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2日港股收盤之后,李寧公司宣布與紅杉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旨在獨家開發和運營李寧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業務。
根據李寧發布的公告,合資公司股本總額為2億港元,李寧公司和李寧本人將共同持有全新合資公司55%的股份,對新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
通過這份公告,我們可以提煉出幾條關鍵信息。
其一,合資公司的業務范圍將包括在中國內地之外地區,李寧品牌產品的設計、制造、采購、經銷、批發、物流、零售及市場營銷等業務。如此全面的業務布局,表明合資公司將以較為獨立的運作方式拓展國際市場。
其次,李寧公司與其創始人李寧不僅持有合資公司55%的股份,合資協議還提到,李寧公司有權在未來根據合資公司表現收購部分股權——如果合資公司在四個完整財年后經營收入少于 10 億美元,李寧方面將有權以現金收購紅杉中國方面最高 25% 的已發行股份。
這種安排,除了說明集團希望在合資公司運營過程中確保足夠影響力和控制權,也從側面反映了李寧公司對于此次合作及海外業務目前的時間規劃和營收期許。
另外,此舉固然是李寧開發海外業務的一種全新嘗試,但專門成立合資公司還有另一層含義,即李寧公司仍將重心放在中國內地市場,不會受這一出海動作的影響。
新合資公司不會影響李寧公司主體的業務重心,李寧公司管理層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向外界著重申明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李寧集團副總裁兼CFO趙東升回應此事時首先強調:“李寧公司希望將現有核心資源和管理團隊的精力都聚焦于中國內地市場?!?/strong>
“當前的內地市場機會仍然十分廣闊但同時亦具有挑戰,包括同業和國際品牌近年來都在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投入。”趙東升表示,“專注提升李寧品牌在國內市場,尤其是在專業體育賽道上的競爭力,努力推動國內業務實現穩健的增長,這也是最能為公司帶來直接收益的策略?!?/p>
“穩健”或許是此次操作背后最大的考慮因素。
當然,作為國產運動品牌的先行者和佼佼者,李寧集團著眼于國內市場的發展并不難理解。
一方面,盡管面臨越來越明顯的消費分級,但國內運動鞋服市場仍舊有較大潛力。從近年來持續火熱的戶外行業,到近期爆火的網球運動,新的風口總會不斷涌現,帶動旺盛的市場需求。這一定程度也說明,運動行業在國內發展遠未完全開發,且處于不可預測的變動當中。應對如此市場環境,需要品牌及時調動資源推陳出新,稍有懈怠,就可能錯失重要的發展契機。
另一方面,在國內和國際品牌激烈競爭的當下,需意識到國內市場才是李寧的基本盤。公告也提到,在過去幾年探索國際化的進度上,李寧集團的收效仍較為緩慢的。因此,品牌自然會選擇集中資源精力投注在國內市場,減少國際業務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進而提升核心業務長期發展的穩定性。
但與此同時,在當前的環境下,拓展國際業務尤其一帶一路地區的發展,又是李寧集團長遠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當李寧與國際化聯系在一起,很難不讓人聯想起李寧旗下的中國李寧在2018年紐約時裝周的亮相。通過與國際時尚界接軌,李寧集團向外界展示出中國運動品牌的創新和轉型能力,成功提升了李寧的品牌形象。當然,這并非李寧品牌走向海外的開端。早在2001年10月,李寧首家海外品牌形象店就在西班牙桑坦德開業;而在 2010年,李寧品牌正式登陸美國,在俄勒岡州波特蘭開了第一家零售商店。
對于國產運動品牌而言,進軍國際市場既為了尋求給企業帶來新的增長可能,也為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能促進產品創新和品牌升級,提升其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和認知度。
可以推想,應是經過反復權衡,李寧最終選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集團將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之時,由合資公司開拓海外業務,攻略這片不能放棄的潛在市場。
過往,運動品牌基本通過成立子公司、渠道拓展、產品出海等方式來開發海外市場。如今年6月29日,李寧籃球韋德之道11進行海外發售時,便是通過上架合作店鋪以及國際官網的形式,同時在巴黎、柏林、巴塞羅那等全球多個城市一同上新。
不過,大多數運動品牌的出海進程中,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資源投入相對有限,品牌在其他國家地區的認知度也有限,和當地品牌抗衡的競爭力更加有限,加之文化差異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難以進行大規模國際化布局。市場拓展的能力常常無法全部發揮。
可以說,李寧集團與紅杉中國的合作,為中國品牌國際化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不僅能夠減少品牌出海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也使得出海業務不再受限于母公司的資源投入和經營慣性,具有更靈活的本地化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合作方紅杉。李寧顯然看重紅杉中國豐富的跨境資源和經驗,能與其優勢互補,增強品牌應對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公告中提到,自2005年成立以來,紅杉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并建立了一個由具有深刻行業洞察力的專業投資者組成的團隊和跨境投資網絡,可以為被投資企業提供商業賦能、人才培養、數字化支持等服務。譬如在與希音(SHEIN)、星巴克中國等企業的合作中,紅杉中國便深度參與投融資,提供資金、人才和數字化等方面的支持。
目前可以預見的是,雙方后續合作中,李寧公司將發揮自身品牌、產品和運動資源等方面的傳統優勢,紅杉中國則會以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提升運營效率,共同服務李寧品牌出海。
如前所述,李寧品牌很早便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的嘗試,只是一直以來,其國際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的占比較小,未能實質推動集團業績增長。通過合資模式,李寧或能夠在不分散對國內市場投入的情況下,逐步探索海外市場;又能以獨立運營的方式,與合作伙伴資源互補,正面應對國際市場動蕩,確保品牌國際化的穩步推進。
在當前運動品牌的競爭局勢下,這一舉措對李寧來說,即便無法斷言是最佳選擇,無疑也是十分穩妥的決定。反之,國際市場的拓展,再次為李寧品牌提供了一個在全球舞臺上與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競爭的機會,使其能夠更廣泛展示品牌實力與文化。
在出海成為行業內外都正重點關注的領域之際,李寧此舉不僅對自身意義深遠,也將為其他國產品牌的國際化提供一種全新借鑒,同時也讓其他舉棋不定或者還在籌備的企業加快動作。一波更大的出海潮或許已在來的路上。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