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中央丟出了一個王炸政策,而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限購政策大幅放寬,打破了長達十多年的戶籍限制。
沒想到,短短不到一個月,這些城市的樓市便被徹底點燃!
01
大量獲得購房資格的新買家紛紛入場,持幣百萬甚至千萬的資金,史詩級救市成效開始顯現。
其中,上海最為火爆,截至10月20日,上海二手房總成交量已達14385套,按照這個節(jié)奏,10月二手房成交總量將是今年內第四次突破2萬套,甚至沖刺2.5萬套。僅13日當天,二手網簽了1334套,創(chuàng)下了一年來的單日新高。
北京也不遑多讓,截止20日,鏈家已經實時簽約二手房8571套,環(huán)比暴漲120.3%,以其50%的市場占有率換算,整個10月交易量妥妥突破2萬套,比新政前翻了近一倍!
廣州更是創(chuàng)紀錄,10月二手房已經累計成交了10318套!按照這個去化速度,將創(chuàng)下近21個月之新高。
深圳則在新房市場上演了一場“反攻”。截止25日,全市累計新房認購超過9000套,相當之恐怖,要知道9月才成交了1686套。
其中,中建某盤加推192套新房,短短1.5小時內便全部售罄,平均每套房有10人競購。要知道深圳新房庫存僅4.4萬套,相當于一個月去化了超過20%,速度驚人。
北上廣深的樓市高開瘋走,新政刺激效果立竿見影,再次印證了中國樓市的“政策市”特性——只要政策想拉動市場,即便再低迷,也能瞬間掀起波瀾。
02
那這次火爆的樓市能否像2016年的那波一樣“一騎絕塵”?或者只是短暫的回光返照?其中有幾點值得深思。
首先,這一波短暫的“牛市”背后,是剛需二手購買力的強勁支撐,這些剛需資金不僅是來自一線城市,更是虹吸了大量三四五線城市。
新政最大的利好就是降低買房成本,一方面,剛需對價格敏感,再加上購房資格放松,需求一下子被大量釋放,另一方面,許多賣家經歷了房價長期下跌的壓力和冷清的看房市場,在市場回暖時選擇迅速套現離場。
以北京為例,200-500萬低總價二手房源的成交占比,達到70%以上。
在政策驅動下,買賣雙方心理預期逐漸達成一致,于是轟出了一個個上萬成交量。
同時,市面上的低價房源正在迅速消耗,大部分房東的議價空間縮小,新掛牌房源的心理價位也在逐步攀升,意味著未來的“筍盤”將越來越少,房價回升幾成定局。
03
其次,短期內入場的這一批購買力,讓市場軟著陸了,喊了幾年的歷史級最低點,如今似乎真的筑底了,并且成為普遍共識。
有低點就有人抄底,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貪婪總不會缺席。
深圳光明區(qū)的一個樓盤便是縮影。去年拿地時限價5.03萬/㎡,首次突破5萬。然而上周開盤,一看備案價,所有人都震驚了:3.8萬,折后僅3.3萬,相當于在5萬基礎上打了6折。
結果直接賣爆,192套房吸引了2000人搶購,僅1.5小時便售罄。
還有一點容易被忽視,如今的市場邏輯發(fā)生了巨變:剛需搶二手筍盤,富豪競購高端新房豪宅新盤,分化行情前所未有加劇。
本周二,杭州土拍剛剛結束,錢江新城二期一塊宅地,經過77輪激烈競價,最終由綠城以總價34億,溢價率28.55%,樓面價50717元/㎡拿下,刷新了杭州從2016年維持至今的,鳳起潮鳴(45368元/㎡)宅地記錄。
還有上海,新房土拍價格已經連續(xù)18個月上漲。
盡管土拍市場總體清冷,但核心地段的土拍熱度不減,待這些豪宅地塊入市,改善和投資型購買力的加入無疑將為市場再添一把火。
/最后/
新政實施首月市場確實熱鬧,但接下來的樓市走勢是企穩(wěn)回升,還是僅反彈一陣又再回落?
暫且難下定論。畢竟病了這么久,出院后也無法馬上滿血復活。
不過,現在的購房政策確實是歷史級別的利好,首付兩成,利率相當于高位的一半,房價也在陰跌,過去幾年積累的剛需購買力正在入場,這個活躍度就能保證樓市不會冷。
現在處于“量在價先”的階段,開發(fā)商用優(yōu)惠賣新房,房東用割肉賣二手房,這個放量的過程持續(xù)兩到三個月,新房存量會變少,二手筍盤同樣如此,等到當需求大過供應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變相漲價。
未來樓市是反彈還是繼續(xù)走低,新政的藥效是否足夠強勁,就看接下來的兩個月成交量了,你覺得市場將何去何從呢?
關注 大爆炸 運氣 大爆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