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第5集《禪觀與凈土》(念佛篇)

0
分享至

戊三、自他不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我們看戊三,自他不二。

作為凈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投生到極樂世界的時候,其實我們的生命是產生了重大的變化。什么變化呢?就是說,我們過去是一個有漏的因果,往生后轉成一種無漏清凈的因果。這兩個是不同跑道,一個是隨順娑婆世界的輪回的,一個是隨順清凈涅槃的。所以諸位!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雖然我們沒有斷惑證真,但是事實上,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其實是不同方向的因果。

首先從果報來看。極樂世界,當我們在蓮花化生以后,這個果報體,經論上說明,它是有兩種功德:一種是安樂的功德,一個是解脫的功德。什么叫安樂呢?你在極樂世界投胎以后,“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一點在娑婆世界你是做不到的,凡是有漏的業力一定是苦樂摻雜。我們可以看得到,所有的人類,沒有一個人一生當中永遠快樂,沒有這回事,一定是樂極生悲,快樂到極限,他一定要墮落三惡道。極樂世界沒有樂極生悲這四個字,沒有這回事情,“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它那個快樂是無止境的。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果報體是無漏。

第二點,它的解脫的功德。極樂世界的人民在享受快樂的時候,他的不可思議在哪里呢?“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我們娑婆世界的快樂,你六根接觸,一定會放逸,你把持不住的。你要么就是不去碰這個快樂,有福報但不去享。算你聰明!你一旦去碰快樂,那對不起,你一定墮落,你一定起煩惱,一定造罪業。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會激發我們的煩惱,但是極樂世界的快樂卻能夠產生不退轉,這件事情不可思議。在凡夫生命的內涵當中,快樂跟解脫你只能選一個,正如蕅益大師說的,你不可能“腰纏十萬貫”,又要“騎鶴下揚州”,人生沒有快樂跟解脫讓你全包的,沒有這回事情。你想了生死,對不起,你就得過平淡的生活;你要享受人生,你來生就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除非你是圣人。所以,在娑婆世界,快樂跟解脫是沖突的。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就是說,這個人明明在享受快樂,但是他的道業又不斷增上。那怎么解釋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極樂世界的果報不是有漏的業力所感的。

這個地方是說明,因為它是彌陀的本愿功德創造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極樂世界為什么既快樂又解脫。它不是業感的生命,它是彌陀的本愿創造以后,我們本身的因地也是用清凈的愿力去招感彌陀的愿力,是以愿感愿,所以兩個都是清凈。只有這樣子才能夠創造這么一個常樂我凈的果報體出來,它既快樂又寂靜。那么這個地方就有一個重點要出來了,所有的凈土宗人都要知道,極樂世界不是業感緣起,它是愿力的創造。

極樂世界不是由業力創造的,不管你造多大的善業,你曾經布施、持戒,造大的善業,都不能招感極樂世界,除非你發愿。這樣子的話有個問題了,那么我過去造了業,怎么辦呢?這些業擱哪去呢?所以每一個凈土宗的人,在臨命終之前,最大的功課就來了——你怎么處理你過去的業力。你怎么處理?你這個業力極樂世界用不到,所以祖師就提出了四個字:帶業往生。你必須在臨命終之前,把所有的業力變成是可以攜帶式的。你必須讓你的業力全部進入睡眠狀態,就是說,我沒有本事把你消滅,但是我起碼讓你沉淀。在往生之前,沒有一個人讓業力可以活動。你只要生死業力在活動,你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為生死業力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是抵觸的,一個往東,一個往西的,它不隨順彌陀本愿的,它不隨順極樂世界功德。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除了我們不斷地去發起清凈的愿力以外,你要想辦法降低生死業力。

你說,欸,我造了很多善業。對不起,極樂世界連善業都不行!你這個有漏善業,以有所得心造了善業,這個善業是有漏果報。所以,凈土宗有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話是指晚年了,年輕人還是多做點好事。你看《印光法師文鈔》,一個人到了晚年,叫你少管閑事,你好事不如無事。到了晚年,這是關鍵時刻,盡管你造好事的機會多了去了,但是你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必須把所有的攀緣心停下來。所以,作為一個凈土宗的人,他必須要成功地把業力沉淀,這就是一個成敗關鍵了。

那么怎么樣把業力沉淀呢?兩個方法:

第一個叫助行,懺悔業障。我建議所有凈土宗的人,在臨終之前好好地拜懺一年,把過去生、今生因為一念的糊涂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徹底地懺干凈,能夠見好相最好,至少斷相續心。如果你覺得一年對你有困難,你可以分成三個月、三個月、三個月,分成三段,一百天、一百天、一百天。你拜八十八佛也好,拜大悲懺也好。你最好在死亡到來之前有一年的拜懺機會,讓你的重大罪業慢慢地調伏下來。拜懺,這個很重要。我們如果沒有拜懺,可能今生、前生有一些強大的業力在臨終會產生障礙。“愿我臨終無障礙”,你就必須要事先做好準備。這個叫作助行。

