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燈塔、海浪、夕陽
編者按:10月18日,由秦朔朋友圈出品、屠波執筆、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不惑——求解中國民企長青之道》一書,在正泰四十周年創業發展大會上首發。本文為屠波的創作手記。
開始構思和創作正泰四十年創業史的時候,恰逢2024年初的電視劇《繁花》熱播。轟轟烈烈的改革熱潮席卷上海灘,透過八方來朝的南京路,燈紅酒綠的黃河路,其中吉光片羽的史海鉤沉,倒是讓原本有些褪色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給創作注入了不少靈感。
劇中在商海中翻騰的人物,除了時髦光鮮的男女主之外,最令我覺得親切和真實的是穿著寬大西裝,操著一口洋涇浜,圓滑世故又不乏精干真誠的范廠長。
這與我兒時印象中倒騰各種生意的浙江小老板非常貼合,因為地域和文化的關系,他們或多或少與上海沾親帶故,或者近水樓臺,可以比較輕松地分享到改革開放火車頭帶來的“流量”紅利。
同時他們也受海派文化熏陶,注重形象,樂于交際,善于表達。年少時的我,一度以為這些特質拼湊起來的形象,就“應該”是典型的“浙江商人”,就好比驚嘆于浪高聲闊的錢江潮,便以為天下的江海交匯,都會如這般的壯懷激烈。
直到慢慢從長輩口中和傳媒報道里知道了“溫州商人”的存在。大家言語中所描繪的低調、精明、抱團、務實等共性,再加上特立獨行的方言體系,平添了不少神秘感,也讓我徹底推翻了原有對“浙江商人”的定義。原來這方山水間,不僅有澎湃洶涌的錢江潮,也有淺吟低唱的甌江水。
在整理浙商翹楚南存輝的正泰創業史時,無論是查閱史實,還是訪談高管,就像逐浪在甌江中一般,雖有蜿蜒和起伏,卻總能讀出其中的平穩與從容。不禁讓我在腦中盤旋出諸多好奇,隨之是困惑:中國民企的四十年發展實踐表明,遇上急流險灘是創業的必然,掌舵正泰的南存輝到底是有哪些心法,才能將跌宕,處理得如此波瀾不驚呢?
帶著一直盤旋在腦中的“惑”,終于趕在臨近春節前的一周,有機會在西子湖畔當面向南存輝求解。那是一個雨天,一夜的淅淅瀝瀝,讓整個城市浸潤在一種溫潤靜謐的氛圍中,被樹蔭合圍的小樓,避世不遺世,是訪談的絕佳場所。
訪談安排在緊靠窗邊的一張圓桌,我們提早坐定,一邊準備一邊等“主角”的到來。不一會兒,南存輝疾步走進屋內,他和秦朔老師相識多年,握手寒暄,語氣真誠而樸實,可辨的鄉音和溫暖的笑聲讓屋里的空氣洋溢起來。
他指指窗外略顯陰雨的天氣,說:“外面刮風下雨,有人可能心情受影響,有人可能覺得淋雨不方便,但我看到雨,是很歡喜的。其實無論晴天雨天,全在自己怎么看。晴天就曬被子,雨天就打傘,都是正常的?!焙唵蔚拈_場,就透著點樸素的“物來順應”,諸多被陰晴難料所擾的“惑”,在南存輝的輕描淡寫中,皆舉重若輕地化解了。
當天的訪談節奏很快、信息密度很高,既要從南存輝的視角回顧正泰四十年的成長歷史,又要剖析關鍵轉折時點的經驗得失,一口氣回答四五十個問題,對體力和腦力都是巨大的考驗。一來一回中,南存輝始終保持著和緩的語調,他往往會認真傾聽,略加思索,整理思緒,用比較簡要而生動的語言來做回應。
|2003年7月,正泰舉行“接軌長三角,打造國際性電氣制造基地”動員大會暨項目簽約儀式。
比如在如何決策產業的戰略方向時,他會說“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干自己的”;在營造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時,他會說“尊重成功,包容失敗”;在看待企業規模和經營可續時,他會說“別想做老大,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在談及深耕實業專注主業時,他會說“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在談及經營理念和管理思想時,他會說“不貪心,不偷懶”。
沒有堆砌的辭藻,初聽起來樸實無華,當透過篳路藍縷四十年的時光棱鏡折射后,就顯得格外厚重和洗練。大巧若拙,虛心若愚,確實非?!澳洗孑x”。有幾次的問答來回中,南存輝表達完后,還會微微前傾身體,用真誠的語氣向坐在正對面的秦朔求教,虛心征詢對一些事件和觀點的看法。
