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58年9月19日深夜。
合肥市四牌樓郵電局依舊燈火通明。
工作人員們忙得連晚飯都沒有吃。
柜臺前,購買郵票、信封、寄信、投稿的市民隊伍已經排成了長龍;
郵電局門外的街道上,接踵而來的群眾更是絡繹不絕;
他們潮水般涌向郵局,都是為了向家人報喜。
四牌樓合肥郵電局
信中說的都是同一件事:
他們見到了毛主席!
合肥鋼廠轉爐車間工人朱光智在寄給他住在巢縣的母親的信中寫道:
"媽!在小學時看到毛主席的掛像,就想親自看看毛主席,今天我真正看到了。
他老人家身體十分康強,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你,也讓你幸福幸福"。
1958年的合肥
【一】
今天,初秋的合肥,細雨如絲,天氣微涼。
金寨路、長江路、勝利路萬人空巷,二三十萬合肥市民不顧細雨打濕了衣衫,期盼著能一睹領袖的風采。
下午2點15分,65歲的毛澤東身穿銀灰色風衣,在省委第一書記曾希圣的陪同下乘坐敞篷車,從住地稻香樓出發緩緩向北,到三孝口后向東行進。
毛澤東視察合肥圖為毛主席受到合肥市民的夾道歡送
所經道路兩旁,歡送毛主席的群眾站得密密層層:
有工人,有農民,有市民,有教師,有學生,有機關干部,有解放軍,有紅領巾……
他們為了要看到自己敬愛的毛主席,忘記了頭上飄拂著的雨點、忘記了腳下泥濘的道路,帶著歡欣鼓舞幸福的心情等待著、翹首祈盼著。
長江路到廬江路路段
據原中共安徽省委書記、副省長張愷帆回憶,原定通知群眾十五萬人,但是沒有預料到自動集合起來的群眾很多,連郊區農民很多都聞風而至,估計群眾在二十至三十萬,等于合肥市人口的半數。
這些歡送毛主席成群眾,從主席的住處一直排到火車站,長達十多里。
馬路上橫掛著許多"我們敬愛的領袖萬歲"的標語、橫幅。
車輛緩緩前進,所過之處,立刻掀起了人海的浪潮,跟著就是暴雷般的歡呼聲、鼓掌聲、萬歲聲,人們蹦著跳著,揮舞著手臂,極其熱烈而有秩序。
歡呼聲久久回蕩在合肥上空。
安徽省圖書館
一些年輕人干脆追著敞篷車跑了起來。
有幾個小青年就跟在毛主席車后面跑,從稻香樓跑到火車站,民警攔著說,別跑。
時任安徽省公安廳廳長的邢浩,很是理解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就對執勤的民警說:同志們,不要攔,他愿意跑就跑吧,有什么關系呢。
剛進火車站,站在車站附近的群眾看見了毛主席還不算,還跟著蜂擁進入站臺,涌到車廂旁邊,歡呼跳躍。
毛澤東視察合肥圖為毛澤東在合肥
已經進了車廂的毛主席幾次從車廂中走出來向群眾招手致意。
火車已經慢慢地開出車站,群眾還戀戀不舍地站在那里,不肯散去……
合肥大鐘樓
【二】
說起來,合肥的人民群眾能夠擁有這樣的幸福時刻,還真要感謝安徽的游子張治中。
一個月前,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前后,毛澤東陸續到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地視察。陪同視察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張治中,是安徽人。
毛主席考察武漢結束后,按照計劃中的行程很快就要到安徽去。
曾希圣書記要先回合肥準備接待事宜,臨行前張治中拽住曾書記商量說:
"毛主席是第一次到安徽,怎樣能夠使廣大群眾一睹毛主席的風采——無疑這是安徽人民多少年來所渴望的機會。
我們好不好事先把群眾組織好,站在大道兩邊,請主席坐在敞篷車上,就可以使群眾都能看到,滿足人民群眾的愿望"
曾書記說:
"主席恐怕不會答應吧?
主席無論到什么地方,像我們這些負責人都不讓去迎接。
當然,主席這次到安徽,對全省人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力量,能夠這樣做最好。"
張治中說:"讓我和主席去講,試試看"。
曾書記說: "好吧,聽你的信,主席能答應最好"
1949年由上海內遷安徽的東南醫學院, 1952年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這是當時安徽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
到吃晚飯時,張治中向主席提出了請求。
他說:
"主席十年來才第一次到安徽去,安徽人民一定非常渴望能夠見到您。
您到合肥時讓人民站在道路的兩旁瞻仰、瞻仰可以吧?
您不反對吧?"
旁邊一位同志說:"你說要夾道歡迎?"