我們談談正行。我們拜懺把業沉淀下來以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不要去激發業力。這個業力已經在睡眠狀態了,你不能把它激發起來,不能讓它變成活動。什么東西會激發業力呢?主宰,生命的主宰,一種有所得心。人生本來就是因緣所生法,我們昨天說過,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業力的釋放,該怎么樣還怎么樣。你該快樂它就會給你快樂,你該痛苦它就有痛苦。但是業力的釋放,諸位!我們知道什么叫業力的釋放呢?叫“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人生的生跟滅,只有過程而沒有結果。

但不幸的是,我們在面對因緣的時候,我們的有所得心希望這個因緣有個結果。這個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盲點,我們希望它能變成一個我們心中期待的結果。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少婦,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緊過去把她拉住。佛印禪師說:“你怎么回事呢?”她說:“師父啊!我沒法活下去了。”“這怎么回事呢?”她說:“我本來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但是后來我小兒子生病了。生病后,因為我一時的疏忽就死掉了。死掉以后,我先生就怪我了,就跟我離婚,所以我家什么都沒有了,先生也沒有了,兒子都沒有了,所以這個日子我沒法活了。”

佛印禪師是高人,他沒有教她說怎么去對治,他只問她一句話,他說:“你結婚多久了?”她說:“我結婚三年了。”“那你三年前是怎么回事呢?”她說:“我三年前過的日子還行,我就是一個還沒結婚的少女。”那佛印禪師說:“你現在生命就是回到三年前的沒有結婚的因緣嘛!你三年前活得還不錯,那你為什么現在那么痛苦呢?”因為她面對這三年因緣釋放的時候,她的心“仁者心動”。她跟她的家人結了三年的因緣,這是一個現實,但是我們一般人不愿意面對現實。我們一般人面對因果,最可怕就是不愿意認命,我們心中對因緣有一種過度的期待,我們希望因緣跟著我們心中期待的結果去走。

諸位!我再講一次,人生不是你說了算。人生如果可以主宰,那佛陀就不要我們離開輪回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人生充滿了變化,怎么變你是不能控制的。人生只有到了涅槃、成佛以后,你說了算,因為成佛以后,常樂我凈,這個清凈的快樂帶有這個“我自在力”。世間上只有一個人是自在的,就是佛陀。九界眾生說了都不算,因為都帶有微細的業力,尤其是凡夫的業更重。所以,我們在業力的掌控之下,最好是不要想去主宰,因為主宰對你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你的過失極重。

我們合理地推論,這個少婦三年的因緣,本來她跟她的先生、跟她的子女過去生就結了三年的因緣,這是一個事實。它的種子就這么多,它的能量就這么多。但是,因緣釋放完了的時候她不甘心,她想主宰這個因緣,她希望這個因緣能夠照她心中的規劃走。我們合理地推論,這個少婦會繼續輪回下去,因為“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

在唯識學提出一個問題,天親菩薩說,本來因果是生滅的,是片段的,我們造業的時候是一段一段造,得果報也是一段一段的因緣,人生本來就是很多水泡的結合。天親菩薩說,為什么前面水泡破了以后,我們會馬上有一個水泡出來?為什么阿羅漢的生命結束以后,他的水泡結束,他后面的水泡不會啟動,他能夠落入無生?因緣是片段的,是誰把它串起來?這個很關鍵,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因為你有所得心,就使令因果把它串起來。

就是說,本來你造了業就已經犯了第一個錯誤了,你不應該給阿賴耶識造那么多業種子,但這個錯誤還可以原諒。不可原諒的是,你造了業以后你又想要掌控業果。這件事情不可原諒,因為你會讓業力無窮無盡地相續下去。這就是為什么你死了以后馬上又出現一個水泡,因為你自己不想結束。人生就是你自己不想結束,你的那種有所得心永遠在追求一個你想要的結果,所以輪回就永遠不會結束,因為你的心也不想結束。

所以諸位!我們現在的現實是這樣,我們現在的阿賴耶識有很多的業力,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你不能讓業力活動,你的心就開始要 stop,你的心要開始停止了!你必須要做“今生是收尾”的打算,你必須要知道,你今生是生命的最后一生了。如果你的心不想收尾,你的業力是不會收尾的。

很多人的心態不對,這就是為什么他念佛念這么久,還是沒辦法往生。因為你沒有成功讓業力沉淀,所以你不能達到帶業往生的標準。業力,從一種強大的牽引力要轉成一種寂靜的可帶式的業力,前提是你自己的心對未來的果報要放棄主宰。好,我的生命到此為止了,你自己的心喊停。你自己的心真的想要停止,那個業力才會停止。就是,我不想再主宰,后面的因緣,不管對我是快樂是痛苦,反正我不要了。你的生命就有變化了。

