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毛澤東接見各民主黨派人士
前言
1949年1月31日,隨著北平和平解放,中央機關的搬遷問題便立刻提上日程,從農村搬到城市,標志著人民革命取得又一階段性的勝利。當時曾有人建議遷都南京,但毛主席綜合考慮后,認為南京距離港澳臺較近,而國民黨有制空優勢,存在安全隱患,便決定將都城定在北平。于是,從西柏坡到北平,一場浩浩蕩蕩的搬遷工作開始了。
彼時三大戰役已經取得全面勝利,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已經連成一片,但是依然有許多國民黨負隅頑抗,并不能說絕對的安全,因此為此次搬遷工作帶來不小的麻煩,周密部署、確保交通的萬無一失成為中央及地方的首要工作。解放軍戰士在本次搬遷過程中,也確實做到了認真負責,容不得一絲風吹草送。
圖 | 紅色圣地西柏坡
甚至在毛主席途徑涿州時,哨兵還將毛主席的車隊攔下,不許進城,那么當時毛主席時說了什么,又是怎樣做的呢?
開展搬遷工作,向北平挺進
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勝利后,大量特務流竄至北平,因為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城市,雖然原國民黨機關黨委已經被土崩瓦解,但是解散人員來不及政審和清理,再加上城內還存在至少6000余名散兵,因此社會治安很亂,于是中央派遣李克農先去做安全調查。
圖 | 西柏坡 舊址
李克農在與本次搬遷負責人之一的楊尚昆交談后,認為中央去到北平后,不宜在城里駐扎,最好選擇一個城外且僻靜的地方,之后去北平現場勘察,向中央匯報香山一帶樹木蔥郁,環境優雅,有利于防空隱蔽,可作為中央的駐扎地,中央同意了李克農的意見。
3月16日晚,在北平協助李克農工作的賴祖烈來到西柏坡,向楊尚坤匯報了工作,楊尚坤隨即又向朱德和周恩來匯報。朱德告訴楊尚坤,毛主席還想在西柏坡待兩個月,但是周恩來和任弼時建議盡快進入到北平,認為當下的入駐條件已經成熟。
彼時,還有一個客觀的外在條件,那便是以北平為中心的政治地位越來越突出,假以時日,不僅航運界代表要來商談南北通航事宜,而且郭沫若、沈鈞儒為代表的無黨派人士已經去到北平,以及全國學生大會、婦女代表會、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會議均要在北平召開。
圖 | 毛澤東
毛主席接受了周恩來與任弼時的建議,并于3月17日作出決定,中央機關將于3月23日啟程。賴祖烈介紹了香山的相關情況,隨后就啟程問題展開討論,周恩來反復強調:我們進入北平是去工作的,是去克服困難的,不是去享受的!
出發前一晚,毛主席徹夜難眠,想想這些年來,中國革命走過的道路,委實不容易,到他睡覺時,已經是凌晨三四點。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那晚,毛主席批閱完文件后,站在窗前看著夜空,一支一支地抽著煙,若有所思的樣子待了好久。
次日一早,周恩來得知毛主席晚睡的消息后,便囑咐工作人員不要過早叫醒他,但是毛主席醒來時,神采奕奕,高興非常,他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說:“我們應該會考出一個好成績,不要退回來。”毛主席信心滿滿地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不做李自成!”
