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上靈山前,遇到的最后一劫,就是在天竺國的寇洪家里發生的事。
天竺國銅臺府地靈縣寇員外家門口,有一個“萬僧不阻”的牌坊,是寇洪在40歲時許下的齋僧萬名的愿望,平生要齋夠一萬名才獲圓滿。
寇洪齋僧是算著來的,齋了一名,記下名字,統計數量,名為“齋僧薄”,這就是他的“功德本”。
齋了24年,正好一萬。算來,平均每年416名,每月34名。
唐僧師徒前來后,正好給寇員外湊夠了萬名之數,圓了他的功德,于是寇洪留他們四人在家里半月之久,辦完圓滿道場,四人方才在聲勢浩大的送行宴后離開。
因為寇洪為送圣僧們離開太過惹眼,露了富,被歹人惦記上,招了災,雨夜中,打劫了寇家,踢死了寇洪。
誰也沒曾想到,寇大善人齋僧萬名的圓滿之日,竟成了自己邁入黃泉路之時,看是福,實為禍。
如此說來,是寇洪齋僧不對?還是圓滿之日為禁忌?
都不是,是寇洪命數使然,還有他太過招搖的性格。
齋僧是做功德,不是成為他在城里炫耀的資本,而寇洪卻把這件事當成了“任務”,記下賬本,再做圓滿道場,通告天上地下他的善行,好像是完成了“天命”。
貧富的懸殊,本就讓人生妒,更何況寇洪有錢如此鋪排,又如何不讓本城歹人惦記呢?
孫悟空來到幽冥地府,問清寇洪的死因時,地藏王菩薩是這樣說的:
“寇洪陽壽,止該卦數,命終,不染床席,棄世而去。”
一句“不染床席”,真是連凡人是不是壽終正寢,都是命定的。
若非孫悟空找到地府要人,菩薩延了寇洪十二年的壽,恐怕寇洪就此便已在地府做起了掌善緣薄子的案長了。
菩薩給了孫悟空一個面子,也給了寇洪一次再生之機,但延壽十二年,卻不是對寇洪24年齋僧萬名的福報,憑的是他齊天大圣的面子,因為寇洪的命數已完,就只能以這樣的結局終止此生。
那么,大家都會想了,為什么寇洪花了24年的時間,齋了一萬名僧人,卻沒有得到善報,還死于非命?死后在陰間做一個案長,算是個公務員,雖然也挺好,但為何并沒有兌現好人有好報的說法?
看完下面五點深度分析,或許你會恍然大悟。
1、寇洪的員外府離靈山只有八百里路程,24年齋了萬名僧人,這些都是想到靈山去取經之人,但卻從未有人取得真經而返。
寇洪本人就住在靈山附近,卻也從來沒上過靈山,不知是他沒想過,還是去過而不得入門?
書里一句:
有愿齋僧歸妙覺,無緣得見佛如來。
這句其實已經點明,寇洪齋僧讓此生功德圓滿,獲得了佛果的無上正覺,但要見佛如來,還是無緣,沒有法緣的人,不能得佛渡化。
但好在寇洪自己發心行善齋僧,也算是在陽間的一大功德。
2、寇洪的財富外露,和家人對于積功德的牽強,太過于功利心,是為積德而積德,而非真正發自善心。
無論是寇洪的妻子,還是他的兩個兒子,為算自己的齋僧功德,對唐僧師徒強作挽留,一言相拒,就開始翻臉抱怨,說傷人無情話。
這就好比幫人,說是幫助,就當是發自內心地給予別人在困難或絕境時所需要的渡化,可有些人在提供幫助的時候,本身就懷著未來索取之心,想要的是他日別人對自己的更多回饋,這其實是在拿別人的絕境下最寶貴的東西,和現在自己能提供給別人的施舍做交換。
這本身就是一場莫大的功利,談不上善心善行和善緣。
看似幫助,實為索取日后更有利于自己的東西,是踩著別人的痛苦換利。
不求回報的提供幫助,那才是真正的良善。
所以,寇洪對齋僧萬名圓滿后,自己能從中獲取到的功德,就是發心不善。
3、唐僧師徒離開寇員外府后,不過四五十里地,就有一處破敗荒涼的“華光行院”。
這華光菩薩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職,化做五顯靈官。
這處華光菩薩廟,離寇洪家不光四五十里之近,卻殘破不堪,寇洪24年發心齋僧萬名,卻從未想到修葺菩薩廟,為過路僧人遮風擋雨,為菩薩侍奉香火。
他難道不是偽善嗎?又或者是借行善之名,圖的是滿滿的功利。
4、夜間打劫寇府的那伙強盜,本就是地靈縣本地人,難道是寇洪為唐僧師徒送行才露的富嗎?住了幾十年在此地,誰不知寇員外家有錢?
還有那塊“萬僧不阻”的牌匾,已經掛了24年了,這伙強盜為何此時才想到要去打劫寇家?打劫完以后,走得比孫悟空他們還快,又來打劫他們師徒四人?