所以我們看到,善導大師的皈依也好,蕅益大師的正念真如也好,其實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放棄主宰。因為你不放棄主宰,阿彌陀佛拿你一點法子都沒有。我們必須要讓自己的業力沉淀。你要走出過去的業力,你才有辦法面對彌陀的光明。這個房子你都走不出去,你可別怪太陽照不到你。你自己喜歡窩在房子里面,你不能夠說阿彌陀佛光明不照你,不能這樣講。

所以你看善導大師是什么概念,善導大師是怎么告訴我們放棄主宰。他說,你業障深重,求出無門;彌陀大愿,必定救拔。所以他是用怖畏心,反正你業障深重,你再輪回下去對你也沒好處。所以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是讓你“不敢主宰”。就是說,你有本事,你再主宰,你再輪回下去,試試看!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是讓你不敢主宰。反正你看透了,輪回,你付出代價太多,快樂太少。我再這樣輪回下去,對我也一點好處都沒有,我趕緊撤,到極樂世界去了。這種思想也不錯,叫作不敢主宰。

蕅益大師的思想是:沒有必要主宰!他告訴你:“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本來沒有生死。所以,這個人生是如夢如幻的,你本來就沒有,你只是在虛妄的因緣里面“自心取自心”。你自己打妄想,變現一個業力的果報,自己去打妄想、去受用。所以蕅益大師的思想是沒必要主宰,因為它本來就是假的。

不管你是不敢主宰也好,不管你是沒必要主宰也好,反正效果是一樣,就是不能主宰。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兩位祖師的善巧不同,但是結果都一樣,就是讓你斷除來生相續的主宰。

這一點對凈土宗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你成敗的關鍵。也就是說,你沒有處理好你的生死業力,你根本沒有資格談往生。你業力都沒有沉淀,你怎么往生呢?阿彌陀佛沒有來之前你就被業帶走了,你怎么往生呢?連助念都來不及。

我們必須要處理好我們的過去。一個人不能走出過去,根本沒有資格談開創未來。你哪有什么未來呢?你必須走出過去的業力,才有資格開創未來的凈土。

那么怎么走出過去呢?你自己想結束。這很重要!你的內心不想結束輪回,你對來生還有所期待,還想要去主宰它,那對不起,那你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因為你自己去招惹業力的,那你就不要怪業力對你無情,就這樣子。

所以諸位!我們過去造了很多業力,現在都有彌補的機會。但是你現在只有一次機會,只有一次機會,就是別再去刺激它了,趕快把對來生的愛取、主宰放棄。你可以用痛苦的果報來激發自己,說,我再輪回下去也沒好處了,沒準還到三惡道去,劃不來,我趕緊到凈土去得了!你用怖畏心放棄主宰也可以。你也可以告訴自己,人生本來就是在做夢,再做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一生一生的都是沒有真實性。所以,你不管是不敢主宰還是沒必要主宰,總而言之就是放棄主宰。

你一放棄主宰以后,“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在其前”,你的愿力就產生作用了。你本來是由業力主導的人生,轉成由愿力主導的人生,你的凈土的功德就出現了。這個道理就是這樣,我們看善導大師的概念,蕅益大師的思想,都是這種想法。當然,蕅益大師的東西講得更徹底,它把人生從一種業果的思考提升到真如的思考。那么從真如的角度來看人生會看得更透徹,從真如的角度提起佛號,當然操作起來更自在。

那我們今天來談一談,從一種不敢主宰人生而提起佛號,到沒有必要去主宰人生而提起佛號,這種自他不二的思想是怎么回事。我們以下引用《彌陀要解》三段的開示來跟大家說明。

(一)心性本具

先看第一個,心性本具。


我們把這段《彌陀要解》的文簡單地解釋一下。

首先,蕅益大師解釋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無量光、無量壽是怎么來的:“皆本眾生建立。”阿彌陀佛為什么安立名號呢?因為他要把名號當作橋梁。他知道四十八愿的功德如此廣大,眾生很難去悟入,所以它作為一個橋梁引導我們的身心世界,透過名號的引導而進入彌陀的廣大功德海。所以,名號是為了救拔眾生來安立的,不是站在佛陀自受用的角度,這是為了利他的角度。

