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崇明島是我國的第三大島嶼,面積高達1269平方公里。
令人驚訝的是,唐朝前它還不存在,卻僅用1400年擴展成了我國面積第三大島嶼。
而它不斷變大的秘密,就在于它是河口沖積島,由裹挾著大量泥沙的長江沖積而成的沙島。
也正因為它每年都在變大,不少人都產生一個疑問,它能否幫我國穩(wěn)住韓國覬覦已久的地盤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年造就中國第三大島
作為全世界第二長的河流,長江奔騰入海的同時,將大量的泥沙送入大海。
尤其是到達長江口位置時,因為流速逐漸變緩等一系列因素,大量泥沙逐漸沉積在淺海位置。
這些泥沙和大陸相連的部分逐漸形成濱海平原,沒能相連的部分,則形成一個個小的沙洲。
唐武德年間,兩座相隔70多里的小沙洲,相繼出現(xiàn)在這片淺海當中。
之后的時間里,這兩座沙洲與其他沙洲接壤不斷擴大面積。
到明末清初時,它已經形成了面積可觀的大島。
因為是泥沙沉積形成的沖積島,島上土地肥沃、面積極大,所以自唐朝時就有人居住于此。
五代時,因居住人日漸增多,楊吳在此設鎮(zhèn)并取名“崇明鎮(zhèn)”。
之后千年間,崇明島的面積不斷擴大,同時行政也經歷了多次改變。
元朝時在這里設置了“崇明州”,到了清朝,因為整片島嶼已經基本成形,所以清政府也將其改設為崇明縣,隸屬于蘇州府。
直到1958年,國家出于大力發(fā)展上海的需要,崇明縣被正式劃歸上海,并于2016年正式升級為崇明島區(qū)。
不過崇明島的擴張速度,卻讓其不斷陷入行政糾紛當中,也曾讓上海和江蘇政府頭疼。
原本永隆沙和興隆沙這兩片沙洲,屬于江蘇的啟東縣和海興縣(永隆沙西側)。
可在崇明島不斷擴張下,這兩片沙洲也成了崇明島的一部分,還由此產生過多次行政糾紛。
隨后經過多次協(xié)調,崇明島的整體行政劃分逐漸變得明確,分屬于“兩區(qū)一市”。
而且在上海和江蘇的共同努力下,崇明島開始打造“濕意之島”,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在首位。
如今崇明島的森林覆蓋率高達30.7%,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上海綠肺”。
盡管崇明島本身建設已經非常不錯,但人們對它每年五平方公里的擴張速度,依舊充滿了期待。
希望它能幫我國穩(wěn)住韓國覬覦已久的地盤,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
中韓也有領土糾紛?距離崇明島僅150海里
眾所周知,我國在周邊海域存在著一些領土糾紛。
這其中和日本的釣魚島之爭、和菲律賓的仁愛礁爭端,都曾引發(fā)外界廣泛熱議。
可很多人不知道,我國和韓國也有著領土上的糾紛,雙方也曾多次發(fā)生爭論。
那就是位于東海和黃海分界處的蘇巖礁,一個并未受到國際關注的暗礁。
蘇巖礁第一次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是1963年,當時我國的一艘貨輪,突然沉沒在了黃海地區(qū)。
這件事很快受到全世界關注,恰逢在冷戰(zhàn)最為激烈的時刻,本就不太平的東亞發(fā)生沉船事件,很難不讓人猜想:是外國軍艦搞的鬼。
于是在周總理的親自關照下,我國很快組成了調查組查明沉船原因,并表示將會嚴肅處理這件事。
經過調查后發(fā)現(xiàn),導致輪船覆沒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國軍艦的襲擊,而是觸碰到了一片暗礁。
這片暗礁就是蘇巖礁!
據(jù)調查組的精密測量和勘察結果顯示,蘇巖礁從地質學上,就是長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
因為它基本不會露出水面,所以我國一直都沒有將其當作領土的一部分,故而認為這里不會存在領土糾紛。
可對此,韓國卻并不認可,他們一直希望擴大自身專屬經濟區(qū)面積。
據(jù)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一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qū)面積,是領?;€向海洋延伸200公里以內。
但東海的寬度不足400海里,所以這就需要中日韓三國協(xié)商解決。
我國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規(guī)則作為劃分方式,日本則堅持中間線。
韓國卻在這里玩起了心眼,他們要求和日本按照自然延伸,對中國采取中間線。
這樣一來,韓國就能獲得面積最大的專屬經濟區(qū)。
可如此操作顯然無法讓我國和日本滿意,因此韓國與日本存在“獨島”之爭,同時要和我國爭奪蘇巖礁的主權。
時至今日,雙方還一直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并多次發(fā)生沖突和矛盾。
為了宣示其主權,韓國人不僅將無法露出海面的蘇巖礁稱之為島,還在上面建設人工島嶼。
1995年開始,韓國花費了212億韓元對蘇巖礁進行了建設。
韓國如此行為,顯然是在“無中生土”,對此我國外交部也明確發(fā)文反對。
與此同時,雙方漁民也頻繁在該地區(qū)發(fā)生沖突,中韓海疆矛盾頻發(fā)。
2013年,我國也效仿其他國家設立防空識別區(qū),范圍就包括了蘇巖礁。
可韓國也同樣在該地區(qū)設立防空識別區(qū),這使得雙方戰(zhàn)機也多次在該地域上空發(fā)生過摩擦。
而崇明島距離此地150海里,且每年以5平方公里的速度向海洋擴張。
因此有專家對此做過預測,如果崇明島能持續(xù)擴張速度,未來幾十年真的可能和蘇巖礁相連。
屆時,韓國想要搶占我國領土的“陰謀”只能不攻自破。
結語:
相較于臺灣和海南,崇明島顯然是非常年輕的島嶼。
但因為其特殊的形成方式,這座島嶼的未來發(fā)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更讓人關注的,是它和蘇巖礁的距離,畢竟后者盡管是暗礁,卻在韓國的有意控制下成為雙方競爭的焦點。
未來如果崇明島真的能和蘇巖礁相連,也將為我國節(jié)省諸多麻煩,徹底打消韓國人的非分之想。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和美海島 | 崇明島》
上海市崇明政府:《千年滄桑話崇明》
上觀新聞:《生態(tài)紅利不斷釋放,幸福崇明未來可期!》
環(huán)球時報:《中韓蘇巖礁之爭,如何從海上鬧到空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