問道而解惑,是南存輝在正泰創業求索中,一直秉持的心態和習慣。發軔于溫州的民營企業,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除了“四千精神”的創業干勁,能獲取的資源少之又少,而創業路上的“惑”卻越干越多。
要解惑,必須腳步走出去,心胸打開來。所以在遇到質量提升的難題時,他取經上海,用“三顧茅廬”的方式求教退休專家。為請三位“老法師”出山,南存輝不惜在老工程師家里干家務,甚至睡地板,用赤誠之心打消他們的顧慮,才有了后來“要牌子,有了牌子才有票子”的佳話。
在面對法人公司“集而不團”的難題時,南存輝問道專家,經濟學家周其仁點破迷津,才有了后來對正泰股份制改革意義重大的“雁蕩山會議”。
在謀求進入新能源行業時,南存輝求教的行業前輩、學者教授、技術專家更是不勝枚舉。有惑就得解惑,解惑才能不惑。可以說,南存輝的正泰創業史,有對不惑的追求,才有解惑的日常。
南存輝受同宗同族的伯父南懷瑾先生的提點和影響深遠。一次,他向南老請教“四十不惑”當為何解,南老沒有直接作答,反問他怎么理解。南存輝思索后回答:一般人四十歲的時候事業應該有所成就,也有一定的閱歷,這時候面對外界的誘惑,并不是不會被迷惑,而是要做到不要被迷惑。南老微笑點頭:答比問好。這則對話在多個場合被提起,流傳甚廣,也成為本書《不惑》的由來。
《說文解字》中,“或”在甲骨文的形態是一個捕獸的陷阱,中間有個捕獸夾,周圍有四個點,代表多個捕獸夾或者陷阱。因為捕獸的結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徒勞,圖形傳遞的是“可能”“也許”的不確定性。演進到小篆時,進一步抽象為“口”和“戈”,前者代表范圍,后者則是武器,意為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選擇和決策。據此理解,“或”在心中,便是內心中的迷障陷阱,要做到不惑,不僅要擦亮雙眼,更要練就“心明如鏡”的修為。
2024年10月18日,正泰四十周年創業發展大會在溫州舉行。正泰翻開了新的篇章,中國民企在高質量發展的求索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如今重新翻看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不惑——求解中國民企長青之道》,細細端詳封面上由張索老師書寫的“不惑”兩個大字,不禁萌生了新的感悟。
創業四十年,彈指一揮間。為了能清晰勾勒出正泰的發展脈絡,全書按照三個發展階段鋪陳展開:
-始于1984年柳市創業,到1997年集團股份制改造完成的“正念恒久”篇;
-從1998年產業鏈向上延伸,進軍高中低壓,到2010年“十年磨一劍”,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正道彌新”篇;
-從2011年探索出光伏產業新的商業模式,到2024年正在進行時的數字化轉型、全球化布局、產業鏈升級、新技術突破,則為“正和共生”篇。
不畏惑
正泰的緣起,離不開溫州柳市低壓電器市場的草莽生長。繼承父親修鞋生意的南存輝,在街上偶然的發現,激活了他的經商創業的基因,開始轉行做電器。今天回望,會覺得那個時代遍地機會,其實真要躬身入局,就算一個小小的低壓電器開關,也并非那么容易拿捏。
初入電器行當,南存輝跟人跑過供銷,馬不停蹄地跑場子,稀里糊涂地拜碼頭,一趟下來精疲力竭,感覺這活干不了。隨后開始租了半個鋪面,前店后廠自己加工電器,一個月下來有合伙的同學嫌錢少,退出了。好不容易堅持下來,上了道,南存輝迎面撞上打擊投機倒把的“八大王”事件,整個柳市一片肅殺。
面對大起大落的外部環境,年輕的南存輝必然心存疑惑,是咬牙堅持,繼續走無人走的路,還是安分保守,繼續擺修鞋攤走老路。歷史的后視鏡只能還原真相,但無法給鏡中人以方向。如果當時的南存輝選擇后者,也不失為一個理性的決定,相信在另一平行宇宙,會多一個憑手藝勤勞致富的人。
但現在的我們知道,面對時代給出的“考題”,南存輝選擇的是“不畏惑”,勇敢而堅定地邁出創業的一步。如同河攔住去路,與其畏水,不如下水,摸著石頭過河。這才有了后來求精開關廠立質量謀發展,才有了遍布全國的經銷網絡,才有了被商學院稱道的正泰股份制改革案例。正因為創業初期的“不畏惑”,才讓這個時代多了位優秀的企業家,多了家行穩致遠的好公司。
|創業初期的樂清縣求精開關廠(正泰集團前身)一角
不執惑
