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發布了2024年三季度財報,在汽車、儲能、碳信用額業務的助推下,這是特斯拉史上最佳第三季財報。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實現營收為251.8億美元,同比增長8%,但略低于市場預期的253.7億美元;實現凈利潤約為21.7億美元,同比增長17%,明顯超出分析師預期;營業利潤率為10.8%,高于去年同期的7.6%。
并且在特斯拉給出的“盡管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嚴峻,但我們預計2024年汽車交付量將實現小幅增長”、“在最好的情況下,特斯拉明年銷量有望增長20%-30%”等較好預期助推下,特斯拉盤后股價大漲12%,在昨夜美股科技股盤后走出了一條獨立曲線。
從具體業務來看,本季度特斯拉核心業務線實現了全線上漲。
具體來看:
在汽車業務上:2024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實現純電動車交付量約46.3萬輛,實現營收200.16億美元,同比增長2%,創下2024年季度交付新高,并且美國、中國、歐洲等多個主要市場繼續實現銷量引領——諸如在中國市場,9月份Model Y和Model 3分別以4.8萬輛和2.4萬輛蟬聯國內乘用車市場和豪華轎車市場銷冠,在美國市場,特斯拉Model Y/3和賽博越野旅行車包攬了最暢銷電動車型前三名;在歐洲市場,特斯拉是 9 月份歐洲最暢銷的品牌.....
與此同時,在特斯拉汽車業務上,特斯拉還持續公布了全球第 700萬輛整車下線、賽博皮卡實現利潤轉正、廉價車型有望明年推出以及煥新版Model Y試生產的傳聞等等一系列提振消息,這也讓特斯拉汽車業務接下來的表現頗為值得期待。
在儲能業務上,作為特斯拉新的增長極,第三季度特斯拉儲能產品裝機量達到了6.9吉瓦時,同比增長達73%,體現在營收上則是實現能收入為23.76億美元,同比大漲52%;而毛利率更是高達30.5%。
另據特斯拉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儲能產品累計裝機量已達20.4吉瓦時。
這讓特斯拉在儲能業務上持續處于引領地位。
而服務和其他業務(主要是碳積分出售)在本季度也取得了明顯進步,并為本季度特斯拉的利潤大增做出了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本季度特斯拉服務和其他收入為27.9億美元,同比上升29%,在第三季度為特斯拉貢獻了7.39億美元的純利潤。
正是三大業務在三季度的優秀表現,也讓特斯拉一掃此前陰霾,取得了史上最佳第三季度財務表現。
事實上,相對于一時間的財務表現,于特斯拉而言,個人認為其更為值得稱道的或許是其對技術的預判性,以及在選擇技術后的堅守本心,埋頭種因的精神。
如我們所見汽車市場雖然新能源取代燃油的大趨勢未曾改變,但在所謂的“新能源“需求層面,近兩年來不少消費者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許多消費者開始傾向于插混或者增程,以消除所謂的里程焦慮。
在此趨勢下,我們也看到許多原本致力于純電汽車制造的公司,似乎也改變了自己的初心,也開始生產增程車型,這于市場而言,當然沒有錯,畢竟這是在響應市場需求,先把錢賺了。
但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本心的背叛?
在此,反觀特斯拉,其并未如一些車企一樣什么火爆就做什么,而是堅持在純電道路上前行,并且還更具勇氣與雄心——發布了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真正面向無人駕駛的Cybercab(賽博無人駕駛電動車)和Robovan(無人駕駛多用途車)車型。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不僅是在純電路線的堅持上,同時也體現在技術的取向上。如我們所見,在當前智能駕駛賽道上,有兩種主流路線——一是多數車企都在采用的激光雷達路線,而另一個則是特斯拉堅持的純視覺路線。
而從業內進展來看,特斯拉所堅持的純視覺路線正在被更多公司所跟進——國內的極越汽車、小鵬汽車等,在新品上均開始采用純視覺技術。并且在可見的趨勢下,這一技術路徑將會被更多的廠商在新品上使用。
可以說,純視覺這一技術路徑,特斯拉是又一次選對了。
而在當前市場競爭的核心——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上,特斯拉不僅是行業前進方向的引領者,同時在算力儲備和智能駕駛累計行駛里程層面,特斯拉更是遙遙領先于同行。
諸如在在自動駕駛的核心要素算力層面,特斯拉已在德州超級工廠已經部署了2.9萬個H100 集群,并且預計到 10 月底將達到 5 萬個H100 的容量。這樣的算力規模,當前汽車行業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與之比肩。
同時在自動駕駛行駛里程上,特斯拉也領先于同行——數據顯示: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監管版)累計行駛里程超過32億公里,并且其中50%來自V12.5版本。
并且在技術理論上,特斯拉更是自動駕駛行業的引導者——從“BEV+Transformer”到“端到端”,無不如此。
而也讓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進一步拉開了與其他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差距。
而在這種領先友商們一個身段的現實下,回看特斯拉為何會有如此成績?
則不難發現,不為短期誘惑所侵擾,對選定的技術路線堅定地、不計成本,乃至是孤注一擲的投入,才讓特斯拉擁有了如今的技術路徑、算力、行駛里程的全面領先。
而這或許也正是什么火爆做什么的同行們所欠缺的。
當然,于現實而言,特斯拉面臨的挑戰也是顯著的——無論是在越來越激烈的產品競爭環境,還是特斯拉王牌FSD在其他市場的落地監管,特斯拉目前都還無法給出全面的答案——以FSD為例,其當前依舊僅限于北美市場,而在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特斯拉目前還是沒能拿到允許落地的監管批復,這可能需要特斯拉付出更多努力。同時在汽車產品上,雖然當前特斯拉的核心產品(Model Y和Model 3)的銷量表現依舊強勁,但也不容忽視的是,在國產全面崛起的現實下,特斯拉還能否在核心市場持續保持領先。
這些都需要特斯拉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