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汪阿姨幫著女兒女婿帶孩子5年后,女婿認為用不著她了,話里話外的趕她走,為了不討嫌也不收起,汪阿姨干脆地走了。半年后,她接到了女婿哭訴的電話。
講述人:汪阿姨
汪阿姨在女兒結婚后跟著他們住了一段時間,幫忙帶外孫,本以為女婿會感激,對自己好,結果卻恰恰相反。
女婿周先生很不待見自己的岳母汪阿姨,在周先生看來,汪阿姨太嘮叨了,聽著就煩。總以為自己說的話是忠言逆耳,其實都是他不愛聽的。
哪怕知道岳母汪阿姨的心意是好的,可他就是受不了,根本不想跟岳母一起住。
汪阿姨是那種特別節省的人,也看不得浪費,跟著女兒女婿住的時候,汪阿姨是一個很勤快的人,把家里收拾的特別干凈,還主動給他們做飯。
為了讓女婿他們的壓力不那么大,汪阿姨甘愿犧牲自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了一部分作為生活費。
雖然平時有時候看不慣一些事情會直接說出來,刀子口豆腐心的,喜歡叨叨叨,但也沒有啥壞心思。
可汪阿姨的女婿周先生卻不能接受這樣的汪阿姨,他習慣了外面的好聽話,希望別人捧著自己,稱贊自己。
哪怕自己每天懶散度日,沒有什么本事,也不啥上進心,他也不能接受批評,更不喜歡岳母對自己說教,什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什么要養家要努力等等。
汪阿姨自己做事就是比較雷厲風行的,她看不慣做事拖拉,踩點的行為。而周先生恰恰就是這樣的人,這也導致了兩個人的想法不同,注定會有一些矛盾。
周先生喜歡及時行樂,不喜歡生活過得那么的壓抑,他沒有事業心,就想躺平,每月按時領工資挺好的,回家了啥事也不用操心更是舒服。
可是,這樣的日子,在岳母汪阿姨來到家里以后就變了,岳母太能念叨了,什么都要管,看不慣的地方也都是很直白的說,從來不會拐彎,也正是因為這樣,話語難免難聽了些。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周先生心里特別的不爽,暗暗地想著:這老太婆什么時候才能安靜些,讓你來幫忙的,帶孩子做家務的,不是讓你來指手畫腳的,太沒有分寸感了。
女婿的想法,汪阿姨雖然不知道,可她心里多少知道些女婿不愛聽她嘮叨。然而,在汪阿姨看來,自己看到女婿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應該說,如果不說女婿怎么知道自己做的不好,怎么去改正,去進步。
自己都是為了女兒女婿好,不然自己才不說了,要不是這是自己的女兒女婿,自己怎么可能去幫忙還三分之一的房貸,還給帶孩子,做家務,伺候他們生活。
可以說很少有長輩像自己這樣為了兒女好的,她愿意對自己的孩子好,愿意為他們付出,也希望女婿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讓女兒和外孫過得更幸福。
可惜的是,汪阿姨的苦心并沒有讓女婿感到受用,反而讓女婿起了逆反心理,特別的不喜歡她,還總喜歡跟她對著干。
汪阿姨給女婿帶孩子五年,退休金基本花在了她們的小家,自己還累的不行,整個人都感覺老了好幾歲。
可是周先生卻借口孩子大了,孩子的奶奶想孩子了要來家里住,而讓汪阿姨離開回她自己的家。
周先生說:你能不能趕快走人呀,我媽要來了,你不走我媽住哪里,趁著你女兒還沒回來,你趕緊走吧,你總不想我們夫妻吵架吧。
看著女婿這白眼狼的態度,汪阿姨也不想女兒為難,她默默的收拾自己的行李離開了女婿的家。
女婿周先生看著汪阿姨終于從自己的家里走了,他特別的高興,再也沒有人看不慣自己,在自己面前說教個不停了。
半年后,周先生卻是怎么也笑不起來了,哪怕是他的母親來了家里,他也笑不起來,反而感到日子特別的難過,他開始想念汪阿姨在的時光了。
究竟發生了什么呢?原來,周先生的母親來到家里后,從來不管兒子過得怎么樣,她也是個自私的人,考慮的只有自己是不是過得快樂,自在。
既不幫忙帶娃,也不會做家務,更別提幫忙還房貸了。每天不是忙著逛街,就是忙著跳舞。她常說:自己到兒子家就是享福的。
每個月的退休金,她都是自己花的,甚至還會找兒子周先生要錢花。一點也不曾為兒子考慮,這也導致了周先生的生活質量下降了不少。
也就是這時候,周先生才發現岳母汪阿姨的好,意識到自己趕走岳母是多么愚蠢的行為。他打電話給岳母汪阿姨哭訴,希望岳母能跟以前一樣搭把手,令他失望的是,這次汪阿姨選擇了拒絕,說是沒空。
寫在最后
女婿面對岳母對自己的付出要有感恩的心,哪怕是長輩說的話自己不愛聽,可以裝作沒聽到,應付一下,而不是對岳母沒有禮貌,涼了岳母的心,最后也讓自己無路可退。
當周先生不感恩,不尊重岳母的時候,結局已經注定,沒有誰的心被傷了還能捂熱。
關注我,與我一起聊更多情感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