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封建嗎?不要以為它就是封建社會,那是馬克思的說法。
封建的真正含義,是古代天子把土地分給自己的親戚或者功臣,讓他們在封地當老大,享受稅收和權力。
這樣做的好處是,天子可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也可以防止別人來犯。
這種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久遠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后來周朝也沿用了這個做法。
《詩經》和《左傳》里面就有提到封建這個詞。
《詩經·商頌·殷武》提到“命于下國,封建厥福”,意思是說商王冊封本族或異族諸侯的行為,封土建邦。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提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意思是周王把親信分封出去建立諸侯國,來屏障周王室。
商朝實行的是內外服制度,即商王直接控制內服地區(王畿),而外服地區則由附屬的部族或方國控制。
商朝分封制和西周的分封制有顯著區別。
商朝的分封制更多體現為一種部落聯盟和邦聯制的結構,而非像西周那樣形成一個嚴格等級制度的封建社會。
西方歷史上也有類似的制度,叫做feudalism,也就是封建主義。它和中國的封建有些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比如說,西方的封建主義是基于土地和軍事的契約關系,而中國的封建則是基于血緣和禮儀的宗法關系。
為什么我們現在會把封建這個詞用來形容一種落后、壓迫、剝削的社會呢?這要說到日本人了。
日本人在近代學習了西方的歷史學,把feudalism翻譯成了封建,并且用它來描述日本歷史上的地方分權制度。
后來,中國人也學習了這個用法,把封建這個詞泛化了,用來指代一切不符合現代化、民主化、科學化的東西。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封建等同于封建社會或者封建主義,而應該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背景來理解它。
史料來源:《史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