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將于25日對美國政府強迫原住民兒童進入寄宿學校的行為進行正式道歉,這也是首次有美國總統正式承認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在此之前,許多原住民兒童在寄宿學校遭受身體、情感和性虐待,造成了近1000人死亡。
據《華盛頓郵報》24日報道,拜登在當天離開白宮前往亞利桑那州時表示:“我要去做一件我早就應該做的事情:向印第安人正式道歉,因為我們這么多年來一直虐待他們的孩子。”
很多小伙伴可能還不了解美國原住民的事情,這里簡單做個科普。
美國的原有居民是印地安人,后來歐洲移民大量涌入,主要是英國和法國人較多,大多是白種人。多年來,美國原住民一直尋求其身份、生活方式及其在傳統土地和自然資源方面的權利得到認同。在歷史長河中,他們的權利一直遭到侵犯。
事實上,美國的立國史就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然而時至今日,原住民在美國仍然處于邊緣地位,面臨著生存危機。
在美國歷史上,原住民兒童的命運經歷了長期的苦難與不公。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美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原住民寄宿學校。
這些學校以“教育”為名,實則對原住民兒童實施了強制同化政策,迫使他們與家庭及族群分離,并試圖摧毀他們的文化與語言。
這些寄宿學校對原住民兒童造成了深重的傷害。學校不僅剝奪了他們的母語和文化,還強迫他們融入主流白人社會。通過軍事化的管理和旨在改變身份認同的教學法,原住民兒童被強迫取英語姓名、剪短發,并被禁止使用部落語言等。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學校存在著身體虐待、情感虐待,甚至性侵犯的黑暗歷史。有調查數據顯示,自1819年至1969年間,至少有973名原住民兒童在這些寄宿學校中不幸去世。
這一歷史性的悲劇,直到近年來才逐漸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思。10月25日,拜登在亞利桑那州向原住民兒童及其家庭正式道歉,承認政府在過去150多年來實施的強制同化政策所帶來的傷害。這一行動不僅是對歷史的首次正視,也是對原住民長期痛苦經歷的重要反思。
拜登選擇在此時道歉,背后其實有多重原因。
首先,從歷史角度來看,拜登的道歉是對歷史錯誤的承認和反思。這一行動有助于修復與原住民社區的關系,為未來的和解之路邁出重要一步。
其次,從政治角度來看,距離美國大選選舉日不到兩周了,原住民選民雖然在總選民中所占比例較小,但在一些關鍵戰場州的選舉中,他們的選票卻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亞利桑那州、北卡羅來納州、內華達州、密歇根州等等,印第安選民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
拜登顯然是希望通過這一舉動,向原住民選民傳達政府的關注與重視,從而爭取他們的支持,為副總統哈里斯的總統競選活動助力。
然而,拜登的道歉也面臨著一些質疑和批評。一些網友認為,這一道歉來得太遲,且動機不純。美國政府眼下正面臨著諸多國際和國內問題,此時道歉可能只是為了轉移注意力或贏得選票。
此外,一些原住民領袖和活動家也表示,雖然道歉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但接下來的行動同樣重要。他們希望政府能夠采取具體措施來補償歷史上的傷害,并在語言和文化保護以及經濟復興方面給予原住民社區更多的支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歷史上,美國對印第安原住民進行了系統性文化滅絕、精神滅絕、種族滅絕。時至今日,他們仍是“看不見的群體”和“正在消失的種族”。
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不僅長期回避并試圖隱瞞這段黑歷史,還打著人權的幌子散播別國的虛假信息,在別國犯下了濫殺、虐囚等滔天罪行。
印第安人的歷史不公必須得到正視,美國在世界范圍的人權劣行必須得到糾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