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SLG玩家都屬于“吃得不太好”的那類群體。在玩法老舊、耗時耗錢、千篇一律等一系列標簽下,玩家往往是又愛又恨,邊玩邊罵,在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三國志·戰略版》。
在這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下,就需要有一些游戲跳出舒適圈,用新玩法以及新的游戲環境顛覆玩家認知,讓玩家知道,原來SLG還可以這么玩?而《三國:謀定天下》就是這類革新者的代表。
SLG創新其實一點都不難
這一老一新在口碑上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情形。而三戰最被詬病的一點就是它千篇一律的玩法。縱使每個賽季都會推出新劇本,但在玩過后大家就會發現,這些劇本通通都是換湯不換藥,核心玩法始終就只有“推推樂”一種。一個賽季只需要幾天,就能讓玩家興致全無。
因此,如果要讓玩家持續對一款SLG感興趣,就要觸及玩家的核心需求,在這點上,《三國:謀定天下》就作出了正確的示范。它通過每個賽季的不斷創新,讓玩家在SLG中找到了久違的新鮮感。
游戲剛推出時,獨特的職業玩法就讓玩家眼前一亮。通過每名主公的專屬技能,三謀大大提升了游戲的可玩性,賦予了玩家更多的發揮空間。
而在隨后的S2賽季游戲推出“話本”玩法,這個玩法讓大家免費體驗了一批話本武將,其中張角、英雄董卓兩位武將都在戰場有著不俗的表現,這也讓S2的戰場環境千變萬化,進一步提升了玩家的游戲體驗。
在最新的S3賽季中,游戲繼續完善職業系統,為六大職業新增了各種玩法,并在游戲中期加入了“風云錄活動”,從福利和玩法角度雙向為游戲升級。
不久之前,三戰迎來了游戲的五周年。而在五周年期間的暢銷榜上,三戰聲勢浩大的慶典成績竟然沒有比過三謀的一個新賽季開服,固步自封和勇于創新的結果,通過玩家選擇就知道孰好孰壞。
找回SLG缺失的策略
雖然《三國志·戰略版》一直聲稱自己是策略戰場,但在我看來,三戰離策略似乎漸行漸遠。從游戲內容來說,甭管哪個劇本,T0陣容始終是那么幾隊,想要獲取高戰功,就要每個賽季都出相同的隊伍,在這樣的環境下,三戰的戰場宛如“克隆人”戰爭,只有那么幾隊在打來打去,SLG需要體現的策略性和博弈蕩然無存。
相比之下,三謀的隊伍搭配簡直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每個武將都會根據緣分、國家、以及技能創造出多樣的隊伍搭配。并且,即使是同一個武將,也會因為韜略的選擇不同在隊伍中發揮不一樣的效果,極大地豐富了游戲的可玩性。在琳瑯滿目的配將體系下,游戲沒有固定的T0,只要搭配得當,誰的隊伍都可以是T0。
那說到這里有人會說,打游戲能贏就行,只要我也用三戰的T0陣容,那不一樣也是戰無不勝?
但這里其實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三戰的T0可不是你想組就能組的。縱觀三戰的抽卡,貴+鎖卡始終是環繞著的兩個關鍵詞。幾百塊見不到一張卡是家常便飯,幾千沒抽到一張想要的核心卡也是“小場面”,幾乎是每次抽卡都能勸退一波玩家。
同樣是抽武將,反觀三謀就顯得樸素實惠的多。以五連價格為例,三戰的一次五連是948金銖(折合為94.8元)一次,而三謀的一次五連卻只需要390黃金(折合為39元)。比三戰低了一半還要多。
并且,相較三戰30抽才可保底的設計,三謀的20抽保底也很是良心。簡單做一個數學題,假設這次抽卡都是保底出金,三戰一個武將的成本為948*6,5688金銖。而三謀卻僅需390*4,1560黃金。在這樣的巨大價格差下,大家應該也能從中看出三戰三謀對于氪金的態度。
游戲行業從來不需要什么高高在上的廠商,只有腳踏實地,從玩家角度出發的游戲,最終才能同玩家打成一片。而三謀正是做到了這點,才能在賽道擁擠的SLG中背道而馳,依然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