圖 | 李克農
這天天剛蒙蒙亮,戰士們就收拾起了行裝,洗完臉,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換上了新軍裝,精神抖擻,笑逐顏開。天空晴朗,萬里無云,溫度適宜,是個出門的好時節。部隊上給每個人都發了十幾個發面小餅,還有一個喝水杯。
從西柏坡到北平的距離,大約三百公里,如果按照現在的行程,幾個小時也就到了,可那時候鐵路尚未恢復,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再加上隨時可能出現的敵人的“騷擾”,所以將時間安排了三天。
因為毛主席昨晚睡得比較晚,所以上午時分,他還在休息,而住在這個院子里的其他領導的家屬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將和書記處的同志們一起出發了。
圖 | 毛澤東 周恩來
原本準備大家一起走的,但是由于一些突發因素,預定的20輛吉普車,直到凌晨2點才到達,而計劃中的200輛大卡車,也只到了一部分,導致跟隨吉普車的人員無法按時出行,行李和部分物資也沒有及時裝車。周恩來知道情況后立即作出調整,讓書記處和部分家屬先走,其余人等大卡車來了之后再說。
午飯過后,毛主席的院子里停了一輛吉普汽車和一輛中卡汽車,葉子龍、李銀橋等人正在搬東西上車,行李很快便裝完了。這時毛主席走了出來,上了車,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于是由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11輛吉普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向北平駛去,一同離開了中國共產黨最后一個設在鄉村的指揮所。
大門口停著一輛大卡車,車上站著警衛員戰士,他們負責保護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安全。車隊排開了隊伍,依次駛出,繞過幾個村莊,進入大山深處,由于土路的緣故,汽車駛過,會蕩
圖 | 毛澤東
起陣陣塵土,因此走在前面的車輛把速度放緩,乘載毛主席的那輛車,不僅減速,而且擴大了與前車的距離,保證毛主席不被塵土沾染。
毛主席坐的車是敞車,沒有擋風的設備,因此從西柏坡出來,到宿營的這段路程,總共休息了兩次。
第一次是走出山溝時,天色將晚,伴著美麗的晚霞,毛主席走下車,與附近的村民、小孩子聊起了天,詢問春耕生產的情況;第二次是路過閻村時,毛主席身體漸感疲憊,囑咐大家就此安營,明日再行趕路,但此時距離目標營地已經不遠了,便選擇再次出發。
圖 毛澤東
葉子龍雖與毛主席不在同一輛車上,但是一路上,他心里惦記的都是毛主席:車開得穩不穩?毛主席累不累?天黑了,溫度降下來了,毛主席冷不冷?
涿州被攔,不準入城
安全問題是本次轉移最擔心的問題,北平組織委員會的同志作了詳細的部署安排:從西柏坡到涿州地區由華北軍負責,從涿州到長辛店這段路程由四十二軍負責,從長辛店到香山的安全由李克農負責。
3月24日上午,毛主席一行人從營地出發,正午時分到達保定,當地政府對毛主席等中央首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準備午飯、水果、茶點招待。午飯過后即可出發,于傍晚時分到達素有“天下第一州”的涿州。
圖 | 毛澤東慰問士兵
毛主席看著道路兩旁的蒼松翠柏,問隨行人員:“這是什么地方啊?”隨行人員回答:“我們到涿州了!”毛主席聽到“涿州”二字,立即來了興致,笑呵呵地說道:“這個地方好啊!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皇帝是從這里走出來的,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是三國時期漢昭烈帝劉備!”
到涿州城門時,天色將晚,城內已經點起了燈,但是城門緊閉,攔住了大部隊前進的步伐。這時中央機關派到這里等候的薛三考同志與哨兵交涉,讓他把城門打開,哨兵拒絕了。
哨兵說:“我的任務是駐守城門,沒有我們連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城內,就算毛主席來了,也不行!”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我是在執行命令!”
圖 | 毛澤東
哨兵不知道薛三考是中央機關派來等候毛主席的,也不知道車上坐的是中央首長,但是時間拖得越久,大家心里越是著急,如果不馬上進城,便越危險。
彼時,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的部隊收編了,但是依然有許多冥頑不化的分子到處流竄,涿州距離北平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隱患自然也會多幾分,一時間,把中央保衛科的李樹槐著急得直發火。
毛主席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對身旁的衛士長說:“他們做得對,不要緊,我們可以等一等。”但是這一等,便足足等了幾十分鐘。最后哨兵進入城內向他們連長匯報去了,不久便見涿州縣領導急急忙忙地從城里跑出來,邊跑邊喊:“進!進!快讓汽車進去!”哨兵這才放行。
原來,3月23日上午,涿州縣委書記王成俊親自組織召開了一場會議,嚴肅地宣布要執行一項非常嚴峻的任務,一是縣委和武裝部的同志要把室內外都打掃干凈,把房間騰出來,全部搬到縣政府食宿辦公,二是要保證涿州縣內的安全,包括鐵路沿線的安全工作和出入涿州人員的排查工作。
圖 | 周恩來
王成俊并沒有說明這項嚴峻的任務到底是什么,但是從他的神情,大家已經能夠感受到這項工作不能有一點馬虎。
進入城后,毛主席看到素有“天下第一州”之稱的千年古郡,竟然冷冷清清,便詢問王成俊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成俊回答道:“當年為了城防,國民黨便將涿州城內的商戶都趕到城外去了,現在雖然已經解放,但是手頭的工作太多,并沒有來得及將市場遷回來,所以才造成了‘市場沒回城,買賣難興隆’的場面。”
毛主席聽后,告訴王成俊,工作雖然繁重,但是一切當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把群眾最需要的先抓起來,掌握城市工作的規律,盡快把市場遷回來。
圖 | 毛澤東
3月24日一早,北平市長葉劍英就打來電話,建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從涿州改坐火車前往北平,因為從長辛店乘坐汽車到南苑機場,必須要從廣安門進城,再從西直門出去,這段道路交通是很差的,周恩來當即表示同意。
涿州方面做了萬無一失的安保工作,從24日下午2點開始,以涿州站為基準,在鐵路兩旁,每根電線桿都要站三名民兵,背向鐵路向外看守,不能有一絲馬虎,不能讓任何一個可疑的人接近。據統計,本次參與到保衛工作的總兵力達到1312人,形成兩道強大的保護網,如銅墻鐵壁一般,確保安全。
毛主席途徑涿州一事并未對外聲張,因此許多人并不知道因果,直到毛主席進入北平后,3月26日下午,《人民日報》刊登了“昨晚毛主席、黨中央順利抵達北平”的消息后,王成俊在食堂吃飯時,才將前幾日嚴防工作的原因說了。
圖 | 毛澤東
大家聽后非常開心,紛紛說道:“咱們騰房給毛主席、黨中央的同志住,又保衛他們成功到達北平,是我們一生的光榮!我們應該好好地慶賀!”
