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的秋天屬于網球”,這并不是一句夸張的話。
從奧運會上中國網球隊拿下一金一銀開始,到后來中國賽季的火爆開展,中國網球又一次抓住了展現自我的機會,特別是中國男子網球的整體崛起,給了球迷們更多的期待。一個能夠體現當下火爆的數據是:今年中國網球公開賽(以下簡稱“中網”)整個園區人流量達40萬人次。
賽事之外,關注體育的人幾乎每一天都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搜索、了解網球的內容。網球開始從一項關注度相對較小、上手難度大、參與人數少的運動,逐漸成長為一項具有全民參與熱忱的體育運動。
正因如此,海量的、多維度的網球相關UGC內容便呈現在了用戶面前。反過來,內容的不斷豐富也考驗平臺如何進行編排與推薦。那些既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又能保證質量與畫風的內容平臺,才是當下市場所青睞的。
最終,始終保持著菁英運動調性又與網球內容結合緊密的小紅書,成為了今年中國網球賽季之外的又一大主角,他們在這場網球內容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數據顯示,小紅書2024中國網球賽季期間相關發布量超過10萬條。此前,小紅書從特定的賽道出發進入體育領域,如今則進一步演變為全民運動社區,在這其中網球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經過了2023年的過渡,小紅書與2024年的中國網球賽季一齊回歸。ATP、WTA各級別賽事矩陣逐漸恢復,長達一個月的賽期也成為了搶占年終總決賽的關鍵節點,而鄭欽文與納瓦羅之間的對決讓這個中國賽季更有看頭。小紅書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絕佳時機:職業賽事與球員的相繼入駐,深度參與到賽事當中,幫助小紅書和網球這項運動建立更深層次的鏈接。
鎖定高級別IP,深度參與中國賽季
這個賽季,小紅書最大限度、全方位地參與其中。
體育最大的魅力在于現場體驗,與數萬人一同近距離觀看運動員高水平競賽表演所獲得的無與倫比的體驗。這是塑造體育產業消費習慣的關鍵。作為中國主要的生活方式社區,小紅書在本年度的中國賽季中,與ATP、WTA全部500積分以上的本土賽事都建立了線下的合作。例如,在與今年中網、武網、寧波網球公開賽以及上海大師賽這些最高級別的本土網球賽事的合作中,小紅書通過贈送500張中國賽季門票的活動,推動更多站內用戶走到線下、來到現場,近距離感受網球運動的激情與優雅。
相比于線下,小紅書在線上的優勢更為明顯,對于網球組織的吸引力也不用多說。WTA官方趕在中網之前入駐了小紅書,而“ATP巡回賽”早在2023年9月就已經成為站內網球內容的重要一份子。這樣做的好處是小紅書抓住了線下賽事場景的優勢,面對面感知網球賽事傳達出的內涵,更好地用內容反饋給用戶。
同時,除去熱門賽事對內容熱度的加持,相繼入駐的網球職業運動員也為站內生態增添了不少味道。35歲的老將張帥在中網之前經歷長時間的低迷,但她在中網期間拿出來最好的狀態接連取勝。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中網首輪爆冷淘汰納瓦羅,賽后第一時間入駐小紅書。另一位在中網取得優異戰績的蒙古族小將布云朝克特,在晉級四強后發布的筆記獲得了1.8萬點贊和近兩千條評論,僅在中國賽季期間,他的粉絲量就從7000躍升至超3萬人。
包括張之臻、盧布列夫、柳德米拉等球員陸續將精力投入到小紅書的運營中,而小紅書也在這個過程中嗅到了不止于網球的參與熱潮。這就促使平臺順勢而為,為網球賽事IP和站內原有的體育運動生態架起了溝通、聯動的橋梁。
小紅書不僅幫助張雨霏、張常寧、惠若琪等眾多各項體育明星參與到了今年的中國賽季中,特別是張雨霏作為鄭欽文四強戰的挑邊嘉賓,賽后發布的筆記獲得了6萬點贊。
體育之外,越來越多的明星也開始在小紅書分享網球,展現生活B面——演員吳尊不僅來到現場助力參賽的中國運動員,也幫助自己的兒子見到了偶像阿爾卡拉斯;歌手袁詠琳在平臺上甚至跳出了藝人的身份,成為“專職”的網球博主。
更加重要的是,小紅書不僅達成了網球與各個領域之間的聯動,還從一定程度上注重正確價值觀的傳輸。隨著網球的火熱,網球賽場上的觀賽禮儀成為了社交平臺討論焦點,小紅書因此發力正向引導文明觀賽,與上海大師賽聯合制作了觀賽禮儀短片在每場比賽開始前播放,詳細解讀觀賽的正確方式,幫助首次來到現場的觀眾了解正確的觀賽行為。同時,專業向和趣味向的賽事解讀、球星球員資訊以及賽場有趣花邊都能在小紅書上了解到。
小紅書完成了在中國賽季的任務,盡管產出內容不斷,但這也只是冰山一角。作為當下年輕人最喜愛的社媒平臺之一,小紅書對于網球領域的布局不會就此打住,他們更希望做好的是長線IP的持續性。
不止提供職業體育內容,更要做運動第一社區
當我們將視角拉向球迷,真正聚焦到普通用戶時,不難發現小紅書扮演的角色絕不止是局限于職業體育的范疇內。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在內容層面長期積累,并且能持續讀懂年輕人的社區,小紅書在這些年被越來越多年輕人視為“生活指南”。
