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西漢初年設立。其范圍與今日江西絕大部分區(qū)域重合,東連閩、南通粵,是漢初南疆的邊防重鎮(zhèn)。
豫章郡治南昌,取“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
隨著豫章郡的設立,江西也在歷史上首次成為郡一級獨立的行政區(qū)劃。
而在豫章郡這一片土地上,則孕育了羅氏、劉氏、熊氏、萬氏、龔氏五大有著顯赫地位的世家。
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堂號:豫章堂。
這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羅姓。
羅姓,史書稱為“祝融八姓”的后裔,清代廖紹朱在《羅氏族譜序》中寫到:羅氏起源于周代的羅國,后代以國為姓。
如今,羅姓人口約為1500萬左右。
豫章羅氏,始祖是西漢大將羅珠,湖南長沙人。
當年,羅珠曾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被封為“治粟內史”、“大農令”。
豫章郡設立后,建筑城堡,并環(huán)城廣種豫章樹(樟樹),羅珠的后代因此得名豫章羅氏。
自羅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發(fā)展脈絡清晰,因此民間世代流傳“天下羅家無二派”的說法。民國時期,學者羅元鯤則認為:羅珠為羅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
羅氏家族制定的字輩,有80字,分別是:
宋代第40代后裔羅盛得制定的四十個字五言古詩“盛應實用君,成彥伯公叔。以德懋憲光,秉興克允福。亨運會時來,賢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得業(yè)是常祿。”;
明代儒學訓導羅文溥制定的四十個字五言古詩“忠孝全鴻烈,芳名振豫章,立朝榮甲第,奕世萃冠裳,理學家聲遠,英才國瑞長,靈礽同紹述,慶衍發(fā)麟祥。”
寧化石壁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搖籃”之稱,也是世界客家羅氏總祖地。
相關統(tǒng)計顯示:海內外1.2億客屬后裔的族譜中,九成以上記載有先祖的“石壁”經歷。客家主要姓氏中,有216個以上姓氏從寧化石壁播衍到海內外。
豫章羅氏,為寧化石壁最早的開拓者之一。
客家羅氏始祖羅令紀(688—777年),豫章羅珠公第二十五世裔孫,是寧化的開縣功臣。
羅令紀祖父羅萬發(fā),于隋開皇年間落戶黃連峒,率眾辟地墾荒、開山伐木,于667年設立了黃連鎮(zhèn)。
725年,黃連鎮(zhèn)升格為黃連縣,羅令紀掌管全縣政務。當時黃連是古汀州八縣中建縣最早的,比當年汀州建制還早11年。
742年,因為縣名與中藥黃連同名,在眾人的商議下,取"寧靖歸化''之義,更名為寧化縣。
漢代豫章郡與今天的江西并不等同,但江西作為獨立的行政區(qū)劃,源自于豫章,因此人們也常用豫章指代江西。
而隨著豫章羅氏、豫章劉氏、豫章熊氏、豫章萬氏、豫章龔氏等世家的綿延發(fā)展,豫章堂正在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影響愈加深遠。
如今,經過漫長歷史變遷和遷徙,豫章羅氏由于做官、經商、謀生、避禍等原因,除豫章外,逐漸形成襄陽、河東(太原)、齊郡(濟南)、長沙四大郡望。主要是運、會、時、來、賢、嗣、序等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