那么,作為佛號,它怎么就能夠去啟動彌陀的功德呢?這個地方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叫“生佛平等”。因為我們眾生的心跟佛陀的心,把因緣的水泡撥開,是平等。我雖然業障深重,我的水泡比較丑陋,但是你把水泡撥開的時候,我所呈現的是寂靜的水。阿彌陀佛的水泡比較光明莊嚴,但是這也是后來才有的,因緣所生法,這只是一種清凈的因緣所招感的功德。如果彌陀的光明的水泡也撥開來,它的水質跟我的水質是一樣的,心都是平等的。這就是為什么佛陀能夠透過名號來傳遞功德,因為我們跟佛陀有一個共同的平臺,就是我們的心性跟佛陀的心性是平等的。這就是為什么讓持名者能夠轉換彌陀的無量光、無量壽,變成我們的無量光、無量壽。所以,感應道交是建立在一種清凈心,“能念所念性空寂”。也就是因為性空寂,所以“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們往下看。因為無量光的緣故,所以啟動了我們自性本具的廣大的空間無礙。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能夠遨游十方諸佛國土,供養他方十方諸佛,見了阿彌陀佛就見十方諸佛,乃至于能夠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開顯心性里面空間無障礙的這一塊。

第二個,由無量壽義,使令我們開展心性本具的時間無障礙。我們往生以后就是“一生補處”,決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我們往生,諸位!我們往生沒有經過死亡,你知道吧?我們是什么時候往生,你記得吧?“是人臨命終時”,這就往生了。你一經過死亡,你就不太會往生了,中陰身往生很少。所以,如果你今生能夠往生的話,你現在是這個心態,到了極樂世界還是這個心態,因為他的心態沒有經過死亡的中斷。如果你往生的話,就是你這個明了的心去了,它沒有經過死亡,所以從此以后它就無量壽。

那么蕅益大師到底想要說什么事情呢?看他的總結。

這句話太重要了,凈土宗的人啊!離開我們一念的清凈心,我們不可能啟動彌陀的功德;離開彌陀的功德,我們也不能開顯我們自性清凈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蕅益大師的理觀的念佛跟善導大師偏重事修的念佛,最大的差別點就在這里,這句話。善導大師的概念,是把我們的心形容成“業障深重,求出無門”,所以,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我們的心是干不出好事來,你的心“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按照善導大師的思想,我們的心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好好地順從本愿,其他你啥都別想。所以,在善導大師的規劃里面,心力不可思議強調得少,他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議。

但是蕅益大師的思想就不是這樣,他認為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蕅益大師認為,凈土宗是兩種信仰。誰說是一種信仰?你要先信自,再信他。信“我雖業障深重,茍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是名信自”。就是說,我現在的顛倒妄想落入攀緣,那是一時的糊涂,但是我的本質沒有失掉,我一念清凈本具的功德沒有失掉。所以,我只要回心轉意,回光返照,我隨時都可以把我的自性功德力顯現出來。

當然,蕅益大師所謂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可不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你要靠現在這種打妄想的心,那剛好適合善導大師的說法——“業障深重,求出無門”。他這種心是經過調伏了,調伏以后的心。就是說,你如果對人生想要主宰,想要攀緣,那剛好適合善導大師的概念,那就訶責你,你這個人“業障深重,求出無門”。但如果你回光返照的時候,你會發覺,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離開了我一念心性,我就不可能啟動名號功德;離開名號功德,就沒有人可以加持我一念心性。自他不二。

舉一個例子。在宋朝有一個越國夫人,這個《凈土圣賢錄》有講到。這個夫人福報很大,她領著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發現有個婢女懈怠,幾天都不來參加共修,夫人就把這個婢女叫過來,就訶責了一下:“你這么懈怠,你這個往生怎么能夠成就呢?”這婢女被夫人訶責以后,就起慚愧心了,就精進地修行。結果沒多久,這個婢女竟然在房間里面自己念佛坐化往生,還異香滿室。其他的婢女就跟夫人說:“欸,這個婢女念佛往生了。”夫人還不太相信,就跑到佛堂說:“某某人,你要真往生,請你今天晚上睡覺的時候給我個消息。”

當然,一個人發了愿以后,她就容易跟對方感應道交。結果到晚上的時候,這個婢女果然來了。來的時候先跟夫人作禮,說:“感謝您老人家這幾年的教導,我真往生了。”夫人說:“那你可不可以帶我去極樂世界走走呢?”這個婢女就帶著夫人到了一個半圓形的橋,橋下面很多蓮花,每一朵蓮花都掛著名字。當然有的蓮花很大、很光明,有的蓮花很小,黯淡。她還指出:“哦,夫人這是你的蓮花,還掛上了你的名字。”夫人看到這個蓮花景象以后回來,在隔年的生日那一天,她就預知時至了,因為凈業成就了。她早上洗完澡,就拿香,向阿彌陀佛一問訊,香一插上去,坐著往生了。

現在我們要說一件事情,她能夠生前把蓮花給念出來,這件事情不可思議。諸位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念很多佛號,絕大部分的佛號都沒辦法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沒有放下娑婆世界,你的心態沒有準備好。一個人能夠在平常就把蓮花念出來,那是什么境界?凈業成就!當然,她能把蓮花念出來,就是她的心力不可思議。就是說,我們自性本來有這種功德,只是你現在被妄想遮住了。但是妄想一放下以后,你的心性本來就是具足無量的功德,阿彌陀佛又有一種強大的增上力激發你,能念所念兩個產生感應道交,所以念念創造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這個就是蕅益大師強調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