孫悟空西行路上遇到過三伙強盜。
第一次是在孫悟空剛剛從五行山下出來時,他拜唐僧為師,兩人來到了130歲的陳姓老者家中借宿,那陳老小時候就在孫悟空面前扒柴挑菜。夜里來了六個強盜,就是人的“六思”,眼耳鼻舌身意,被孫悟空全部打死,斷了六根清凈。
第二次是在過了女兒國之后,山中遇到了一伙三十多人的強盜,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后,其余的四散逃開,又在74歲的楊老家中遇到了這些強盜,不料楊老的兒子也在其中,被孫悟空取了首級,此舉還遭到了唐僧的責怪,念了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回了花果山。
第三次便是在寇洪這里遇到的強盜,孫悟空卻一個也沒有打死,而是將他們捆到了官府里,讓他們從實招供,取回了被盜的財物,物歸原主,然后個個落草逃生而去。
憑孫悟空的性格,又豈能放過搶他東西的盜賊?但這一次,卻是一個沒打死,全部放走了,為什么?
因為這伙強盜的出現,就是寇洪命數里的劫難,也是唐僧該有這一夜的牢獄之災。
這個前因后果,是具備因果關系的。強盜的出現,就是為了終結寇洪今生的性命,而這伙強盜似乎帶有“天命”,他們卻沒有性命之災。
5、最后這一點,卻是寇洪24年齋僧萬名圓滿后,卻依然死于非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還記得劉洪嗎?那個打死唐僧的生父陳光蕊的稍水,又霸占了唐僧的生母殷溫嬌的人。
劉洪頂替陳光蕊做了江州州主18年,事情敗露后,被皇上派御林軍六萬抓住,在洪江邊活剜了劉洪的心肝,祭了陳光蕊,讓陳光蕊在龍王處得以還魂再生。
書里一直都沒有介紹劉洪當年打死陳光蕊時他多少歲,他死時又是多少歲?
但我們在寇洪這里找到了答案。
一個歹人,一個善人,為何名字都叫“洪”字?
《西游記》里沒有巧合,都是作者故意為之。
陳玄奘18歲后,從金山寺遷到洪福寺修行,也有一個“洪”字。
還有一個線索,寇洪,字大寬。劉洪當年是一名稍水,河水為寬,故為大寬。
劉洪霸占滿堂嬌的時候,她已經有了身孕,生下陳玄奘后放入洪江漂到了金山寺腳下,被法明和尚帶回寺里,取乳名江流,18歲時取法名玄奘。
劉洪冒名頂替做了18年的江州州主,從寇洪這里,可以推算出劉洪頂替時歲數,和他被活祭的年齡。
寇洪初次見到唐僧時,自我介紹是這樣說的:
“弟子賤名寇洪,字大寬,虛度六十四歲。自四十歲上,許齋萬僧,才做圓滿。今已齋二十四年,有一薄齋僧的帳目。連日無事,把齋過的僧名算一算,已齋過九千九百九十六員。止少四眾,不得圓滿。今日可可的天降老師四位,完足萬僧之數,請留尊諱。”
寇洪64歲壽終,40歲的時候才發愿行善齋僧萬名,那他40歲前為什么沒想到呢?40歲以后才想做個好人。
劉洪恰巧死于40歲,偷了身份18年,便是在22歲時打死了陳光蕊,從一名稍水,搖身一變,成了江州州主。
寇洪的前半生,也就是40歲前,是劉洪,40歲后是寇大善人寇洪,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前半生的劉洪為非作歹,作惡18年;后半生的寇洪懷著功利心,做功德24年。
再加上孫悟空去地府又討回了他的陽壽12年,寇洪今生76歲壽終。
寇洪在64歲時,死于非命,被強盜踢死,也正應了劉洪前半生為非作歹,不得善終的孽緣。因為劉洪打死了陳光蕊,這是要一報還一報的,寇洪也當被人打死,才完了這個孽緣。
而打死寇洪的那伙強盜,可以說是當年劉洪殺死的陳光蕊的家僮。
陳光蕊被打死時,書里有這么一句:
“也是光蕊前生合當有此災難,撞著這冤家。”
寇洪,為什么一定要姓寇呢?看寇字與冤字,像不像?寇字的意思,也就是入侵、盜賊之意。這個姓,似乎已經預示了寇洪的結局。
所以,寇洪在64歲時要死于非命,不但是命中注定,還在為自己的“前世”還孽債,他的前世,就是劉洪,劉洪不但打死了陳玄奘的生父和家僮,還偷了18年的身份,當寇洪遇到了陳玄奘后,寇洪死于非命,這一段關系的了結就圓滿了。
所以,佛家講三世因果:
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修行修的是真心,修的是無分別心,為自己和兒孫后輩積福,積的是陰德,而非功利之福,不是在有求之下去行善,而是發善心行善行,如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一樣無想無愿,只是平常心去做而已。
正如我們去寺廟或祭祀時,要發愿,而非許愿,一個是利他,一個是利己,格局高下立見,結的果自然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