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祥威 編輯|馬青竹
如今很多科技公司,都是靠干臟活累活,殺出一點生存空間。
四維圖新是其中之一。
“我們在做極致性價比的智駕產品,幫客戶把臟活、累活、苦活先干了,減少大家的投入和開發。”四維圖新CEO程鵬直言。
四維圖新做智駕,以ADAS、中低階智駕方案為主。主動求干苦活,為的是,業務“渡劫”。
從營收構成看,這仍是一家圖商。
四大業務,智云、智艙、智芯、智駕,以地圖業務為主的智云,撐起營收半壁江山。其次,才是智艙、智芯。
智云和智芯,曾是這家公司的高毛利業務。2021年,兩大業務的毛利率,分別高達75.62%、51.79%,躺著賺錢。
但,到今年上半年,兩大業務毛利率降為36.6%、32.23%。
智駕算法在進化,高精地圖因此不受待見。行業又在打價格戰,上游芯片產業鏈毛利收縮。
圖商四維圖新,想拿一張智能化船票,通過“極致性價比”實現智艙/智駕上車。還拉來軟件公司輕舟智航等,攢局闖關,意在成為智能化軟硬一體方案供應商。
以座艙、智駕方案上車為歸宿,有玩家從算法入局,也有的以芯片入局。這家圖商真能搭上另一條船?
攢局,深耕智能化
程鵬口中的臟活累活,主要指的是低階、中階智駕。在他看來,主機廠應該繞開這些低級工作,直接去做高階智駕,主打一個全棧可控。
在四維圖新的角度,高階,大概率指的是城市領航。
近日,四維圖新帶來將量產的“中高階方案”,一套基于地平線J6 E的80TOPS算力平臺,支持7V3R12U傳感器,可以實現高速領航和城區LCC的方案。
這套方案,程鵬介紹最大特點,“主打極致性價比。”
四維圖新拋棄了主流的11V方案,選擇了類似大疆車載(后更名卓馭)的7V方案。
此前,大疆車載發布成行平臺,主打性價比。區別于11V的主流方案,主要通過7V實現高速和城市領航,成本下探到5000元級別。
其中,7V+32TOPS可覆蓋8-15萬元級別車型,升級100TOPS算力后,還可覆蓋15萬元級別左右車型,且已在寶駿云海(參數丨圖片)、帕薩特等車型上搭載。
與大疆車載一樣,四維圖新這一次,也選擇了壓榨攝像頭和算力的極限。
成本下探并未結束。
面向10萬元級的車型,四維圖新還推出艙泊一體方案,采用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AC8025座艙芯片,加一顆地平線J3。
這一方案,按程鵬所說,“成本可以做到2000元以內,沒有別的廠家目前能做出這樣的性價比。”
立項時,四維圖新原本希望10萬元的車可以標配,認為整套方案要在3000元左右。最終做出來,成本到了2000元以內,5萬元的車也可以標配。
杰發科技從做相對簡單的MCU開始,后涉足座艙SOC芯片。國產化的AC8025,再加上同樣國產化的地平線J3,理論上,自然低于主流海外芯片。
更為關鍵的是,艙駕融合。
據程鵬介紹,艙駕一體的設計,讓這套方案成本更低,比單獨采購座艙和智駕的方案,低至少20%。
外部環境,也在殺價。
選擇價格戰,等于找死,但可能有所突破。不打,肯定會死。
四維圖新的做法是,將壓力向上傳導,要求芯片、軟件上游降本。所以智芯業務不再躺著賺錢,毛利率大幅下滑。
此外,四維圖新還接納了滴滴智艙部分團隊成員,并找來輕舟智航一起攢局。
對于和外部公司的合作,程鵬認知很清晰。
以輕舟智航為例,“這家公司對高階智駕、端到端、感知算法的能力,比四維圖新強。四維圖新的工程化能力,對市場客戶的理解、交付、供應鏈控成本的能力比輕舟智航強。彼此互補。”程鵬說。
四維圖新成立過自動駕駛事業部,到今天,算法仍然需要外援。足見智駕突破之難。
好消息是,查閱近年財報,四維圖新的智駕業務毛利率,目前為27.78%。雖不敵傳統業務賺錢,但也不算是真正的苦活累活。
接下來就看,和大疆車載等主打性價比的供應商,如何對決。
穩住地圖基本盤,憋大招
四維圖新有過兩種發展思路,其一,將地圖從汽車擴展到手機,再到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其二,沿著汽車方向,從汽車到芯片,再到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垂直挖掘。
顯然選擇了思路二。
只不過,地圖起家的四維圖新,還無法馬上放下地圖。
這也是為何,當頭部智駕公司都大談無圖開城時,程鵬重申,“無圖就是偽命題。大家都喊無圖,但事實上每一家車企,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都在用圖,而且用得都挺多。”
在他看來,復雜的路口、環島,使用地圖后,用戶體驗會更好,且可以作為安全冗余。
其實,國內主打“真無圖”的公司元戎啟行,在過河北保定的六岔路口環島時,也能準確通過。當算法足夠扎實,去高精地圖便水到渠成。
頭部智駕玩家已經證明,高精地圖,徒留無益。車端不再需要高精地圖,乃至不需要所謂的輕地圖。
好在,程鵬看到這一點,且逐漸接受了這一趨勢。
沒了高精地圖,取而代之的是自動駕駛通過算法實時生成“地圖”。早期的汽車導航地圖,采用的是送審制。自動駕駛實時生成地圖后,需要采用實時審圖。
基于此,四維圖新開發了一套快速審圖平臺,可以解決實時采集數據的合規性。
程鵬還看到,高精地圖的需求,正從車端導航,轉向云端訓練。
他強調,“某些車企每分每秒都在用高精地圖,通過數據采集,進行云端訓練。”
四維圖新已獲得某頭部跨國車企的地圖定點,這次中標的一大變化是,不再采用對每輛車進行收費的模式,而是把地圖服務變成訓練模式,在云端訓練、車端提取一些特殊場景,再輕量化地裝到車上。
過程中,四維圖新可以提供工具鏈,當傳感器數據傳上來以后,實現地圖更新。
不過,這一方向上究竟如何做,程鵬準備憋一個大招,明年公布答案。
僅次于地圖業務的智艙,也是四維圖新想要穩住的基本盤。
不同于國內車型采用等高通8155座艙芯片,四維圖新基于杰發科技的自研芯片,從后裝AC82X5,再到AC8257、AC8025,探索艙泊一體,以及性能更強的AC8025。
程鵬透露,接下來還將發布AC8025AE,將艙行泊集成到一顆芯片,進一步提升性價比。
從地圖到智駕,又到智艙,四維圖新要做智能化軟硬一體供應商,也面臨業績轉正壓力。
今年上半年,四維圖新實現營業收入16.67億元,同比增長11.08%。凈虧損3.56億元,同比增加20.62%。
承壓不小。
程鵬不愿縮小研發費用,希望保持高強度研發,攻下幾個領域,讓收入規模進一步變大。“如果團隊努力,合作伙伴多給我們訂單,爬得快,可能兩三年收入就翻倍。”
他有信心,最終四維圖新會留在牌桌上。
結語
四維圖新的智駕業務營收已破億元,直追智芯、智艙業務。如今,這三項業務合計營收,占公司總營收三成以上。智能化轉型,已見雛形。
要甩下圖商身份,需拿出好用的智駕、座艙方案。市場上,主打性價比的大疆車載已打入多個車型。華為ADS的基礎版,也在收獲更多深藍汽車一樣的用戶。
要沖出合圍,不止四維圖新,所有非大廠玩家,都要加速。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