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你有注意過孩子手上的倒刺嗎?
說到倒刺,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拔倒刺的經歷。
尤其是小孩子,喜歡咬手指、啃指甲,就更容易有倒刺了。
而且孩子好奇心重,看到指甲旁邊有一個個突起的“小刺”,難免會想要去咬或者拔。
雖然有的人拔完倒刺沒有什么異常,但是,倒刺最好不要輕易地去撕扯,
否則很可能傷害到孩子的皮膚。
一位媽媽發帖表示,再也不敢撕倒刺了,真得嚇人。
起因是有一天,她看到兒子的手指上起了很多倒刺并且兒子說他自己覺得撕倒刺特別好玩兒,這位媽媽便默許了兒子的行為。
因為她認為自己小時候也撕過倒刺沒有什么事兒,覺得這個行為無大礙。
可是有一天,她的兒子放學回家之后,哭著說自己的手指頭很疼,
她一看,只見兒子的兩根手指特別紅腫,還有一根手指都流血了。
嚇得她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
孩子的手指是因為撕倒刺而引起的細菌感染,需要進行用藥和包扎處理。
醫生表示:
孩子平常沒有注意手部的衛生清潔,經常頻繁咬手指、撕倒刺,
細菌進入到皮膚上破損的部位,就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小插曲,讓人既心疼又無奈。
就比如孩子手上的倒刺,這個小小的皮膚問題,如果我們沒有重視,就會引起孩子的皮膚問題。
孩子手上的倒刺是怎么形成的?
倒刺,醫學上稱為“逆剝”,是指在指甲周圍皮膚上,因干燥、摩擦等原因,導致皮膚裂開翹起的小三角刺。
孩子手上長倒刺,其實是身體在“求救”
孩子的皮膚太干燥了:
孩子皮膚細膩,角質層較薄,容易因為水分流失而變得干燥。
尤其是在冬季或氣候干燥的地區,孩子手上的皮膚更容易缺水,
如果孩子缺水、皮膚太干,就容易出現倒刺。
總是咬指甲: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用手亂抓東西,
還有的孩子喜歡吸吮手指或啃咬指甲等行為,
這都會導致局部皮膚受到摩擦,進而形成倒刺。
接觸到了刺激性物品:
孩子如果接觸到了消毒液、肥皂、洗滌劑等化學物品,
或者是洗手的時候,泡沫沒有沖洗干凈,
都可能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使角質層失去保護。
孩子手上的水分過快蒸發,從而導致皮膚干燥、剝離,形成倒刺。
營養缺乏:
孩子挑食、偏食,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A、B、C、E以及鋅、硒等微量元素,也可能引發倒刺。
遇到孩子手指有倒刺,我們該怎么處理?
用溫水浸泡:
在給孩子處理倒刺之前,我們可以準備一盆溫水,
讓孩子的手指在溫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
目的是使皮膚和指甲變得柔軟,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剪掉倒刺:
可以用干凈鋒利的剪刀或指甲刀,沿著倒刺的根部剪掉。
剪的時候要盡量靠近根部,以免倒刺再次翹起。
但也要注意,不要剪到皮膚、不要撕扯倒刺,
以免造成皮膚撕裂,引發感染。
抹軟膏:
剪掉倒刺后,可以在局部涂抹軟膏,如紅霉素軟膏等,
以消滅周圍的細菌,防止再次感染。
要記得保濕:
剪掉倒刺后,還要及時給孩子的手上涂抹保濕霜,
保持皮膚濕潤,避免倒刺反復出現。
調整飲食:
最關鍵的一點,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飲食,確保他們營養均衡,
要讓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
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預防倒刺的發生。
小叮囑:
·平常要注意孩子手部的保濕,尤其是在氣候干燥的季節,更要增加涂抹的次數,保持皮膚濕潤,預防倒刺的出現。
·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洗滌劑,洗手時還要沖洗干凈,避免化學物質的殘留。
·讓孩子改正過度吸吮手指、啃咬指甲等不良習慣,減少物理方面的刺激。
·要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增強孩子身體的抵抗力。
辣媽語錄:
孩子手上的倒刺雖然不起眼,但如果處理不當、撕扯拉拔,也會傷害到手指的健康的。
希望爸爸媽媽們平常能夠留心觀察一下孩子的手指,看看是否有“求救信號”。
及時地處理,用心關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爸爸媽媽們,你有撕扯過孩子的倒刺嗎?
(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