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兩市成交量是15205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063億。這是A股近幾日以來最低成交量。
10月8日以后,A股基本處于調整狀態,成交量縮小,交投欲望較低。很多人開始問,行情還會持續嗎?
我的看法是,本輪行情主要是政策牛,政策決定了未來行情走向。從近期的政策來看,A股一個重要信號很多人沒注意。
一、一個重要信號,很多人沒挖掘到
下面且聽我細細道來:
1、10月17日,央行等多部委發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提到:
21家金融機構按本通知規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可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再貸款首期總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
21家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貸款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貸款年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發放貸款后于次季度第一個月向央行申請再貸款。
中國石化、招商港口、中國外運等在內的2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獲得貸款,用于股票回購或增持。
2、10月21日,央行發布公告:為更好發揮證券基金機構穩市作用,人民銀行開展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SFISF操作)。本次操作金額500億元,中標費率為20bp。
目前,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已經落地了相關交易。
所謂互換便利操作(SFISF)意思是金融機構可以拿流動性比較差的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向央行換入國債、央票等高流動性資產。然后金融機構拿著這些優質資產向銀行貸款買入股票。
我們現在回頭看這兩個政策不是重復分析它給市場帶來多大利好,而是分析當中釋放的重要政策信號。
兩項政策本質上都是向銀行借錢買或回購股票。這當中有兩個關鍵,一是借錢是要付利息的,二是借錢是有期限的,到期是要還的。
從上市公司角度,敢于借錢購買或回購股票表明它們對未來股價上漲充滿信心。從管理層角度,出臺的上述兩項政策也表示他們支持股市回暖的決心。如果股市再次大幅下跌,肯定會有更大的組合拳政策進行托底,因為下跌的風險太大。
9月底以來,我國宏觀政策發生積極的變化,很多政策著力點是股市和樓市,已經出臺了一攬子的重磅政策,接下來肯定還會有更多增量政策出來,所以股市樓市必須回暖,也一定能回暖。
二、上漲未必能賺錢,好事多磨
本輪行情尚未結束,但節奏發現了變化。那就是賺快錢、躺賺的時期已經結束。接下來可能是波動性上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考驗人性,也考驗技術,選擇的標的不好,同樣也會在這波行情中被收割。
在認可當前行情未結束的情況下,“最傻”的辦法反而是當下最明智的做法。那就是減少操作頻率,選擇能避開選股風險的寬基指數。
新“國九條”以來,被視為本土標普500”指數的首批寬基中證A500ETF已經上市,上市僅7個交易日,首批中證A500ETF規模已經接近翻倍。
之所以那么火爆,主要是中證A500相對于傳統的大型寬基指數在金融和消費等傳統行業占據較大比重。而中證A500指數通過增加“新經濟”板塊的比重,讓它更具成長性,不僅防守性強,進攻能力也強,是當下波動性上漲行情的首選。
不過,中證A500ETF只能在場內交易,有較大局限性。好消息是作為場內中證A500ETF的有益補充,博時中證A500指數基金(代碼A類:022457,C類:022458)已于2024年 10月25日正式發售,投資者可以在銀行、螞蟻、天天等第三方銷售機構購買,沒有股票賬戶的朋友可以把握這次機會。
二、短期指數是積蓄上漲動能的過程
目前兩市成交量已經回落到1.5萬。由于前期A股放量暴漲又快速回調,上方積累了較強的套牢盤壓力,以目前的成交量快速突破前期高點可能性不高,更多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形式前進。
國際上,美大選等因素也會擾動全球市場,目前市場對此非常關注,等這個靴子落地后,A股新一輪行情有望啟動。
注: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