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金色的秋季,我有幸踏上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旅程,穿越西藏南部的壯麗山河,探訪了錯那、隆子、扎日、米林和索松村等地。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探索。從錯那到隆子,再到扎日和米林,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痕跡,每一眼都飽覽自然的壯麗。在這篇游記中,我將帶你一起領略這片土地的美麗與神秘,感受那些古老傳說與現代生活的交融。
DAY 1. 錯那-隆子-扎日-米林-索松村:錯過日照金山,還有雅魯藏布大峽谷
清晨的錯那,陽光透過雪山,灑在錯那的每一寸土地上。錯那,意為“須彌山頂”,是藏民族先民居住的地方。這里的山川河流,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我們也開始出發,前往倉央嘉措行宮。
當地人稱倉央嘉措行宮為麻瑪拉康,是一處隱藏在巨大巖石之上的神秘院落。它并不顯眼,但門前飄揚的經幡和周圍的自然美景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沿著苔蘚覆蓋的臺階緩緩攀登,我仿佛能感受到倉央嘉措當年的足跡。行宮的建筑簡樸而莊嚴,一側干枯的樹木與房屋相依,色調和諧而自然。盡管無法進入內部,但站在巖石上遠眺,藍天白云下的山巒和遠處的勒布溝,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
倉央嘉措行宮不僅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自然美景的絕佳觀賞地。在這里,人文與自然是如此和諧地融為一體。"風過薔薇,月照懸崖。" 站在行宮前,想象著風輕輕吹過薔薇,月光灑在懸崖之上,這位偉大詩人的敬意和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愛戀被每個人所感受。
由于我們的行程比較趕,所以要盡快前往隆子縣的扎日溝。隆子,古稱“涅”,是西藏南部的一個重要縣城。從吐蕃時期到元朝,再到明朝,隆子一直是藏地的重要地帶。這里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樞紐,見證了西藏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時刻。
隨著車輛緩緩駛入隆子縣,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的時代。沿途的風景逐漸從現代化的建筑轉變為具有藏族特色的民居和寺廟。海拔從4300米逐漸降至3800米,空氣變得愈發清新,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不過山路多少還是會讓人頭暈,好在問界M9(參數丨圖片)在行駛過程中的平順性表現出色,動力輸出線性,加速踏板初段給人一種非常穩重的感覺。不得不說華為的途靈智能底盤在舒適模式下,能讓長途旅行變得更加出色。再加上問界M9的座椅設計也考慮到了舒適性,配備了零重力座椅,搭載前后排背部按摩功能,也有效緩解了駕乘人員的旅途疲勞。
從扎日前往米林的路,就有些困難了,沿國道219從隆子縣扎日鄉出發,要翻越比巴拉山口。比巴拉山口海拔4758m,有大約5公里的毀損路面,炮彈坑、泥濘、雪水融化混著泥土石頭,會很難走。無限風光在險峰,但是緊張地無心欣賞,只求盡快脫離。這段路,底盤低的車真心不建議走,我們駕駛的問界M9也需要通過全系標配的空氣懸架系統升高底盤,才能放心通過。這時候問界M9的HUAWEI DATS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也發揮出了優勢,通過縱向+橫向智能協同控制,通過這種爛路是也提供了更好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穿過米林,就可以到達索松村了,這個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的小村落,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了觀賞南迦巴瓦峰的絕佳地點。南迦巴瓦峰,被譽為“西藏眾山之父”,海拔高達7782米,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而加拉白壘峰,海拔7294米,與南迦巴瓦峰隔江對峙,兩峰僅距22公里,是喜馬拉雅脈的一部分。
南迦巴瓦峰最吸引人的,無疑是日照金山了,但是很可惜,太陽在嘗試幾次撥開云霧后最終還是沒能露出真容。不過好在這里距離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很近,又正值十月,景色同樣魅力。
林芝之秋,如同一幅精妙絕倫的油畫,既有內蒙古阿爾山的層林盡染,又蘊含著川西十月的金秋韻味。在這里,銀光閃爍的雪山與如火如荼的日照金山,共同繪制出一幅動人的自然畫卷。然而,林芝秋天的絕色之地,當屬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無疑。峽谷內的森林,黃葉鋪天蓋地,山果如火焰般絢爛,令人垂涎欲滴。可食用的果實,隨手可摘,從山腳的翠綠至山巔的金黃,各種樹木的葉子由深紅漸變為淺黃,美得令人窒息。行走在幽深起伏的峽谷之中,遠眺層林盡染,俯瞰江水碧綠,雅魯藏布江的細流悠然自得地流淌,這便是林芝秋天的獨特魅力。
DAY 4. 索松村-墨脫:派墨公路,穿越云端的天路
旅途中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我們最后一天的行程了。從索松村出發,到達墨脫,除了G219,還要沿著派墨公路行駛。被稱為“云端天路”的派墨公路,是連接墨脫和外界的紐帶。
派墨公路全長117公里,穿越了高山峽谷,橫跨了激流險灘,沿途風景如畫,四季變換,每一次轉彎都可能遇見不同的驚喜。索松村出發,沿途我們看到了雪山、森林、瀑布、峽谷等自然景觀,每一處都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對于喜歡挑戰自我的朋友來說,派墨公路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探險體驗。同時,派墨公路的建成,不僅極大地改善了墨脫縣的交通條件,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是一條真正的“希望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墨脫縣坐落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作為一個邊境地區,它與印度接壤。因此,所有前往墨脫縣城的旅行者必須持有有效的邊境管理區通行證,無證件者將無法進入。此外,由于墨脫縣城街道較為狹窄,交通管理采取雙進單出的制度,即每天只允許車輛單向通行,以確保交通安全。
墨脫縣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位于西藏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喜馬拉雅東段與崗日嘎布山脈的南坡,東鄰察隅縣,南與印度交界(部分區域在藏南地區),西接米林市、隆子縣、錯那市,北連波密縣、巴宜區。
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在該縣境內,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當我們真正踏入這片遼闊的邊疆,內心自然而然地涌現出敬畏與自豪。這種體驗,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激發著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國家的忠誠。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到升華,使得這次旅行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探索,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自我發現的旅程。
自主科技所引領的生產力,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將鴻蒙智行、問界M9這些先進的科技工業產品帶到祖國的邊疆,不僅是對國家科技實力的一種展示,更是對國民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種提升。當這些高科技產品出現在邊疆的各個角落,它們成為了連接科技與自然的橋梁,讓國人真切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和驕傲。
同時,這樣的展示也是對世界的一種積極宣告。它不僅傳遞出中國作為一個科技強國的形象,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對和平的珍視和對國際合作的開放態度。通過這樣的互動,全世界可以看到中國的發展成就,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好與熱情,理解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承諾。
好了,下次旅程,我們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