在訪談中,南存輝曾多次提到了溫州的重商文化。源自南宋“永嘉學派”的事功主義,讓這片土地流淌著與眾不同的經商血脈,也造就了人人做生意的活躍氛圍。硬幣往往有兩面,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固然形成了“老板文化”,但囿于眼界和能力的局限,多數老板都只能被冠以“小老板”,固守自己的舒適圈。
守業從來是守不住的。2003年,作為“改革模范生”的浙江,出現了經濟增長乏力、后勁不足的疲態,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的增加值率只有22.8%,低于韓國20個百分點。當時的省委省政府針對性地提出“八八戰略”,要求省內經濟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的合作與發展。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政策方向,與南存輝謀求產業升級的戰略不謀而合,他并不執念于做“低壓電器”,他向往的是更大舞臺,做高中低壓一體化的智能電氣,做低碳節能智慧的綠色能源。一方面,落子上海松江,投產正泰智能電氣園區,發展輸配電產業;另一方面,圍繞“電”字延伸產業鏈,從零開始延攬人才,組建團隊,進軍完全陌生的光伏產業。
關鍵的抉擇,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內部的不同聲音,外部的技術風險,都如前進路上的“捕獸器”,要將前行者逼回“安全地帶”,以“執著”之名束縛住創業者的手腳。
南存輝曾自嘲:可能因為上輩子修行不夠,所以這輩子才做制造業。我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制造業的修行,既來自于一顆螺絲、一枚鉚釘的“摳細節”,也來自于一步一個臺階的“修天梯”。既然要修行,就得破執念之惑。邁過了“不執惑”,正泰的商業版圖清晰可見,描繪出“發電、儲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用電”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新態勢。
|當時亞洲最大的漁光互補電站——溫州正泰泰瀚 550 兆瓦漁光互補電站并網發電
不迷惑
2009年底,正泰即將圓夢資本市場的沖刺之際,南存輝主動申請延后了上市路演和答辯,選擇到南老的太湖大學堂進行閉門七日禪修。按照南老的規矩,一旦踏進學堂大門,不接電話、不能請假、不可見客,偌大一家企業的當家人就要“與世隔絕”七天之久,何況還是在上市的關鍵時刻。大家都不理解,勸他再考慮斟酌。
南存輝自有道理,一來是南老年事已高,將來再親領禪修的機會愈發難得,二來正泰即將成為一家聚光燈下公眾公司,機會增加的同時,誘惑也會隨之而來。“心空及第歸”,禪修給了他保持初心,排除雜念,自我覺察的莫大空間。
事后他分享了學堂中對《論語·學而篇》中“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解讀。南老援引“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佛家理念,認為“終”是結果,“遠”是導致結果的最初起因。那么“慎終追遠”的意思就是:凡事重要的是起心動念,與其追求好的結果,不如追求好的開始。
堅持起心動念,讓南存輝和正泰能從容淡定地面對復雜幻變的惑。在經歷行業的數個周期中,南存輝始終保持著難得的清醒,他給團隊立明決策的底線:一切為了“安全、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完稿已經半年多時間,在《不惑》出版之際再讀,又多了幾分感悟:不畏惑,不執惑,不迷惑。正如書名所言,“不惑”是境界,是追求,是彼岸;“求解”才是態度,是日常,是收獲。愿開卷者,與君同行,惑與不惑,皆是收獲,是為記。
No.6035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屠波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圖片 視覺中國/豆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