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八宿縣至吉達鄉段動感影集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七卷中,記述了蘇格拉底與格勞孔關于洞穴人的一段對話。大意是,有一個能通進光線但又與世隔絕的洞穴深處,居住著從小便生活在這里的洞穴人,他們的腦袋與手腳都被牢牢的禁錮,他們對事物的觀察與分析,只能通過洞口映照在洞壁上的微弱光線,由洞外人在洞口經過時產生影子來判斷,并以為這就是事物與世界的本質。有天,有人試圖解救一位被禁錮的洞穴人,然而,洞穴人面對刺眼陽光的不適應,造成了暫時失明,外界事物紛繁復雜,變化快捷迅速,需要轉動他那從不曾活動過的頭腦去觀察時,又引起頭暈目眩。因此,洞穴人內心對解救他的人充滿了無比的憤怒與仇恨。
- 在吉達鄉住宿的騎行者客棧,是間十多號人,男女混住的大通鋪。當我躺床上在整理照片時,跑來個稚氣未脫的自來熟小女孩找我聊天,她還在讀小學,就被狼爸拉出來騎行歷練。女孩是個話癆,開口就是塞伯坦星球,也不管我知道不知道,自顧自的講得津津有味。能夠給孩子買漫畫書,還能帶孩子四處旅行的一般都是家境富裕,而且開明的家庭。
藏式民居的大門
- 旅行,不就是走出自己的洞穴,去見山、見水、見世界、見人心、見人性嗎?騎行雖苦,女孩天真活潑,樂觀開朗的本性卻一點沒變。也許此番經歷,會是她以后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段回憶,至少,在寫作文時會有豐富的題材和獨立的主見,而不用像我小時候,一寫作文就頭大,搜腸刮肚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不知道寫啥。如果不是聽了周立波脫口秀關于扶老太太過馬路的全國通用作文笑話,還以為就我一人才這么瞎編。
庭院里的胡楊樹
- 出于認知的局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洞穴人,每當有人指出自己的謬誤時,往往不是接受,而是內心覺得顏面盡失的暗自惱怒。所以,好為人師便成了中國人為人處世最大的短板。洞穴人意識不到自己是洞穴人,才是最大的悖論
- 有個人聽信廣告宣傳以為喝核桃液可以補腦,便一口氣買了六箱,喝完,發現沒感覺,于是憤而起訴商家虛假宣傳索賠。網友們對此紛紛評論,表示核桃液補腦不是虛假宣傳,自從服用后,開始認識到核桃液補腦無用,便是智商提升的有力證據。(面對這個悖論,喝核桃液是否能補腦,歡迎讀者評論。)
- 這些年來,發生過很多事:在鋪天蓋地的養生廣告宣傳中,有沒有買過保健品?非典期間有沒有搶購過板藍根?福島核電站事故有沒有囤過鹽?新冠病毒流行時,有沒有去搶購雙黃連、喝過蓮花清瘟,積極主動去排隊搶打疫苗?可以說,每一次選擇,都是檢驗一個人智商的試金石。
藏式農家小院
- 如果你從來沒中過招,那么恭喜你,你是位能基于事實與邏輯做出判斷,有著獨立思考能力,有主見,并對自己言行充分負責的聰明人。如果,你所有的坑都踩過,那么,你需要的就是多讀書,多看看那些曾讓你反感的評論,思考下別人為什么這么說,查驗下別人說的是不是事實,符不符合邏輯與推理,學會放棄以自身的立場去評判是非。當然,花錢買教訓,也是快速提升自己認知水平的捷徑之一,虧吃多了,自然就變聰明了。
- 這個社會需要勇氣,需要有人去面對洞外刺眼的陽光,需要有人去觀察和解讀讓人頭暈目眩的洞外世界,外面的世界雖然有無奈,但外面的世界卻更精彩,只有在陽光下,社會才有無限的可能。如果沒有這些勇士,我們不僅會淪為洞穴人,更會成為洞穴國。
