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10月23日第六版
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
希臘作家、詩人
視頻來源:上海時刻
偉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 2000多年前,古代中國、古代希臘的文明之光在亞歐大陸兩端交相輝映。中國“百家爭鳴”的思想迸發期,恰恰是古希臘哲學和文學泰斗輩出的黃金時代。老子、孔子、孟子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中希先賢,共同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有人說,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是“素未謀面,卻似曾相識的故人”。如果這兩位相隔千山萬水的“故人”,在古代以某種方式“相遇”,會如何對話?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從小熱愛中國歷史和哲學的希臘作家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以一部歷史小說給出了他的答案。
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中希兩國古代文明強大而相似。作為一名作家,我的目標是把希臘和中國連接起來,搭建一座溝通兩國精神、文明和文化的橋梁。”塔索斯說。
愛上中國歷史和哲學
他向往中國
塔索斯出生在希臘雅典,是希臘當代頗有影響力的作家、詩人。少年時,他就對中國這個遙遠國度產生了極大好奇,12歲左右時便讀遍了家里有關中國的書籍。上高中后,他又跑去大的圖書館,如饑似渴地搜尋有關中國古代朝代的各種信息,了解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等先賢,讀到了《道德經》《莊子》《論語》等經典之作。
“這些深邃的哲學思想讓我驚嘆,非常深刻,也很有趣!”塔索斯說,他視這些不同的哲學流派為一顆顆別致而珍貴的寶石,它們串起了一條中華文明的璀璨項鏈。在他看來,這些珍貴的文明瑰寶至今仍能為人們帶來智慧的啟迪和思考,“比如我很喜歡《道德經》里的‘上善若水’,意思是‘人應該像水一樣,水是強大的,它可以自我調節,可以在不失去自我的情況下呈現出成千上萬種形狀。我認為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好的一課。”
心懷對中國歷史和哲學的崇敬之情,有朝一日去中國看看成為塔索斯的夢想。這個夢想終于在2002年實現了。那之后的一年間,他花幾個月時間游覽了上海、北京、嘉興、蘇州、廣州、深圳、拉薩等地。當書中的遙遠國度展現在自己眼前,他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當時就有一種家的感覺,后來這里真的成了我的家!”不久后,他遇到了一位中國女士,成了上海女婿。
塔索斯一直保留著初到中國時的視頻錄像。那是他用當時鮮見的小型攝影機拍攝下的畫面:有上海的摩登街景,陸家嘴的高樓正在蓄力崛起;有北京的故宮和長城,一磚一瓦宏偉而壯麗;有蘇州園林的亭臺樓閣,一草一木盡顯江南秀麗;還有拉薩的風土人情,身穿民族服飾的人們露出淳樸笑臉……他將這些片段剪輯成近1小時的錄像,命名為“2002-2003中國之旅”。“那時我播放給希臘的朋友看,也在一些活動上向更多的人播放。他們都很驚訝,原來中國是這樣的!”很多人正是通過他的錄像看到了中國,一個現代又多元的國家。
“現在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圖書館。不論城市大小,你都能找到美麗而現代的圖書館。”塔索斯自己也是圖書館的常客,看到很多年輕人在那里閱讀或是學習,就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在圖書館埋頭探尋心中的中國。“我愛中國,中國在我心里!”塔索斯由衷發出感慨。
促進文化交流
他把中希文明和智慧寫入書中
今年9月12日,塔索斯最新歷史小說《兩個世界的光芒》在希臘正式出版。“兩個世界的光芒”指的正是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的文明和智慧。
中國和希臘相距遙遠。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無數艱難險阻使中希之間鮮有往來。但神奇的是,兩個文明幾乎在同時期達到了繁榮的高峰。由此,塔索斯做了一個巧妙的設定:時間回到公元前323年,主人公——一位希臘哲學家,同時也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他去了秦國,遇到了莊子的一名弟子,不久后又遇到了幾位講授儒家學說的老師。通過主人公的見聞,書中展示了中希兩國的文化、智慧和生活日常。
“我在書中寫到了中希兩大文明的許多相似之處,既有哲學、精神啟示等方面的,也有食物和酒等生活細節。”因為涉及兩國歷史的記載,塔索斯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證,以確保古老的地名等細節盡量準確。比如新疆喀什古稱疏勒,他在書中便使用了古時地名。
該書在希臘一經出版便得到積極反饋。“有讀者寫信告訴我,他們對中國有了更多了解,對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日常生活非常感興趣,覺得很有意思!”這讓塔索斯對中文版的問世更有信心了。他透露,目前中文版正在翻譯中,希望明年能與中國讀者見面。
“希臘和中國都是幸運的,擁有知識、文化和智慧的寶藏。就像我們兩國的語言一樣,世界上6500種語言,只有中文和希臘語不曾間斷,傳承了至少3500年。”在塔索斯看來,語言與哲學思想是相互促進的。從文化層面,希臘與中國同是巨人,始終惺惺相惜。
古老文明相知相親,近年來中希兩國文明文化交流互鑒不斷。作為一名作家,塔索斯也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中希建交50周年之際,他的小說《太陽的女兒》入選文化交流書目,中文版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他加入中希友協已經22年,同時也是西南大學中希文明互鑒中心的訪問作家。他還經常到中國的大學里講授希臘和中國的哲學、神話,以及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應用于日常生活。
“僅9月份,我就在希臘見證了好幾場大型的希中文化交流活動。我很榮幸在一帶一路‘良渚·世界文明對話’活動上,講述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與希臘米諾斯文明和基克拉澤斯文明的相似之處。”塔索斯說,通過這些交流,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也會更尊重對方,有助于全人類和平共享未來。
《太陽的女兒》
[希]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 著
張雅琳、劉芳訊 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太陽的女兒》是一部虛構歷史題材小說,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80年希臘和波斯人之間的薩拉米斯戰役期間。兩個具有巨大文化差異的年輕人突破世俗墜入愛河,但卻因為戰爭生離死別。戰爭取得了勝利,而主人公勇敢、智慧、有擔當的優秀品質也得到了傳承。作者秉持著尊重史實的考證精神,塑造出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走進燦爛的古希臘文明,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品質,呼吁當代青年自強、自律,勇于承擔責任。
來源:新民晚報
制作:劉曉帆
關注并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