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特立獨行水瓶座
日常干貨總結癖
分享生活,讀書、工作、育兒
在微博刷到一位92歲奶奶一天的獨居生活上熱搜,好奇點進去,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看,奶奶的精神狀態領先多少晚輩們。
奶奶自理能力杠杠,生活充實而有序,一大早起來燒水,扔垃圾,煮早飯做配菜,胃口很好能吃三大碗。
接著她會花點時間做家務,疊紙剪紙,打掃衛生,保持家里清潔,家務做得差不多就拿著拐杖出門撿板栗。
中午回家休息然后為自己做午飯,下午老姐妹過來聊聊天,還把自己撿到的板栗分享給姐妹,成就感滿滿。
晚上也顯得不無聊,忙著做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差不多時間就關電視睡覺了。
這就是一位92歲,健康平靜地生活著的老人的一天日常,很多人看完后也盛贊老人的精神氣。
而我從中看到的是這個老人多么孤獨,可是她又多么從容地面對孤獨。
人老后,是一個需要獨自面對孤獨的消失過程。
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她人生的最后5年因為雙腳不能行走終日躺在床上,因為太老,同齡的朋友兄弟姐妹都死得七七八八,她熟悉的世界漸行漸遠。
子女只能每天來送飯時看一看,但是因為她耳聾,與人也無法交流,每天就靜靜地躺著,孤獨地躺著,有時候也會自言自語,但大部分時間像消失了一樣的寧靜,好像世界已跟你無關,你活著,但只是純粹地呼吸著。
這種絕對的孤獨感,我看著心痛,但又無能為力。
人的一生,終究是要面對一次徹底的孤獨,甚至是,你不必等到老,現在的人就已經很孤獨了。我兒子放學都找不到玩伴了,同學都要補習或者上興趣班,還有的人即便跟家人面對面也只是玩手機,彼此也都是孤獨的。
而我也經常要面對孤獨,因為是自由工作者,好長一段時間都不需要面對同事、領導。每天早上跟老公說完再見,送完孩子上學后,接下來的一天都得獨自面對自己,一個人一支隊伍地活著。
怎么讓自己孤獨里,更從容更有節奏感地面對一天的生活,是我每天都得面對的現實問題。
心流時間,對抗孤獨
朋友目前不上班但是每天她會假裝去上班,8點出門,在咖啡館打開電腦找工作半天,中午找個小店吃飯,下午繼續到咖啡館打開電腦瀏覽資料。
她必須要在有人氣的地方呆著才不至于感到孤獨。
我的感覺相反,我喜歡每天靜靜地在家上班,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因為的工作不需要依靠別人,也無需依靠外界的刺激我都能隨時找到自己的心流時間。
創造心流時間是忍受孤獨的重點。
我每天6點起床,寫稿到7點,做早餐、吃早餐、送孩子上學,回家寫作到12點,吃簡單的午餐,聽播客,午睡四十分鐘,下午讀書,做家務,接孩子,做晚餐,晚上輔導作業、讀書、睡覺。
每天的生活內容都很飽滿,我獨處的時間有八九個小時,這段時是我獨自一人的心流時間。
就如那位92歲的奶奶,每天都能沉浸式干活,沒人要求她怎么做,但是可以創造一種可以沉浸在心流里的生活方式,每天都有生活的奔頭。
我媽媽在農村生活,我很怕她感到孤寂,可是每次假期回去,我都能感覺她能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緊湊。
五點起床,洗衣服、做早餐、去菜地澆菜、看水稻長勢,拔草,回家煮飯,看電視,喂雞,打理門前種的花花草草,清潔衛生,這些工作她都得一個人做,每天都把生活過得很有秩序感,很享受其中,難怪讓她到市區生活一周就說要回家。
我媽種的水稻,玫瑰花
對于我媽媽老說,種菜種地讓她有成就感,我有次拿了幾棵姜花苗回去讓她種,她認真地施肥打理,某天爆開了一朵朵白色的姜花,她剪下來插在透明的罐子里,滿屋香了幾天,她開心得不得了,媽媽通過種植掌控了她的世界。
《心流+發現心流》里說,熬過孤獨唯一的方法就是設法整頓注意力,不讓精神熵損害心靈。”
心以為然,當你將注意力用在發現、創造喜歡的事,你便很少感到孤獨。
健康讓你不怕孤獨
魯豫在播客《巖中花述》里對話《東京八平米》作者吉井忍,吉井忍是獨居女性,她很享受這種孤獨又自由的生活,但是她自己也真誠地說到,一個人住最怕的就是生病。