進入北平,毛主席痛批警衛員
3月25日凌晨,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從涿州站上車,雖然涿州距離北平路途已經不算遠了,但是火車開得很慢,要計算好時間,在早晨6點到達北平清華園車站。火車進站后,林彪、羅榮桓、聶榮臻、李克農等人已經在此等候,隨后,他們乘坐吉普車前往頤和園益壽堂休息。
行進途中,馬路兩旁站滿了觀看的人民群眾和負責警衛的哨兵,哨兵身上都背著槍,槍上的刺刀甚是刺眼,刺刀面朝群眾,戒備森嚴。毛主席看到這番場景,心中很是生氣,責問道:“警衛是怎么布置的?”毛主席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北平解放了,人民都盼望著解放軍的到來,可是這時卻亮著刀槍,著實太不近情理。
圖 | 群眾歡迎解放軍進城
負責警衛的同志說道:“北平雖然解放了,但是在人民群眾中,還隱藏著許多國民黨的特務,為了主席和中央首長的安全,所以只能采用這樣的警衛方式。”毛主席聽了,作出了更加嚴厲地批評:“怎么,那牛也要頂我們,墻也要砸我們嗎?”
原來,有的警衛員戰士的面前是牛圈,是墻壁,他們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姿勢。毛主席說:“我就不相信壞人敢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行兇!”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以后處理事情,不能只考慮自己,也要考慮人民群眾的感情!”
自此以后,部隊便立下規矩,以后凡是首長出行需要警戒的,哨兵一律正持槍,并且對待人民群眾要和顏悅色。
圖 | 毛澤東閱兵
當天下午三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北平西苑機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為了組織好本次活動,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門的研究,決定在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中表現突出的“塔山英雄團”、“塔山英雄守備團”、“白塔山英雄團”等三個團的全體指戰員,以及41軍連級以上的英雄代表接受檢閱。
雖然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但是此時此刻,親臨部隊檢閱,心情十分舒暢。
毛主席此行從西柏坡來到北平,受到了北平各界人士、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歡迎,毛主席與大家握手并合影留念,然后才回到住處休息,并于第二天來到香山的雙清別墅,開始了新的工作與生活。
毛主席雖然進“城”了,但是他始終心系人民,牽掛百姓,不忘初心。當來到北平后的第三天,各部門的工作已經順利開展時,毛主席的伙食也得到極大的改善。這天,食堂給毛主席加餐四菜一湯,毛主席看著飯菜,一時間感慨良多。
圖 | 開國大典
毛主席說:“碗里有飯,不能光想著往自己的嘴里扒拉,老百姓的糧食早就被國民黨搶光了,他們不少人在餓著肚子。如果這樣吃下去,不用多久,我們餐桌上的飯菜就擺滿了,那時候,我們把‘為人民服務’喊得越響,人民就越恨我們!”
這時有人說,這頓飯菜是為了慶祝順利來到北平的慶功宴,所以改善伙食,豐盛了點,但是毛主席聽后神情更加嚴肅了,他對工作人員說:“想做脫離人民群眾的事情,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找到借口!”
小結
中共中央從西柏坡轉移至北平,具有偉大的戰略意義,也標志著新中國,走向勝利的曙光。歷史的河流不停息地流淌,在這場被譽為“進京趕考”的轉移中,在開國大典的那一天,毛主席遞交了他用真誠和擔當書寫下的答卷。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面對著人民群眾的歡呼雀躍,熱血沸騰,毛主席喊出了那句響徹寰宇的“人民萬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