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感動人物,感動中國,自央視在2002年發起這一活動以來,無數人被“小人物”的偉大事跡感動,也都在期待著下一年度的感動人物出爐。
20多年過去,等到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名單公布,網友卻集體吐槽,評選的都是什么,還有人直接說:“十個人沒一個感動我”。
接下來就看看以往的感動人物是誰?跟2023年的有何差別?
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楊利偉是中國2003年度的感動人物之一,他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
在2003年之前,古人、現代人對神秘的太空有諸多遐想,但太空到底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危險都不得而知。
為什么說楊利偉感動了中國?他完成了常人無法拿下的嚴酷考核任務,更克服了對未知的恐懼,但在小時候他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1965年,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綏中縣,除了擁有善良老實的品質,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習成績好,拿下過不少數學競賽獎項。
有的同學認為楊利偉將來會成為科學家,還有的同學認為他會成為醫生,飛行員的選拔條件苛刻,沒人往這方面想。
可楊利偉不僅成為了萬里挑一的飛行員,還在文化學習和體能訓練中,被選為航天員,進而過五關斬六將登上了太空。
5年內,完成8大類56個專業的課程學習和近百項訓練任務,他身上僅這份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意志力就值得我們學習。
無怨無悔的赤腳醫生
2004年,面對入不敷出的鄉村衛生室,衛生員李春燕狠了狠心,決定關門跟丈夫外出打工。
聞訊趕來的大塘村村民,個個從破舊的衣服口袋中掏出皺巴巴的紙幣,有的是一元,有的是五元,他們把錢捧到李春燕面前,臉上全是懇求她留下來的希冀。
這已經是村民能夠拿出來的全部財產,有的村民為了還賬要將家里填飽肚子的米賣掉。
一句“李醫生你走了,我們怎么辦”,反復在李春燕的腦海中回響。
她1977年出生,27歲中專畢業成為貴州從江縣大塘村的鄉村醫生,30歲跟本地人結婚,開了一家衛生室,從此開啟了沒有工資、沒有編制,幫病人墊付藥費或免收藥費的無限循環中。
當地極為貧困,村民多病卻缺醫少藥,要么死扛請鬼師驅鬼辟邪,要么用土方法自己治,苦苦煎熬著。
李春燕看在眼里,心疼得不行,村民看病的醫藥費多為她墊付,可生活的壓力也在壓彎她的腰。
此時,李春燕站在了十字路口,她是留是走都是對的,經過問心的考驗,她選擇留了下來。
默默無聞的赤腳醫生李春燕,做的事情都被黨和國家看在眼里,于是她被評選上2005年度的感動人物之一。
楊利偉和李春燕的故事令人感動,其他的感動人物榮譽稱號的獲得者,也都有對社會、行業的貢獻。
如果按照這個評選標準進行,2023年度的感動人物為何被吐槽?下面就挑選幾個人進行分析比較。
2023年度人物的不感動
“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援朝出熒幕的邊界”,已經89歲的牛犇,在影視行業扎根多年,刻畫了200多個經典熒幕形象,是名副其實的老戲骨。
可不用替身,受傷也堅持拍攝、不給人添麻煩的老戲骨還有很多,比如今年大火的游本昌,影視劇知否中祖母的扮演者曹翠芬……
雖然牛犇令人值得尊敬,但他獲得年度感動人物的榮譽稱號,還是有些差強人意。
“72歲美國老人續寫鼓嶺情緣”,穆言靈是一個中國的名字,可這個名字的擁有者卻是實打實的美國人。
她和中國唯一的聯系是喜歡中國文化,創立“鼓嶺之友”,尋找與之相關的人物。
中國有更多深耕傳統文化,發掘和保護文物,追尋歷史人物足跡的人,相信他們做得要比一個美國人更好。
網友很難理解,為何感動中國的項目中,會突然冒出來一個美國人?
還有劉玲琍和孟二梅,她們一個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讓20多名聽障學生考上了大學,一個肩負起黨支部書記的職責,給2023年因暴雨滯留在K396列車上的千名乘客,送去水和食物。
她們的確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和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前有張桂梅做榜樣,顯得劉玲琍的事跡不夠突出,而孟二梅是黨員,更是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她挑頭幫助滯留的乘客,似乎是她職責的一部分。
網友不買賬,或許跟這些人物已經被媒體廣為宣傳,缺少了神秘感有關,也或許是他們的事跡不夠觸動人心。
小人物的偉大,才是真正的感動中國,而節目也根植社會和實際,尋找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參考資料:
致敬!10人獲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來看他們的故事——北京日報客戶端,2024-04-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