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遇見黃東——18-19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一書出版,讓讀者們得以跟隨專業學者的講述,遇見黃東。
2024年,“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開幕,讓珍貴的史料回到故事的起點,讓中國觀眾再遇黃東。
從一本書到一個展覽,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從讀者到觀眾,身份的轉變帶來了哪些全新的收獲?
這次活動,展覽學術顧問、展覽項目負責人、展覽設計師將齊聚一堂,分享展覽背后的故事。
我們也希望邀請屏幕前的你——書籍的讀者、展覽的觀眾,在現場分享你們的閱讀和參觀體驗。
活動主題
“再遇黃東:當史料變成展覽,當讀者變成觀眾”廣州海事博物館展覽交流會
分享嘉賓
程美寶
“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學術顧問,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博士,曾長期任教于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近年致力于探究近代華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一個跨地域的情景中逐漸形成。主要著作有《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的形成》《走出地方史:社會文化史研究的視野》,編有《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把世界帶進中國:從澳門出發的中國近代史》等,發表中、英、日期刊論文數十篇。
王芳
“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項目負責人,博士,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系,廣州海事博物館黨支部書記,研究館員,廣東省博物館協會秘書長。長期從事博物館教育、展覽策劃和博物館運行評估工作;中國博物館協會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博物館學碩士導師;著有《博物館:以教育為圓心的文化樂園》、《為了明天的教育:史密森教育研究》、《面向兒童的博物館教育》。
李巍
“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形式設計團隊及承制單位負責人,德博文化發展(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深耕博物館與美術館、古建筑活化利用的專業展陳設計、高品質視覺呈現設計、展覽全工序制作與藝術收藏品展覽出入境引進、輸出等領域的深度文化項目服務,統籌或分項主理的展覽陳列設計與執行項目超過40個,期間主理視覺呈現的展覽連續4年奪得中國博物館協會十大精品陳列展覽評比的提名、優勝獎與海外及港澳臺入圍獎;主理古建筑活化項目連續兩屆(現有兩屆)“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排名第一。
活動時間
10月26日(星期六)14:30-16:30
活動地點
廣州海事博物館負一層學術報告廳
編輯:邱靖雯
審核:伍幸勤、王吟梅
審定:王芳
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小紅書|抖音 | B站
搜索“廣州海事博物館”
獲取更多資訊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 停止進場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及波羅誕期間除外)
咨詢電話
020-82210927
(工作時間:9:00-17: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