諸位,我問你,如果你用念佛機整天念佛,一直念下去,你覺得它會往生嗎?會不會往生?不會。為什么?因為它沒有心。為什么念佛機不能往生呢?如果不強調心力不可思議,我們只強調佛力不可思議,那應該念佛機也可以往生。它不能往生,就是它沒有一個明了性。沒有明了性它怎么往生呢?所以你可以看得出來,感應道交其實是兩種力量的結合。就是說,你本身要有一個明了的心,要有一個所念的佛。但是這個心是有條件的,它必須是離相、必須是無住的。雖然你本身不能夠把妄想斷掉,但是你對妄想是放下的,你不能去碰妄想,這樣就可以了。可沒有人要你念到業盡情空,但是起碼你是不隨妄轉。你只要把妄想放下,你每一句佛號都能夠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

我想我們要有一個觀念,“放下”這兩個字,你最好好好想一想。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我們想要掌控。掌控的結果,變成業障深重。其實我們放下,我們得到了更多。就是說,你去執著一個妄想,執著一個生命,最后弄得你傷痕累累。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你最好把這個道理好好地疏通一下,就是你為什么這樣做。你的心性本來就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但是你一天到晚跟妄想糾結不清,弄得你自己變得業障深重。你只要把你的自性功德力啟動起來,把妄想放下……就是說,你這個主人本來很有力量,但是這個主人睡著了,變成盜賊做主,盜賊就把你帶到輪回去了。你現在要做的一件事情,趕快把你的主人翁喚醒,就像禪宗說的,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

其實,我們自己是有能力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的,那么我們現在為什么弄得自己沒有能力呢?因為你自己多事。本來無一物,你自己要去惹塵埃。我們妄想本來也沒錯,它本來就是人生記憶中一個美好的回憶。但是你抓到這個回憶,你希望人生這個回憶有第二集、第三集,你想要相續下去,你要透過這種回憶去創造未來的回憶,結果你就把人生給搞砸了,是這樣子的。

你試試看,你從現在開始把妄想放下,由你的真如本性做主,你會發覺你活得更好。如今放下,何等自在!我們以前離家出走,好像覺得說做乞丐很好。其實回家更好!對呀,你爸爸是大富長者,你一天到晚做乞丐。你說,我做乞丐有時候得到好東西,有時候得到不好東西。關鍵是你是一個乞丐,你不得自在!作為一個乞丐,你再怎么快樂,你的飲食,你要吃什么東西是別人給你的。你在輪回里面,你再怎么快樂,你不得自在,你永遠受業力的束縛,業力讓你高興你一定會高興,業力讓你痛苦你就非得痛苦。所以,輪回盡管有快樂,但是你不得自在!作為一個乞丐,你的飲食不是你自己賺來的,是別人施舍給你的!

所以蕅益大師講一句話:“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因為你必須要安住在一念的清凈的理性,把妄想放下,彌陀的莊嚴才真正顯現出來。就是說,其實你本來就具足往生的能力,后來是你一天到晚跟妄想糾結不清,就把那個業力給啟動了,就把你弄得很被動了。你現在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就是,過去的妄想不管再怎么美好,試著把它放下,你不要再主導人生了。你看你主導的人生,生生世世你都想主導它,到現在你一點好處都沒有。你試著把妄想放下,由你的真如本性來主導,順其自然,你會發覺,阿彌陀佛的光明跟你的心就感應道交了。

所以,這句話意思是,離開了一念的清凈心,你不可能啟動彌陀名號;離開彌陀名號,你也不能加持一念清凈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所以蕅益大師的凈土概念是二力,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體會。

(二)隨緣顯現

我們看第二個,隨緣顯現。


前面的一段開示,蕅益大師強調我們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只是因為我們攀緣妄想,把這個功能給喪失了。所以,我們放下妄想,所謂的“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云遮”,你把妄想放下,你的自性功德力就顯現出來了。前面強調心力不可思議,那么這一段強調佛力不可思議,我們也不能夠否定佛陀的加持力。

我們看。蕅益大師說,前面所說的住處莊嚴……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先講依報,住處、生處。住處是什么呢?寶樹、樓閣。什么是生處呢?就是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花,受生的地方。前面所說的依報的莊嚴,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大愿大行的稱性功德之所成就,就是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的功德創造出來了。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個,阿彌陀佛做了一個很重要的事,他把他的大愿的善根、把大行的福德,放在一句佛號。

