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舜財經
“沙白白”可能是中國最曇花一現的“網紅”,她的知名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急劇上升,在兩天之后的10月26日(周六)深夜,其賬號內容已清零。
沙白白引起了多維度的廣泛討論。這些討論只有一小部分是關于嚴肅人生的思考,而更多的部分只是話語的泡沫,和其他的網絡喧囂里那些無聊的口水沒有兩樣。
在沙白白正式離去的那天,網絡上的氛圍以對她的懷念為主,人們還沒有從那種遺憾的情緒里出來,多數人都會認為,這么一個優秀的女士,匆匆離去,十分可惜。
當時,確實引發了許多人嚴肅地思考死亡的哲學。在一個選車牌號都極力避免4這個數字的社會,這種面對現實的討論是有益的。
然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周五,網絡上對她的質疑也在增加,這里面就有很多職業的自我代入,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帶著醫生標簽的人,他們認為,沙白白屬于不聽話的患者,是他們最討厭的一類病人,不聽勸,不聽醫囑,最后導致難以治愈。
我認為,這些醫生所言,不完全是錯的,但是具體到沙白白這個人,以及每一個具體的病人,他們也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對于醫生和醫院來說,不是一個隨意控制的木頭人,你說扎針就扎針,你說穿刺就穿刺,你說CT就CT。病人有權利基于科學思維和常識,去做合理化的評估。以及,病人也有放棄某些治療方案的權利。
醫療,不是醫生的獨角戲,也不是病人的獨角戲。是雙方共同完成的。關于這些,我認為屬于醫學人文的范疇,將來我會繼續寫作文章,這里暫不多說。
在沙白白留下的幾十篇視頻里面,有一篇提到了她“扎了第一針疫苗”。雖然沒有講明具體是什么疫苗,但是時間線顯示是2022年,你可以自己想象是什么。
從正常的邏輯來推理,身患重大免疫疾病的人,是可以不扎那個疫苗的,因為會導致疾病的惡化。關于這一點,哪怕就是在當時,也是被承認和支持的。
沙白白視頻所展示的,是一種非常鮮明的高知女性的形象。留過學,英文流利,思維清晰,周游世界,敢于挑戰和解鎖許多新鮮事。
基于此,她事先是否知道這種沖突?為什么會接受那一針?這成了一個謎。
現在外界很難判斷,究竟她是出于什么樣的一個理由扎的針。是全然的主動呢,還是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什么勉強?
現在沙白白已經離開,真相可能只有她的父親知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