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308
編輯:經緯
在智能駕駛這條賽道上,奇瑞也瞄準了第一梯隊的陣營。
2024 年 10 月 18 日,在以「科技 智馭未來」為主題的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以智能駕駛代表的汽車智能化成為核心話題——備受關注的是,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更是明確表示:奇瑞的智能化也不客氣了。
這種「不客氣」,當然也包括了智能駕駛。
實際上,在 10 月 17 號的媒體日試駕活動中,奇瑞為參會媒體提供了大卓智駕自主旗艦高速 NOA 試駕體驗——不僅如此,以大卓智駕為抓手,奇瑞也發布了一整套面向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方案。
可以說:在智能駕駛方面,奇瑞也不打算客氣了。
奇瑞智能駕駛,也將奔向大模型
相對于「蔚小理」這樣的新勢力玩家來說,奇瑞在智能駕駛的落地進展并不算是特別靠前——不過,從最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奇瑞對于智能駕駛越來越重視,推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而奇瑞布局智能駕駛的核心抓手,就是大卓智駕。
實際上,在奇瑞體系內,推動大卓智駕不斷發展的,是由谷俊麗博士擔任 CEO 的大卓智能。據了解,大卓智能在成立的一年多時間里,已經實現了智駕能力在部分車型上的的量產落地。
而在本次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奇瑞宣布了旗下大卓智駕的全新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方案——也就是大卓智駕 C-Pilot 4.0。
據了解,大卓智駕 C-Pilot 4.0 在算力層面采用了雙 Orin-X 的方案,算力達到 508 TOPS,在感知硬件方面,包括單顆激光雷達、12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和 12 個超聲波雷達,能夠實現城區無圖智駕、0 車速激活 NOA、三點掉頭和人車混行等用戶體驗。
根據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 CTO 高新華的說法,大卓智駕 C-Pilot 4.0 的定位是「城區智駕的普及者」,它也是面向全球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而且目前已經在全球多個市場進行同步開發和驗證。
而從車型落地的角度,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到 2025 年,大卓智駕 C-Pilot 4.0 將搭載在奇瑞集團旗下四大品牌的十多款車型上。
除了即將量產上車的 C-Pilot 4.0,大卓智駕 C-Pilot 5.0 的前期預研也已經開始了。
據了解,大卓智駕 C-Pilot 5.0 在車端將采用 1000 TOPS 的算力,基本上指向了英偉達 Thor 算力平臺——此前,大卓智駕也已經與英偉達達成了關于 Thor 的相關合作。
不僅如此,它也獲得一系列深厚的技術底座支撐,包括 800 萬 Clips 的全場景駕駛數據、1500PFLOPS 的云端算力、端到端大模型和車路云的協同——高新華表示,大卓智駕 C-Pilot 5.0 將提供從車位到車位的端到端智能駕駛體驗。
在大會上,高新華還專門介紹了奇瑞智駕大模型的發展路徑。
具體來看,2024 年年底,奇瑞智駕大模型將在星紀元車型上落地,實現無圖 NOA 在全國逐步開啟;2025 年,奇瑞智駕大模型將實現 One Model 端到端,達到與人類似的決策、規劃能力,同時生成式 VLM 輔助決策極大提升極端場景下的安全性。
而到 2027 年,奇瑞智駕大模型將演進到生成式 VLA 大模型,也將具備強大的場景理解和邏輯推理能力,也將由此帶來泛化能力和博弈交互能力,也將助力大卓智駕出海到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高新華強調,奇瑞智駕大模型,讓汽車真正進入智能駕駛時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整個行業都在積極擁抱端到端智能駕駛的情況下,奇瑞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步伐確實也在不斷加快,不僅努力地推進城市 NOA 等功能在車型上的量產落地,也把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瞄準了端到端。
顯然,無論是端到端,還是大模型,這些都將會是大卓智駕要在接下來幾年不斷克服的挑戰,同時也將會是它持續演進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和跟進行業步伐的最佳機遇。
明年百萬級量產落地,如何做到?
作為一家體量龐大、業務覆蓋海內外的大型車企,奇瑞在花大力氣布局智能駕駛的基礎上,也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智駕落地指標,比如說在 2025 年實現百萬臺量產,2026 年,則實現在全球范圍實現雙百萬臺量產。
顯然,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
那么,作為奇瑞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抓手,大卓智能又該如何配合奇瑞實現這個目標呢?在本次奇瑞全球創新大會期間,包括大卓智能 CEO 谷俊麗在內的奇瑞智能駕駛負責人,也從產品布局、成本控制和生態協作等維度帶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首先,在智能駕駛的產品布局上,奇瑞采取了多線并進的策略。
谷俊麗表示,面對奇瑞這么豐富的用戶群體和市場分布,大卓智駕從 L2、L2+ 到更高階的 L3、L4,都有跟行業趨勢對齊的一個貨架,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同時,在這樣豐富的貨架支撐之下,奇瑞的高階智能駕駛有希望從 20 萬下降到 13 萬元的車型區間——比如說,在 NOA 品類里,大卓智能其實有非常豐富的產品,能夠適配從 13 到 15 萬區間,15 萬到 18 萬區間,以及 18 萬到 20 萬以上的不同區間的產品矩陣。
谷俊麗強調,快速實現城區智駕全球的普及,這是奇瑞的一個愿景。
其次,在如此豐富的產品布局下,谷俊麗也非常用心地考慮成本的問題。
她表示,未來的車,如果不是智能車,恐怕就不一定能賣出去了。因為從 10 萬到 15 萬車搭載 NOA,肯定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也是現在競爭導致的——預測到 2027 年,整個 80% 的車都是智能車。因此,整個行業都在比拼,不僅僅是在用戶體驗上比拼,也是在成本和性價比層面進行比拼。
那么,大卓智駕是如何降本的?