所有往生的人都必須要具足多善根、多福德,而這多善根、多福德是怎么來的呢?就在佛號當中。所以,我們一念心接觸佛號的時候就能夠轉他成自,念念成就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寶樹、樓閣。這些都是現成的,不是你現在去修來的,我們只是把已經成就的東西直接轉過來,叫作已成就。所以結論是,以阿彌陀佛的種種莊嚴來做一種增上的加持力,來帶起自心本具的自性功德,所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自他不二,“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段開示到底想說什么呢?強調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議。這個地方講得很重要,就是說,雖然你的自性功德里面本身有往生的能力,但是你得念佛,你不念佛還是不行,因為因緣很重要。

諸位!這個地方我們要強調一個觀念:站在往生的角度,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可取代!你說,欸,我很想往生,但是我從小念觀世音菩薩念習慣了,我可不可以一輩子都念觀世音菩薩?可不可以?有人問印光大師說,我念觀世音菩薩,但是我求生凈土。印光大師說,彌陀的佛號是順從本愿的,是直截了當跟佛陀本愿相溝通的。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但觀世音菩薩的本愿不同,所以你要怎么樣?要透過回向。但是回向,你有時候打妄想,所以就扣很多所得稅。

就是說,你念佛號是直截了當,你念觀世音菩薩要經過轉換。因為你念觀世音菩薩啟動觀世音菩薩的本愿,但是觀世音菩薩他可沒說臨終來接引你,是吧?所以他這個法跟阿彌陀佛本身是不相應的。那怎么辦呢?不相應也有方法,透過回向。但是這個回向問題就嚴重了,我們這個回向很難操作。這個回轉、導向,從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把它回向到極樂世界,回轉、導向,這么一回向就打折扣了。

那怎么辦呢?印光大師的大智慧,說,那這樣子好了,你一定要念觀世音菩薩,那你就每一次念觀世音菩薩,收尾的地方念十句佛號收尾。你看《印光法師文鈔》是這么說的。這個很重要!我想,這個十句佛號是什么意思呢?奠定你對佛號的定位。就是說,雖然我對佛號念得少,但是起碼它是我的本尊。諸位!每一尊佛跟你的因緣的淺深,是你決定的,你怎么看待他,他就扮演什么角色,這個很重要!就是說,你不把他當一回事,那因緣就淡了。因緣不能單方面的,阿彌陀佛想救拔你,你一天到晚都不念阿彌陀佛,你心中只有觀世音菩薩,那你這樣子,你是跟誰感應道交呢?所以怎么辦呢?你觀世音菩薩念完以后,欸,念佛號收尾,那就不一樣了。作為收尾,你心中就有阿彌陀佛的存在,這是心中有佛,這樣子就方便佛陀來救你了,關鍵在這兒!

所以諸位!我再講一次,如果你要消業障,你只是想消業障,那每一個佛菩薩的功德都相等,你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沒有太大差別,如果你是想消業障。但是如果你要臨終往生西方,那對不起,那各有各的因緣,阿彌陀佛的佛號不可取代!你不可以一輩子都不念佛號,不可以!你跟阿彌陀佛沒有結緣,你怎么跟他感應道交呢?

所以偉大的印光大師說,你持<大悲咒>可不可以?可以,最后念十句佛號。你念觀世音菩薩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后面十句佛號收尾。你每一個法門最后都是十句佛號收尾,你的因緣就不一樣了,叫“會歸佛號”。這個就是強調,你要假借彌陀的因緣,這功德才會顯現的,這件事你可別忘了。所以,能念的心不可思議,你可也別忘了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沒有彌陀本愿的發愿,你雖然有往生的能力,你也顯現不出來。

(三)一念具足

我們看第三的總結。這總結就把“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在臨命終的時候一念具足。就是,這個人到底往生是什么相貌,這段文你看懂以后,你就知道這個人為什么往生了。就是“帶業往生”這四個字是怎么理解,這一段的《彌陀要解》開示,把一個臨終人(雖然業障深重)他是怎么往生的,講得很清楚。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做了一個問答,說,極樂世界離我們如此的遙遠,有十萬億佛土,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的阿賴耶識有這么多的生死業力,那怎么就能夠往生呢?這帶業往生是怎么個帶法呢?看蕅益大師的解釋。

他說,十萬億佛土這個距離不是問題,因為你只要不攀緣,一個人念頭不動,它就沒有所謂時空的問題。一念心性本來就無量光、無量壽,關鍵是你的心態要準備好,你一定要回光返照,不能向外攀緣,你不能去攀緣妄想、攀緣外境。你只要心是往內收的,那么這個心性本來就沒有問題。你只要回光返照,就能把自性功德力開顯出來。這是第一個,心力不可思議。

第二個,你這個時候肯定提起佛號吧,那佛力——本愿的攝受也不可思議。

所以關鍵不是距離的問題,關鍵是你的心力準備好沒有,佛力準備好沒有;你的心是不是回光返照、安住真如,你的心是不是念念地提起佛號。

當你的心這兩件事都做到,心力法力結合,結果就是“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就像鏡子顯出影像一樣,層數宛然,沒有遠近,一照俱了,沒有先后。就是當下的一念,沒有所謂的空間、時間的差別。