主席說:
"我已經受到你們許多批評了,說我沒到安徽去。
安徽省委同志們也是多次這樣的說,這次你們怎么辦我都不管了"
張治中說:"主席準許了。"
安徽大學
他隨即高興地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曾書記。
在從安慶前往合肥的船上,安徽省幾位領導同志就和張治中商量:
本想主席到合肥時通知群眾站在大道兩旁,讓主席和群眾見面。
但考慮到這樣就容易使群眾知道主席的住處,群眾一定會一天到晚站在主席住處門口,等著主席出來。
不斷的歡呼喧嚷,將會影響主席的安靜;
同時估計主席到合肥時天色不早,所以作罷。
最后決定在主席離開合肥時來個"夾道歡送"較為妥當。
9月16日,在暮色蒼茫中,主席一行到了合肥。
合肥市政府大樓
【三】
由于張治中的懇求請,于是就有了前文的那一幕。
當天的熱烈情形在十天之后的9月29日《安徽日報》登載得最為詳細(節錄):
六十多歲高齡的毛主席,在汽車駛過市區的三十多分鐘里,一直站在汽車上,神采奕奕地對人們頻頻揮手。
人們一面盡情歡呼,一面貪婪地端詳著主席慈祥的面龐。
年輕的姑娘搖動著手里的花束,手拉手跳躍著;
大學生們手舞足蹈,拋起了他們的帽子;
帶著孫子的老祖母,把她們的孫子舉得高高的,指點著毛主席高大的身影。
合肥市一萬多少先隊員,揮舞著千萬條紅領巾,宛如滾滾翻動的火龍。
多少人興奮得流下眼淚!
安徽省博物館
一個汽車司機登在汽車上一面鼓掌,一面連聲高叫:"幸福!幸福!十二萬分幸福!"
"我看到毛主席了! "、"毛主席多健康、多有精神,怎么也不像六十開外的人"
毛主席離開合肥以后,合肥街上走動著的人們,都在一遍又一遍地談論著和毛主席會見的情景。
為毛主席的健康感到無比幸福.....
毛主席所乘的汽車在街上行駛得很慢,但是人們想多看看毛主席,都感覺得車子開得太快。
"毛主席一定看到我了。他還向我招手呢!"
……毛主席視察合肥鋼廠時,廠里有二百多工人因為值夜班沒有見到毛主席。
有的人急得哭了。
19日早當他們知道毛主席要和合肥市人民會見,早飯也沒吃就步行十五里來到街上。
毛澤東視察合肥圖為毛澤東同合肥鋼鐵廠工人交談
……江淮人民公社副主任胡恩發,五十多歲了。
他正生病在家,聽到院子里鬧鬧嚷嚷的,一打聽說是要見毛主席去,就堅決拒絕了別人的勸阻,冒雨趕到合肥。
看到了毛主席之后感動得流下淚來;
他對人說:"這比我二十年前從上海做工回來看到久別的老娘幸福舒坦多了!"
淮河路橋
合肥市的市民們,從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到幼兒園里的小寶寶,都為見了毛主席而感到無限溫暖。
廟后街居民委員會主任李道英對人說:"見了毛主席,我連做夢都笑醒了" ……
廟后街幼兒園的小寶寶們看見了毛主席后,滿街跳躍快樂地嚷道:"我看到毛主席啦! "、"毛主席還笑著用手指著我們呢! "
直到深夜兩三點鐘,合肥郵局門前川流不息,人們用信件向他們的親人報喜,向報紙雜志寄出他們寫下的稿件和激情的詩篇。
合肥廣大人民爭相購閱登載毛主席來安徽視察消息的報紙,本報全省發行額比往常陡增將兩倍,達到三十二萬多份,僅零售數就達到十九萬份。
市郵電局的郵遞員和售報員今天(按,指20日)變成了最受歡迎的人物。
在工廠、在機關、在學校、在馬路上,他們到處受到包圍,零售報紙賣完了,群眾仍不放他們脫身,說他們"太保守"、"帶的報紙太少了"
江淮大戲院
【四】
火車開出站臺后,同行的羅瑞卿部長和張治中說:
"今天這種夾道歡送的做法,是主席多次出來視察的第一次破例"
在此之前,毛主席不管到哪里去,都是輕車簡從,不但不要群眾接送,就是連地方黨政領導同志也是不讓接送的。
而這次合肥二三十多萬人民竟有機會見到自己敬愛的領袖(毛主席這次在安徽各地累計會見的群眾共有四十多萬),張治中實在感到特別高興。
他和毛主席說:
"今天群眾情緒這樣狂熱,他們對領袖擁戴敬愛的情景實在使人感動"。
毛主席謙遜地說:
"這是他們感到自己已經當家做主了,他們是國家的主人了"
張治中說:
"這話對,不過要是沒有黨和主席正確英明的領導,國家不能這樣快強大,人民生活不能這樣快改善,他們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熱烈歡樂的表現。"、"過去人們都是愁眉苦臉,而今天人人喜笑顏開,這就是最大的轉變。"
毛主席含笑說:
“是的,他們都已經看到我們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看到自己的美好遠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