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辦公室老陳最近情緒不佳,約他吃飯喝酒都沒啥勁頭。
后來一聊才知道,老陳的獨生女今年上高一,住校了,原來每天下班后兩口子圍著孩子轉,又是做飯又是輔導作業(yè)的,忙得不亦樂乎,現(xiàn)在突然周一到周五,孩子不在身邊了,猛不丁不習慣了,自然情感上感覺空落落的。
旁邊工位的李大媽深有感觸,她是過來人,她說,其實吧,這兩口子過日子,就是過孩子,孩子一不在身邊,就是感覺生活突然沒了目標似的。
嗚呼,這還只是上高中住校而已,周五晚上回,周日晚上送,一周也就五天,這就感情落差成這樣了,這要是上了大學,孩子一個學期才回來一次,家里兩口子還不得瘋了啊?
難怪我LP說,打算以后退休了,就在孩子上大學的附近租個房子,時不時去看下孩子,我一聽,簡直暈死。
所以說啊,其實有些時候,比起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是父母需要孩子。
當人隨著年齡逐漸衰老走向死亡,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孩子給予了父母希望、動力以及活下去的意義。
父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美好的未來與生命的延續(xù)。
孩子的存在成為了父母枯燥乏味暗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年紀越大,越覺得錢財是身外之物,夠用即可,能見孩子一面比多少錢都重要。
這種感受不到一定年紀是不會有的。
我以前完全不會有這種感受,現(xiàn)在慢慢有了。
忙碌之余我也會想,如果一輩子不生孩子,我能扛得住獨自面對衰老與死亡的恐懼嗎?
我唯一確定且不會動搖的是:我愛我的孩子,如果給不了他幸福的成長環(huán)境,那我就不會讓他來這個世界受苦。
我絕不會讓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悲劇,在我的孩子身上重演,哪怕我孤獨終老,死無葬身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