- 曾看過一篇新聞,講述一名饑腸轆轆的朝鮮人,越境到中國境內找吃的。他看中了一家農戶庭院里,放地上的滿滿一碗白米飯,上面還有一根碩大的肉骨頭,如此美味的食物,讓饑餓的朝鮮人垂涎三尺,想等主人轉身就過去拿。哪知,隨主人一聲召喚,跳出一條大狗,他萬萬沒想到,這么好的米飯居然是喂狗的。朝鮮人瞬間崩潰,在這一刻,什么主題思想,金太陽崇拜,什么大義凜然,什么強大自信,統統都煙消云散,身為洞穴人,真是狗都不如啊。再后來,又看到幾名朝鮮的年輕人,因觀看韓國連續劇,而被判處死刑的新聞。在洞穴國里,向洞口張望都是有罪的。不幸的是,對獨裁與專制最忠實的擁護者,對文明世界最仇恨的反對者恰恰正是這些洞穴人。
- 現代版的洞穴人,雖然沒人約束他的手腳,但卻有人刻意用仇恨蒙蔽他的雙眼,以恐嚇與威脅去限制他的言行,把一個人活生生禁錮在他自己營造的思想洞穴里。這正是司馬夾頭們拼盡全力在做的事。
- 上午八點半,從八宿再次出發。
楊柳依依的八宿街道
- 騎行以來我有個優點,就是恢復力比較好,不管前一天多累,只要踏實睡上一覺,體能就基本恢復了,也許與自己愛吃肉,身上肥肉多,存儲能量多有關吧,胖點不一定是壞事。但今天卻明顯感到體力不行。
英姿颯爽的徒步女漢子
- 還沒走出八宿縣城,巧遇四位英姿颯爽的女漢子,正在路邊準備行裝,徒步去拉薩,當我路過時主動揮手致意,看到她們背上厚重的背包,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女漢子的彪悍人生,不由咋舌,真誠表達了對她們的敬佩之意后,拍照留念。
農家待收割的青稞
- 出了縣城,有什么可以百看不厭?我想一定是那無盡的田園風光,大片等待收割的作物,讓我這個路人也能感受到辛勤勞作后收獲的喜悅。大山下的梯田層層疊疊,蔚為壯觀,田間的農舍錯落有致,鄉間,枝條依依的胡楊樹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仿佛回到了杏花春雨江南。每次看到這樣的景致,心里都有一種安寧與平和,“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錯落有致的藏式農舍
- 特別喜歡農家院壩里的胡楊樹,主干挺拔遒勁,而枝條卻柔若絲絳,兼具剛毅與纖弱之美。胡楊樹有著頑強的生命,在干旱的環境下能活,在鹽堿地也能活,被水浸泡還能活,傳說中胡楊樹的一生是,生千年而不死,死千年而不倒,倒而千年不腐。如果在秋季,成片的胡楊葉子會變成耀眼金黃,又是一番驚艷絕倫的風景,面對這樣堅韌的生命又怎能不生出敬畏之心呢?
農舍前的胡楊樹
- 沿途經常會遇到一些溫馨的藏式農家小院,門口種著胡楊樹,灰白的柳絮掛滿枝頭,院墻外堆積著當柴火用樹枝木條,朱紅色的大門雕刻著藏族人喜愛吉祥物。每次看到這種特色民居,都忍不住拿出相機在人家大門口拍個不停,唯一擔心就是怕主人誤會,被當小偷暴揍一頓,還好這樣慘劇沒有發生。
典型的藏式農家小院
- 昨天在烈日和逆風下騎行,眼睛紅了,喉嚨發炎,大口呼吸時,鼻孔與喉嚨都有干裂的感覺,狀態一直沒恢復,騎行到十八公里外的汪排水電站,終于還是走不動了,按計劃本該翻越海拔4300米的安久拉山,到九十公里外的然烏鎮休息。
汪排小型水電站,負責整個八宿縣的電力供應
- 腳沒力騎車,就靠著上坡推車,下坡滑行,繼續堅持。
隨風席卷而下的暴雨,好在持續時間很短。
- 到下午三點,前方的暴雨來襲。硬著頭皮往前走,等我到地頭,雨居然停了,老天保佑。
短暫的局部晴天
- 到下午四點,用時八小時,騎行三十七公里,熬到了海拔3847米的吉達鄉。先在飯館里點了份回鍋肉把肚子填飽,吃過飯,雨又繼續下,距離安久拉山埡口還有三十一公里,已經不可能再走了。下雨天,留客天,人不留天留,順勢臥倒,給自己懶惰找了個心安的理由。
吉達鄉雨后的彩虹
- 雨下到快晚上七點才停,雨后一道靚麗的彩虹遙掛天際。攻略上說,翻過安久拉山,會有三百公里左右的下坡,距離拉薩越來越近了,曙光在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