在運動層面的具象反饋是:體育在社區內的生態位不止是比賽本身的精彩程度,網球迷需要的觀賽指南、追球星攻略等年輕人需要的服務UGC內容都可以在平臺上輕松找到。
在小紅書平臺上,有用戶不僅提供了中網買票攻略,還給出了每一個區域包括防曬、角度等多維度的注意事項;有的用戶提供了中網、上海大師賽等賽事詳細“追星要簽名”的一站式攻略。這無疑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小紅書上的用戶是真正打網球、看網球的群體。有趣的是,吳尊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認識布云朝克特是通過小紅書發送私信,二人也成功地在中網現場見面。
賽場之外,小紅書也在通過自身的平臺資源和影響力以點帶面,通過跟隨個體與網球相關的故事,將用戶的注意力擴大到對于網球行業的持續關注中。比如小紅書和年僅16歲的網球博主“是沛恩呀”共同成長,記錄了這位12歲開始接觸網球的女孩,走向職業網球運動員的整個經歷;再比如,鄭欽文背后的陪練小球員,也是通過小紅書平臺被更多的人看見。
同時,跨界運動員與網球的聯動,網球運動員的日常,給了人們更多視角觀察球員和賽事背后的故事,而用戶似乎也對這些內容抱有較高的興趣。一項數據的佐證是,在上海大師賽摯友之夜當天,費德勒、樊振東、張之臻、陳奕迅的頂流陣容在小紅書站內引發了超過2萬條的討論筆記發布。
多維度的內容角度給了小紅書更多的可能性,無論是一項運動,亦或是一項賽事,小紅書的內容儲備足以幫助他們實現內容上的破圈。在各個角度都有海量內容的小紅書,也就在中國賽季開始前與國內多項頂級網球賽事快速達成合作,平臺立刻組織起有生力量投入其中,以一篇篇新穎、實用、有干貨的筆記達成用戶和體育之間的深層次鏈接。
而內容的多樣,不止輻射關注、從事網球領域的用戶,還牽動著愛好網球的普通人。在小紅書眼里,龐大的站內生態還孕育著多元的網球內容和網球人群。我們不僅可以見證小球員從練球走向職業的過程,還能看到普通人在日常網球運動的所見所聞和所思。
小紅書上記錄著網球愛好者們日常參與運動的快樂和訓練心得體驗,普通用戶也愿意將網球精神傳遞出去。由于網球本身上手慢的特性,而普通人漲球的過程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維度,這也就自然為用戶提供了不斷思考和學習的體驗。與此同時,平臺自身也需要不斷打磨,接下來就是要從線上走到線下,用參與感強、有效率的線下網球活動,直接帶動更多人成為小紅書網球世界的一份子。
以頂尖賽事為牽引,帶動更多人參與運動
在現代國家之間的比拼中,體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不僅僅包括大賽成績、金牌數量,也包括全民對體育運動健身的參與——而這,離不開專業、有趣的內容支撐與陪伴。
在今年的中國網球賽季中,小紅書打了一場漂亮的仗,而這背后,離不開平臺長久以來積累的經驗與財富。從2020年起,小紅書經歷了體育內容的從0到1,特別是受到東京奧運會期間熱潮的影響,體育內容迅猛發展。根據小紅書數據顯示,2021年平臺中體育賽事筆記同比增長超過1140%,運動健身增長300%。自此,一個更加運動、更加充滿活力的年輕社媒平臺被塑造起來。
一個奧運周期的積淀,讓平臺對于運動的理解逐漸變深。小紅書知道用戶喜歡什么形式的體育內容,青睞與什么類型的博主互動、增強粘性。從早期的徒步、攀巖到如今的網球、跑步,等各種項目都在小紅書找到了最合適的落腳點。這一套完善的認知體系幫助小紅書將運動內容融入用戶生活,自下而上地讓運動本身有了在站內發展的基本條件。
多樣化的運動體驗,運動與生活的結合更加緊密,基于以上2點特性,小紅書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搭建運動社群的天然優勢。不難看到,小紅書在線下鋪排了針對不同級別的運動愛好者的新型運動場,同時也在不斷精進的過程中搭建起一個完善的社群體系。
以網球為例,這套體系不僅為網球愛好者提供了集打球、生活方式、社交為一體的場域,也方便平臺整合各家品牌的力量,滿足網球愛好者在某一個時間點最迫切的需求。今年,網球跟練教學、tenniscore穿搭都從小紅書出發,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而高效的傳播鏈路必然代表著人群的增長,人口基數的擴大亦是對于平臺絕佳的反哺機會。
更加重要的是,小紅書沒有滿足單一節點的成功,而是以“發散性思維”從頂尖賽事延伸到更多體育運動項目,并帶動更多人更廣泛、更專業地參與運動。一方面,平臺的創新性有目共睹,過去幾年,小紅書參與發掘并助推多項戶外運動在國內的發展,填補體育領域空缺就是最好的例證。另一個方面,小紅書會抓住一件重要的小事,以此作為切口進行延展,例如此次對于網球觀賽禮儀的強調,正是別家忽略但小紅書注意到的。
奧運會、中網、上海大師賽等體育大賽的賽期都是短期、有限的,人們對運動健身的需求卻是覆蓋每一天,并且持續不斷的。但好在,在國人的日常運動健身中,還有懂用戶的社區平臺的陪伴。這樣的內容社區平臺以頂尖賽事為牽引,專業、有趣、豐富運動內容為日常服務,持續帶動更多人參與運動之中。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