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24日,鄧公第一次“南巡”到深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視察的幾天里,鄧公卻只看不說,只是在視察途中不停地詢問,直到26日鄧公離開時,他也沒有給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重要經濟特區(qū)留下只言片語。
就在深圳的干部群眾為此感到有些不安的時候,這年2月初,鄧公在廣州寫下了二十五個大字:“深圳的發(fā)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qū)的政策是正確的。”
當這一消息傳到深圳后,深圳的干部群眾無一不感到興奮。后來,這幅題詞被掛到了深圳迎賓館6號樓大廳墻上,為后人所紀念。
其實很多人心里都清楚,深圳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發(fā)展,跟一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就是深圳首任市長——梁湘。
為了深圳的發(fā)展,梁湘的確付出了不少。
翻開梁湘的履歷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廣東人,1919年11月出生。
在抗戰(zhàn)爆發(fā)前,梁湘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更是不顧母親的反對,毅然徒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并在我黨的領導下,先后經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自1949年后,梁湘便長期在家鄉(xiāng)廣東工作,歷任廣州市副市長、廣州市委書記處書記、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第一書記等職。
1981年10月后,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并成立了深圳市經濟特區(qū)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仍由梁湘擔任書記;而后成立深圳經濟特區(qū)人民政府,梁湘又擔任市長。
在深圳工作的幾年時間里,梁湘為深圳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
盡管梁湘上任的時候,已經是年過花甲了,但他仍精力充沛,剛一上任,便立馬找到負責基建的領導同志,告訴他要將視野擴大,不做則已,要做,就干脆把“餅”做大。就這樣,原定兩平方公里的設計藍圖,一下子擴大到了38.5平方公里。
梁湘的“大膽”,既贏得了好評,也帶來了爭議,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想要真正將深圳發(fā)展起來,倘若瞻前顧后,定不能成功。因此也難怪,廣東的某位領導在接受采訪時,也不禁評價道:“在深圳真正打開局面的,是梁湘。”
然而,在當時那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梁湘的“激進”,還是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很多非議和質疑,最后甚至導致他被罷官!
眾所周知,1984年到1985年間,正是談判香港回歸、中英發(fā)生爭議的敏感時期,在此期間,很多港商都中止了回內地投資的步伐。
在此形勢下,一些與深圳簽訂了投資意向書的港商,由于各種原因,被迫中止開發(fā)某些投資項目。對于這些情況,顯然是深圳所不能預料到的。
這時,省委的某些領導便開始站出來指責梁湘,說他“急于求成”,還說“深圳走得太快了,走得太遠了,攤子鋪得太大了”等等。
然而這還沒完,不久后,省政府的新聞發(fā)言人出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將梁湘的這一系列“錯誤”公諸于眾。這不僅使深圳的建設與發(fā)展陷入了困境,就連梁湘本人,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終于,到了1985年8月底,梁湘被免去了深圳市市長一職。
但令梁湘哭笑不得的是,在第二年年初,他竟成了《半月談》雜志的封面人物,還被推舉為全國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然而,梁湘的處境并未因此而發(fā)生變化,短短幾個月后,他便相繼失去了所擔任的領導職務。盡管如此,梁湘卻無怨無悔,在離開深圳時,他還借用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的詩表達他當時的心境:
“如果必須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這個地方 ;如果必須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這個地方”。
事實上,這些質疑、指責的聲音早就出現(xiàn)了,但為了深圳特區(qū)的發(fā)展,梁湘只能義無反顧。
在深圳工作的幾年里,梁湘頂著特區(qū)要“變天”的非議,背負著“出賣主權”的罵名,硬是創(chuàng)下了“深圳速度”和“一夜城”的奇跡。
平心而論,梁湘對于深圳特區(qū)的發(fā)展是有功的。因為倘若他只是一個“求穩(wěn)”之人,那么可能不會受到這些批評和指責,但也注定不會有多大的作為,深圳亦無今日之面貌。
當然,梁湘本身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領導干部,這一點,組織上是非常清楚的,鄧公的題詞也從側面肯定了他的能力,正因如此,在短短一年后,“閑賦在家”的梁湘又再次被起用,歷任海南省籌備組副組長、海南省委副省長、首任省長等職。
然而,到了1989年9月中旬,梁湘又一次被撤銷了職務。
眾所周知,作為日后風靡全國的“四大經濟特區(qū)”之一,海南最初創(chuàng)建經濟特區(qū)的時候,遇到的最大困難也是資金短缺。
其實這也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當時很多港商的投資重心基本都放在了與香港毗鄰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而海南距離香港太遠,投資者的興趣自然不大。
鑒于這種情況,梁湘等人便提出了“成片開發(fā),綜合補償”的方針,以此來吸引外資。盡管如此,在實際操作起來時,還是困難重重,最后好不容易,梁湘才與日資的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拉上關系。
經過多次實際考察和談判后,終于與這家日商達成了合作意向。為此,海南決定劃出3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開發(fā)區(qū),并以70年為期,將這片土地的使用權轉讓給熊谷組成片開發(fā)。
這種招商引資的模式,是梁湘總結了深圳原來的做法提出來的,并且經過海南省委討論同意,而這一模式,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實踐中的一大突破。
然而,這件事卻并非那么順利!
正當梁湘準備與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簽訂意向書的時候,個別領導談到了“清政府割讓香港給英國”的歷史,并堅決反對將土地低價租給侵略過中國的日本人,還說“此舉何異引狼入室,開門揖盜!”
聞此發(fā)言,很多人認為言之有理,于是便紛紛上書,要求立即制止海南引資開發(fā)楊浦。
這場風波,毫無疑問給梁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沖擊。于是,在1989年9月,梁湘被撤銷了海南省委副書記、省委常委、委員和省長職務。
梁湘雖然被撤職了,但這件事并未就此夭折,在鄧公等中央領導的支持下,1992年8月中旬,海南省政府還是與日商熊谷組簽署了《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彼時的中國絕非往日之清政府。
1998年12月13日,梁湘同志走完了他精彩而傳奇的一生,享年79歲。
根據(jù)他的遺愿,死后骨灰安放在梧桐山上,他要親眼看著他殫精竭慮奮斗了五年多的深圳特區(qū),看著它的美好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