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什么情況下正當防衛會被判定為防衛過當?
A: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防衛過當: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刑事律師揭秘:防衛過當究竟是怎么回事?
Q:防衛過當要怎么處理?
A:一般來說,防衛過當的處罰原則如下:
一、防衛過當應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表明防衛過當是一種犯罪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刑事律師揭秘:防衛過當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防衛過當應減輕或免除處罰
雖然防衛過當應負刑事責任,但是法律同時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因為在防衛過當的情境中,行為人往往是在面臨不法侵害的緊急情況下進行防衛,其主觀惡性相對較小,因此法律對其處罰相對較輕。
具體來說,防衛過當的處罰應根據以下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1、防衛過當的程度:即防衛行為超過必要限度的程度。如果防衛行為只是略微超過必要限度,造成的損害也相對較小,那么處罰應當相對較輕;反之,如果防衛行為嚴重超過必要限度,造成的損害也較大,那么處罰應當相對較重。
2、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即行為人在實施防衛行為時的主觀心態。如果行為人是在面臨嚴重的不法侵害時,出于保護自身或他人合法權益的目的而實施防衛行為,其主觀惡性相對較小;反之,如果行為人是在并無嚴重不法侵害的情況下,故意實施過度的防衛行為,其主觀惡性則相對較大。
刑事律師揭秘:防衛過當究竟是怎么回事?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