虶AI周延為《老照片》的幫唱權而“戰”時,她提出的幾個編曲優化想法,都建立在保留歌曲情感內核的基礎上。
在全新的“創榜賽”賽制里,尋歌官李宇春、蔡健雅、汪蘇瀧、張信哲,飛行尋歌官GAI周延、張碧晨,將與音樂人Aflou阿弗婁、CORSAK胡夢周、鄧見超、劉鳳瑤、隔壁老樊、GooGoo嚴慶、卡西恩Cacien、門尼、銀河快遞展開雙向抉擇。一開始的海選環節里,九組音樂人和樂隊帶來的都只是一個demo,距離成為一個可以拿到舞臺上演繹的、交付給觀眾的音樂作品還有一段距離。
但不管是在互選環節,還是在后期歌曲打磨的過程中,尋歌官們都和李宇春一樣,選擇在不破壞歌曲原有的情感內核上,優化歌曲的表達形式。
當晚和《老照片》一起拿下最高分的,是來自門尼的《紅繡花》。歌曲本身想要通過一個在戰火中的愛情故事,講述戰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的珍貴。在門尼的demo中,開篇有一段戲樂的采樣,汪蘇瀧在聽完之后,就提出采樣內容需要優化和找一位京劇老師加入戲曲片段的編曲建議;他表示,這樣就能更加凸顯歌曲故事原有的悲壯感。在和門尼商量妥當之后,他就將這兩件事都攬了下來。
汪蘇瀧、門尼
在張信哲和劉鳳瑤一起打磨《沉默的兩個人》時也是這樣,張信哲先是詢問了歌曲的創作故事之后,才給出編曲“最好不要太復雜”的建議。當張信哲看到劉鳳瑤三個版本的歌詞時,他先是給出了自己的選擇,又從音樂和詩歌中的留白手法,去為劉鳳瑤做了詳細的解釋說明。
張信哲、劉鳳瑤
當晚,節目總共帶來了六個新歌舞臺。每個舞臺都是從demo開始,一番打磨后,完成度和效果都遠超一個成熟音樂舞臺的標準。
關鍵在于,尋歌官們和《有歌2024》全程都抱著尊重與欣賞的態度,不僅最大化了歌曲自身的情感內核,還把幕后創作的細節一一呈現給觀眾。讓音樂審美不只停留在“如聽仙樂耳暫明”,還能窺見“好聽感人”背后的的玄機。
打造金曲時代,從專注原創開始
“說實在的,我等這樣的節目等了快十年...太多的翻唱節目,反而拖慢了華語樂壇的進程...在座的很多音樂人都很強,只是都沒有機會讓大家聽見。”
吳克群在第二期的節目中,和戴佩妮共同演繹了一首“新鮮出爐”的全新原創歌曲《念念》。表演一結束,他就說了上面一席話。他從個人角度出發,講述了一個從“華語樂壇黃金年代”走過來的音樂人的心路歷程。在他看來,只有不斷地有新的歌得以被聽見,樂壇才會越來越好。
戴佩妮、吳克群
作為一檔專注原創的選歌節目,這可能也是《有歌2024》從誕生到現在,一直都想起頭去完成的事情。節目本身不僅是為音樂人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從節目的編排上也能看出,大家都在盡可能地在把時間留給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表達上。
可以說,《有歌2024》不僅是一個很會講故事和承接故事的載體,還以尊重原創為首要前提,為所有音樂人提供了一個雙向奔赴的平臺。
在歌曲選擇上,《有歌2024》不作限制,無論是流行、民謠,還是搖滾、說唱等,都有機會在這個舞臺上大放異彩。在賽制設置上,《有歌2024》也進行了大膽創新。除了已經播出的“開榜賽”“創榜賽”,接下來還有“撕榜賽”“踢榜賽”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與機遇。這樣的賽制不僅考驗了音樂人們的創作能力和舞臺表現力,更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
隔壁老樊、GAI周延
與此同時,節目特別邀請的尋歌官們不僅會負責尋找優秀的音樂作品,更會與音樂人們同臺切磋,并為音樂人們提供專業指導,一起打磨歌曲。由此,節目展開的是一場關于如何優化行業產業鏈條的思考。好比說,不管是推人還是推歌,是否都需要借助行業的專業力量,讓優秀的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獲得曝光度的同時,也能為打造好作品而共同出力?
帶著這樣的思考出發,以“尋找華語樂壇下一首大熱金曲”為核心的《有歌2024》,也許真的有望開啟一個新的華語金曲時代。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