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碰見了我的一個小學校友,一聊才知,28歲的她,還一直沒有結婚呢。
我問她有考慮結婚生孩子嗎,她詫異道:
“為什么要結婚生孩子?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太自由了。
你知道嗎,我姐有倆孩子,每天沒少為了孩子的作業(yè)、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
而且養(yǎng)孩子真是費錢,小到鞋子,大到學習機和配套設備,光孩子一個月的開支都頂我倆月工資了,你說說,我要生了孩子,能養(yǎng)得起嘛?”
如今不少年輕人不太愿意生孩子,他們認為生育成本、教育成本太高,加上就業(yè)壓力、生活壓力之大,自己無法承擔養(yǎng)孩子的責任。
而面對這一問題,各地催生政策不斷,
比如發(fā)放生育補貼、假期政策、養(yǎng)育獎勵等等鼓勵年輕人生孩子。
然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似乎并不太“買賬”。
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于不生孩子,而是選擇獨立、自由的生活方式呢?
在當下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養(yǎng)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從幼兒教育開始,父母們就需要為孩子的成長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幼兒園的學費、興趣班的費用、課外輔導班的價格、英語早教等等這些,都是父母們不得不面對的經(jīng)濟開銷。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成本更是水漲船高,直至孩子成年步入社會,有些都要父母貼補他們。
面對如此沉重的教育和養(yǎng)育壓力,許多年輕人開始猶豫了。
他們擔心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不足以支撐孩子的成長,
擔憂自己無法給孩子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無法得到保障,是很多年輕人尤為擔心的方面。
除此以外,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年輕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獲得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而且房價、生活成本之高,使得年輕人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維持自己的生活質量。
在這種情況下,生育孩子無疑會加重他們的負擔。
他們害怕孩子會成為自己穩(wěn)定事業(yè)和獨立生活的阻礙,
甚至害怕影響到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健康。
在這樣的重重考量下,很多年輕人便更傾向于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方式。
他們渴望擺脫傳統(tǒng)的生活模式,而是想要追求內心的激情和夢想。
在他們看來,生育孩子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而這些責任和義務可能會束縛他們的手腳,
讓他們無法盡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享受生活。
了解到年輕人的想法之后,又有了“新方案”
北京等城市率先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項目,加入到了醫(yī)保報銷的范疇內。
減輕了有生育想法的年輕人的經(jīng)濟壓力。
聽到這一舉措后,許多00后大學生表示:
“舉雙手支持。”
“終于可以考慮一下生個孩子了。”
有些地方為鼓勵生育,提出為三胎家庭提供每月500元的補貼,一直到孩子滿3歲。
但是很多父母并不買賬:
“一個月光奶粉錢就小1000塊,養(yǎng)育成本遠遠大于補貼的數(shù)目,生得起養(yǎng)不起呀。”
“3歲以后才是真正花錢的年齡,教育投資、興趣培養(yǎng),哪一個不需要花大價錢?”
而對于養(yǎng)孩子的過程來說,父母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的學業(yè)。
教材的改版、中考的分流、就業(yè)的激烈競爭等等,都是父母尤為操心的。
想要激發(fā)年輕人的生育意愿,那么就需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生育成本、教育成本、就業(yè)機會。
當年輕人有底氣和經(jīng)濟實力時,才會有勇氣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面對年輕人不愿意生娃的原因,我們需要從政策、環(huán)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盡量為年輕人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寬松、公平的環(huán)境,
讓他們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對此,你有何看法呢?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