根據谷俊麗的說法,大卓智駕在降本方面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在高速 NOA 平臺上采用純視覺方案,通過 BEV 進行感知,通過 OCC 來進行通用障礙物的識別;二是采用兼容不同芯片的軟件和平臺的技術架構,比如說在高速 NOA 平臺上,支持好幾款的芯片,算力范圍從小于 30 TOPS 到 80 TOPS,對應的感知方案也不同,比如說 5V5R,或者 7V3R。
當然,在不同的方案下,大卓智駕也會將智駕產品平臺優先級大于車型平臺,從而能夠共享同一套 AI 和大數據的算法,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
而在產品布局和成本之外,大卓智駕也在通過內部與外部協同的方式,來促進它在量產目標上的持續推進。
對此,大卓智能副總經理高家兵告訴我們,奇瑞一直以來在智能駕駛方面的開發策略是全??煽?,盡管如此,大卓智駕在具體策略上也采用了與生態伙伴分工協作的方式。
比如說,在整體系統管控、洞察用戶需求等方面,大卓智駕是強項;而同時,生態合作伙伴也可以發揮它們在技術、成本、性能等方面的優勢,來實現智駕方案的落地和更多車型的快速落地推廣。
除此之外,高家兵還強調,為了保證明年十幾款車型高階智能駕駛的上線,奇瑞在內部也要做好整車層面與智能駕駛相關的協同,比如說接口和平臺化的設計,比如說線控底盤與智駕的融合,比如說大家在質量保障能力上的協同等。
他表示,這些正是大卓智駕在奇瑞體系下的一個重大優勢。
大卓的端到端之路,該怎么走?
對于谷俊麗和她帶領的大卓智能來說,保證特定目標數量的量產落地,固然是一個需要在近期完成的重要任務——但是從長期來看,如何通過端到端技術的發展來支撐奇瑞在高階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局和長期發展,則是一個更加關鍵的使命。
那么,大卓智駕將如何實現端到端?
在整體策略上,大卓智駕采取的是「自主可控、生態協同」的方式;也就是說,大卓智駕并不向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采用全棧自研的策略,而是結合自身和合作伙伴的優勢來共同推進。
舉例來說,在大數據平臺方面,大卓智駕構建的星海大數據平臺,通過全球一體化部署,實現全球的量產車輛數據閉環,為智能駕駛的持續更新迭代提供數據動力——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大卓智駕作為奇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要把數據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實際上,在采訪中,谷俊麗也明確表示:大卓智駕最大的優勢就是數據的規模和閉環。
但同時,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大卓智駕就選擇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了天穹超算中心,它的算力水平已經達到 1500 PFLOS。不僅如此,奇瑞也在全球也在多個市場大區建立了國際數據中心,已經形成國際上很大的一個數據閉環系統。
據了解,在本次奇瑞全球創新大會期間,大卓智駕背后公司主體——大卓智能就對外宣布了奇瑞大卓智駕生態中 AI 大模型、大數據和超算中心等方面的創新合作,并且與科大訊飛、商湯絕影等重要合作伙伴舉行了戰略簽約儀式。
而三方合作的重心,就是端到端大模型技術在高階智駕解決方案方面的應用。
具體來看,作為推進奇瑞體系下智駕落地的主體,大卓智能將主導全??煽氐亩说蕉肆慨a技術棧建設;同時,商湯絕影、科大訊飛則將基于 AI 云端算力深厚儲備和 AI 大模型能力,為端到端量產提供靈活可調度的算力資源及 AI 能力建設。
可以說,如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大卓智駕選擇開放合作,并采用這樣的生態協同方式來推進端到端的技術開發和量產交付,實際上是非常明智的,也不失為快速推進端到端落地的有效手段。
在采訪中,谷俊麗也談到了大卓智能在跟進行業進度方面的考量。
她表示,目前大卓智能在高速 NOA 的平臺產品上,已經迎頭趕上;而實現城區 NOA,就需要通過端到端技術;這里面還有一個邏輯是,從 2022 年到 2024 年,業內玩家普遍曾經采用基于規則的智駕解決方案,但大卓智駕可能就直接跳過這一步了。
她強調,這也是大卓智駕的后發優勢之所在。
但最終,在谷俊麗看來,無論是對于大卓智駕自身的價值體現,還是對于奇瑞在智能駕駛方面成為「城區智駕全球普及者」的長期目標,端到端都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抓手。
在谷俊麗看來,目前來看海外城市 NOA 的普及,確實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大卓智駕希望通過端到端的第三代技術架構,能夠實現無圖化的一個城市 NOA;目前大卓的端到端技術正在開發過程中,希望 2025 年完成技術開發,2026 年上半年進行產品投放。
她表示:端到端最大的吸引力,是它能夠通過無圖架構,對場景有一個認知和理解,從而使得智能駕駛能夠去掉高精地圖,去掉很多的原有的一些運營要求,從而這樣才能讓中國智能車有機會跑在全球的馬路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大卓智駕為落地載體,奇瑞在智能駕駛方面的野心已經展露無疑,它的目光不僅僅是中國市場,更是隨著奇瑞汽車的全球化戰略瞄準了海外市場——目前來看,端到端成為了奇瑞在智能駕駛道路上前進的明確路徑,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見 Time”,作者:3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