所以往生的人的感應,你就知道你的心態是什么,就像鏡子。鏡子的特色是什么?它無住。你看鏡子,很多影像跑來跑去,但是鏡子不會想要去抓那個影像。我們的心就像強力膠,看到什么東西想要黏上去了。其實為什么不能往生?因為你自己的生命,你一天到晚想要攀緣,想要去主導它。所以,你把心放掉,就像鏡子一樣,你知道就好,妄想來,知道來,走知道走。像鏡子一樣,影像來來去去,你心里面不迷、不取、不動,然后提起佛號,這個時候往生是很自然的情況。

比方說,極樂世界的依報國土,“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也是在你的能念的心、所念的佛當中顯現;正報的佛也是顯現;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在其前,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也是在你一念的寂靜的心跟佛號當中自然顯現。“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你的心如果像平靜的大海,你的心如果像鏡子一樣,你提起佛號,每一句佛號都是感應道交。所以,問題不在于距離是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關鍵是你的心態準備好沒有,關鍵在這兒!

諸位!我們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臨命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回首!這個很重要。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過去的事,特殊的事情會出現。這個影像出來的時候,本來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就想要去攀緣,想要去追根究底,去了解一下,結果一進去以后你就再也出不來了。臨命終的時候,碰到過去的影像,千萬不能處理,只能夠做一件事情——放下。你要去處理影像,所有的人,心一進入過去的回憶,沒有一個出來過。你出不來!

我再講一次,臨終的時候打妄想,絕對不能處理妄想,不能去處理它,你沒辦法處理了。因為在臨終出現的妄想都不是一般的妄想,都是你非常熟悉的境界在臨終才會出來。因為這個妄想的背后(其實妄想是假的)都有業力呀。諸位!你可別只看到妄想,妄想一進去,你就觸動了業力的開關。我告訴大家,臨終的時候起妄想,你把它放下,什么事都沒有。你就別管它,就像鏡子一樣。所以,往生的人,不是說他不打妄想,其實他打的妄想跟一般人打的妄想一樣多。

但是為什么我們會失敗呢?因為你想要去處理這個妄想。你想處理,結果你就完了,你再也走不出來了。看到妄想,閃過去就好了,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我跟你保證,你絕對不是它的對手。你不能夠說,前面有個地雷,你一定要去碰它。你說沒事,我穿上防彈衣。你何必呢!對不對?你閃過去就好,你干嘛一定要穿個防彈衣去碰觸地雷呢?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能夠往生,就是心如止水,心如鏡子,只有這種人會往生。“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我再講一次,他正念分明不是他沒有妄想,而是他不隨妄轉,是這個意思。誰沒有妄想?他又沒有成就念佛三昧,怎能沒有妄想呢?但是他有高明的方法,他知道怎么處理妄想:我不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把妄想放下,你的心就像鏡子一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出現了。“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出現;“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出現;“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在其前”,也出現。

你放下妄想,你得到你所有的極樂世界的東西。你不放下妄想,你什么都沒有。就這樣。人生就是你的選擇,你最好想清楚。所以往生就是這樣往生的,就在放下妄想的當下提起佛號而往生的,沒有一個人是跟妄想糾結不清往生的,沒有這回事情。

那么這個地方說明什么事呢?往生可以帶業,但是不能帶妄想,這是佛陀的最低標準。你可以有業障,你曾經做過錯事,這個 no problem,沒問題。但是你要攀緣妄想,那對不起,這個不可以!這是往生的底限。我們只能夠帶業往生,不能帶妄想往生。你說,欸,我跟妄想攀緣一下,反正我業障也不重。你只要攀緣妄想,你就不能往生了。就這樣子的。所以,佛陀對于業力,他可以容許你過去的業力,但是他不能夠容許你現行的妄想。你一攀緣它,你就觸動業力。就是你不能觸動業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一家五口送外賣的主人公,宣布正式加入京東,大贊劉強東:深得人心

一家五口送外賣的主人公,宣布正式加入京東,大贊劉強東:深得人心

可達鴨面面觀
2025-04-26 16:46:23
隨著湖人1-2落后森林狼,快船2-1掘金,雷霆3-0,西部4強基本出爐

隨著湖人1-2落后森林狼,快船2-1掘金,雷霆3-0,西部4強基本出爐

球場沒跑道
2025-04-26 12:58:14
巴基斯坦外長:若印度切斷水源,將視為戰爭行為,武裝部隊已做好應對準備

巴基斯坦外長:若印度切斷水源,將視為戰爭行為,武裝部隊已做好應對準備

紅星新聞
2025-04-25 12:25:45
汽車發明者,在智電時代重新定義豪華

汽車發明者,在智電時代重新定義豪華

汽車大公司
2025-04-26 09:05:07
中糧信托財富中心總經理任杰因猥褻女性被行拘10天

中糧信托財富中心總經理任杰因猥褻女性被行拘10天

經濟觀察報
2025-04-26 17:45:05
外籍學生群毆中國人后續:受害者已毀容,畫面不忍直視,官方介入

外籍學生群毆中國人后續:受害者已毀容,畫面不忍直視,官方介入

歸史
2025-04-26 11:25:34
王勵勤上任第一把火為何燒向了林高遠?

