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69)
早逝的抗日將領——劉保定
劉保定(1900-1938),別號一之,湖南新化人。新化縣時雍高等小學、縣立初級中學畢業(yè)。早年加入湘軍,任湘軍第一司令部中尉副官。1924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
畢業(yè)后,任軍校教導第一團第二營第五連少尉排長,參加了兩次東征,后升上尉任連長。潮州分校成立后,任潮州分校第一期學員隊(大隊長李卓元)隊長,第二期入伍生大隊(大隊長阮開基)隊長,在潮州分校加入孫文主義學會。
1926年后,歷任國民革命軍連、營長(番號不詳,一說是第六軍第十五師連長、少校營長,很明顯是部隊番號有誤),參加北伐戰(zhàn)爭。
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直屬補充第六團團長,駐浙江紹興,同年末蔣介石下野后,部隊遣散。
有文章介紹說劉保定在1927年8月的龍?zhí)稇?zhàn)役中陣亡,這又是一個張冠李戴。此時的劉保定正在組織訓練新成立的補充第六團,都沒參加龍?zhí)稇?zhàn)役。
1928年初,任軍政廳(廳長嚴重,后陳誠代,朱紹良)辦公室辦事員,同年3月,調(diào)升軍政部陸軍署殘廢軍人教養(yǎng)院院長,同時兼任軍政廳駐滬辦事處處長。
1931年,任國民政府警衛(wèi)師(師長馮軼裴)第一團(團長張子佐)中校團附。
1932年1月,警衛(wèi)師改番號為第八十七師,任第八十七師第二六一旅(旅長宋希濂,黃埔一期)副旅長,隨部參加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
同年12月,劉保定調(diào)任八十七師上校師附,由傅正模(黃埔一期)繼任第二六一旅副旅長。
1933年8月,任保定編練處(主任錢大鈞兼)補充兵第四團上校團長。同年冬,保定編練處的三個補充團編成補充第一旅(旅長王耀武,黃埔三期),劉保定任該旅第一團團長。
1934年9月,調(diào)赴江西,參加了對方志敏、劉疇西(紅十軍團軍團長,黃埔一期)等人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圍攻。同年12月,紅十軍團副軍團長兼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在譚家橋與補充第一旅的戰(zhàn)斗中犧牲。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懷玉山被各路蔣軍包圍,補充第一旅俘獲了紅二十一師師長胡天桃。
1935年2月,劉保定調(diào)升補充第一旅上校副旅長,隨補充第一旅調(diào)駐西安,同年6月辭職。
1936年12月,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三期學習,1938年10月畢業(yè),同年去世。
有文章說,劉保定畢業(yè)后任第五十一師少將副師長、師長,在煙溪與日血戰(zhàn),遇日軍空襲受傷,1938年秋病逝。由其部屬護送回鄉(xiāng),葬于新化縣白溪鎮(zhèn)巖塘村金臺山。
劉保定是否擔任過第五十一師少將副師長、師長職,查無實據(jù)。據(jù)說當年劉保定被提拔為補充第一旅副旅長很不滿,認為是明升暗降,提出辭職,并到南京參了一本,說王耀武任用私人,吃空餉。從此與旅長王耀武交惡,也不太可能再回由補充第一旅擴編的第五十一師,再說陸大畢業(yè)已是1938年10月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附錄:
新化發(fā)現(xiàn)抗日將領劉保定墓地
信息來源:2014.09.18 婁底晚報 張計平
晚報消息(通訊員:張計平)日前,筆者經(jīng)多方打聽、尋找,找到了北伐功臣、抗日將領劉保定的墓地,劉保定在新化圳上鎮(zhèn)董溪村育有一子一女。子女現(xiàn)已故去,仍有后輩在家繁衍生息,為將軍掃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