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黨的“十大”剛剛召開后不久,已至耄耋之年的毛澤東始終憂心忡忡。尤其是在經歷過“九一三”事件的打擊后,他變得更加憔悴和蒼老了。
從彭老總到林總再到葉帥,毛澤東一直都在為確保軍隊領導班子的團結而擔憂。
相比于權力欲望極大的林總而言,在軍隊中德高望重的葉帥,是一個從不樹敵也沒有野心的人。
當時,除葉帥外毛澤東還比較信任“接班人”王洪文,以及剛從江西新建縣回來不久的鄧小平。
為了考驗二人的政治智慧,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問道:“我死后中國會怎樣?”
彼時年僅38歲的王洪文,身兼政治局委員和副主席等多個要職。而69歲的鄧小平,正值第二次復出的關鍵時期。
王洪文率先回道:“將會繼續(xù)按照您的革命路線走下去”,毛澤東聽完他的回答后,并沒有做出任何明確的回應,反而將目光投向了坐在身邊的鄧小平。
看著這位身經百戰(zhàn)的老戰(zhàn)友,毛澤東臉上露出了期許的神色。鄧小平僅回答了八個字,毛澤東聽后點了點頭,很顯然對他的回答十分滿意。
1973年底,毛澤東做出了兩個重大決定,其一是讓手腕更為強硬的鄧小平去處理中美關系;其二是聽取了葉帥的意見,下達了八大軍區(qū)司令互相對調的命令。
而出發(fā)點是為避免各地區(qū)的軍事主官,在同一個地方待得過久,繼而出現一些不利于國家安全的消極因素,同時,還能起到團結部隊的重要作用。
期間,在毛澤東的提議下,軍區(qū)司令在調動時不能帶走原班人馬。同時,還將那些和林總有密切關系的軍區(qū)領導都調到了北京。
經過一系列的調整之后,軍隊內只剩下了兩個關鍵人物,即李德生和陳錫聯,他們曾經都曾在二野任過職,彼時二野的政委正是鄧小平。
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大換班之后,毛澤東為了讓鄧小平執(zhí)掌軍隊,提議由他擔任政治局委員和軍委委員兩大要職,因為他辦事一向干脆果斷。
用毛澤東自己的話說:“我想讓他在政治局做秘書長,可他不要這個頭銜,既然這樣就做個總參謀長吧。”
此后,鄧小平果然不負重托,在加強對軍隊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時,對軍隊發(fā)展和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毛澤東之所以在1973年底命令八大軍區(qū)大換班,實則也是聽從了鄧小平的建議。原因是鄧小平在接受“考驗”時說了八個字:“天下大亂,軍閥混戰(zhàn)”。
很顯然毛澤東對這位老戰(zhàn)友的的見解深以為然,同時在葉帥的鼎力相助下,各大軍區(qū)司令員進行了大規(guī)模對調。
鄧小平之所以說出這八個用意極深的字,實則就是深知各大軍區(qū)司令員的權力和影響力。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種做法簡直太明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