你會覺得自己很凄涼,很孤獨,會自憐自憫。所以她給自己的解決方案是買保險以及盡最大的能力保持健康,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獨自的生活。
保險可以給無依無靠的人以安全感,但更大的安全感當然是身體健康。
只有健康的身體能讓你繼續探索生活的快樂,健康會讓我感覺良好,覺得生活的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讓自己有高質量的生命時間,才能無懼孤獨感的來襲。
親戚家的奶奶89歲一個人住,很少聽她抱怨什么,因為她的身體很硬朗,很多事都能自己做,每天早上做運動,自己做飯,吃得健康,沒有習得性無助感,89歲看起來最多就七十來歲。
我覺得她在抗衰老,保持身心健康上是花了時間和心思的,她每天讀養生書,而且真的去實踐,煲什么湯有什么功效她都了如指掌。
她在孤獨里保持樂觀,也跟她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關系。
插畫師:Julia
當我健康的時候,我認為自己能克服任何難題,小小的孤獨可以被強大的掌控力消除。
而將來,我們面對孤獨的日子終將是要來臨的,抗衰老的健康生活方式要提前開始。
《抗老生活》里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血管老化,程度越嚴重的患者,其面容出現斑點、皺紋、皮膚松弛的現象越嚴重,外貌年齡也遠超實際年齡。
我覺得衰老的容貌也是小事,最怕的是血管老化引發其他的疾病。
在醫院神經外科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那些中風不能動彈的病人,終日躺在床上是何其的孤獨。
我覺得很多老人不是病死的,是孤獨死的,吉井忍說她的鄰居就是孤獨死,沒有交際,足不出屋,他死后房間里的垃圾要清理2個月才能清理完。
面對孤獨,我決定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抗,我強壯,我美好,即便是孤獨,我也是感覺良好的孤獨。
為對抗孤獨做的自律的事
孤獨地健康,就要有一個人生活也得自律的精神。
即使一個人生活也不要大吃大喝,感覺到餓了,也不要馬上尋找食物充饑,在家里呆很容易對食物上癮,覺得無聊就吃零食,還沒感到餓又開始下一頓。
當然也不要走極端,一天只煮一頓,要一日三餐準時吃,保持正常的飲食生物鐘。
另外更不要為了一點不剩,吃光所有 飯菜,只要感覺到飽了就不要再吃了。我一個人在家工作的時候很容易走極端,要么就煮一大鍋粥,一天靠這鍋粥續命,要么就晚上吃得太過于豐富,把小孩吃剩的飯菜,全部歸我,導致我日漸肥胖。
我不那么怕孤單地工作,我怕一個人孤獨工作久了,不用面對群眾,沒有形象的壓力,越吃越多,變成一個孤獨的胖子。
所以最近,我了讓自己變得健康,我盡量也會走出門散步,找機會跟比我年輕的人聊天。
你還可以到養生館去找人按摩,別人捧著你的腿的時候,不那么孤獨,每次我經過樓下的養生館,我也會看到一些老奶奶走進去,當有人細心地呵護你的腳的時候,你的孤獨感不那么強烈。
另外,不要總是在互聯網排解孤獨,試試放下手機,創造與人的接觸與大自然的接觸,當你走到另外一個空間,感覺沒那么寂寞了,孤獨感是會隨著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未來的一段時間,我都會孤獨地工作,老了也許也會面對像我外婆一樣的孤獨。
誰能逃避孤獨?尼采說,我期待一個人,我去尋找那個人,最后,我找到的始終是我自己。
陪伴你的,最后還是你自己,枕邊人也未必能理解你的一切。
生命,是一場孤獨的跋涉,一個人走,一個人流浪;一個人哭,一個人笑,一個人堅強。
歸根到底,最重要的是找到滋養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健康,堅強,學會在孤獨的世界從容生活。
作者簡介:慶哥,讀書、養心,好好生活。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我的新書《像我這樣的人,就該燦爛過一生》,愛自己,養自己,做自己的貴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