王勵勤上任第一把火為何燒向了林高遠?

明月聊史
2025-04-26 15:23:32
北京一快捷公寓單間不足5平方米?公寓方:預訂平臺圖片只是參考,已退房款

北京一快捷公寓單間不足5平方米?公寓方:預訂平臺圖片只是參考,已退房款

上游新聞
2025-04-25 16:09:06
“愛潑斯坦案”關鍵證人弗吉尼亞·朱弗雷自殺身亡

“愛潑斯坦案”關鍵證人弗吉尼亞·朱弗雷自殺身亡

新京報
2025-04-26 10:14:08
損失慘重!美官員承認:7架被擊落

損失慘重!美官員承認:7架被擊落

環球時報國際
2025-04-25 20:45:02
剛從美國回來,說幾句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剛從美國回來,說幾句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曉風說
2025-04-25 21:54:25
劉強東:我還有一個領養的妹妹,并不熟悉,但每年都給她很多錢

劉強東:我還有一個領養的妹妹,并不熟悉,但每年都給她很多錢

慢看世界
2025-04-26 10:01:12
印巴緊張局勢持續升級!雙方軍隊已連續第二天交火

印巴緊張局勢持續升級!雙方軍隊已連續第二天交火

財聯社
2025-04-26 16:22:05
感謝印度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感謝印度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低調看天下
2025-04-25 23:12:34
加1%都不行!中國聲音讓特朗普跌倒在地:徹底取消所有單邊關稅

加1%都不行!中國聲音讓特朗普跌倒在地:徹底取消所有單邊關稅

大風文字
2025-04-25 13:47:46
這種“洗碗海綿”建議盡早處理掉,央媒提醒:含細菌超540億個

這種“洗碗海綿”建議盡早處理掉,央媒提醒:含細菌超540億個

美家指南
2025-04-25 09:36:45
突發!賴清德舉起大刀砍向“統派”大將蔡正元,蔡正元戴電子腳鐐

突發!賴清德舉起大刀砍向“統派”大將蔡正元,蔡正元戴電子腳鐐

頭條爆料007
2025-04-25 21:56:45
事關中國,美媒直言:白宮做不到!

事關中國,美媒直言:白宮做不到!

環球時報新聞
2025-04-26 17:00:23
男子被打身亡后續!市長院長去年辭職,姐姐舉報,保護傘浮出水面

男子被打身亡后續!市長院長去年辭職,姐姐舉報,保護傘浮出水面

吭哧有力
2025-04-26 10:21:40
救不了就全殺掉!澳大利亞出動直升機搭載狙擊手,射殺750只考拉

救不了就全殺掉!澳大利亞出動直升機搭載狙擊手,射殺750只考拉

鐵錘簡科
2025-04-25 18:34:14
2025-04-26 18:27:00
妙音0
妙音0
名為照了 始達妙音
757文章數 2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美媒記者探訪義烏工廠 工人們懟:你以為我們怕美國嗎

頭條要聞

美媒記者探訪義烏工廠 工人們懟:你以為我們怕美國嗎

體育要聞

去更大的舞臺追夢 專訪中國男籃國手楊瀚森

娛樂要聞

金掃帚獎出爐,包貝爾意外獲“影帝”

財經要聞

韓國的"宇樹科技" 是怎樣被財閥毀掉的?

科技要聞

李斌:對蔚來公司四季度盈利非常有信心

汽車要聞

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 探訪華為兆瓦超充站

態度原創

健康
教育
家居
旅游
親子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教育要聞

小學生體驗“星際探索”、探秘雨林奇境…… | 一周校園新鮮事

家居要聞

清徐現代 有溫度有態度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親子要聞

孩子的囟門,能摸能洗嗎?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大厂| 巴塘县| 周口市| 灌南县| 桂林市| 星子县| 甘孜县| 长武县| 永靖县| 囊谦县| 江阴市| 油尖旺区| 绍兴县| 乾安县| 黄骅市| 若尔盖县| 克东县| 青田县| 黎城县| 涿州市| 天祝| 盐池县| 洪湖市| 泰宁县| 枣庄市| 江陵县| 涟水县| 阿图什市| 麟游县| 佛山市| 枣庄市| 阿瓦提县| 马龙县| 宾阳县| 肃宁县| 江门市| 体育| 凭祥市| 宣城市|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